威海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er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6年8月,威海市获评山东省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示范市,威海积极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本文总结了威海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并尝试对发展威海冷链物流产业提出建议。
  【关键词】威海;冷链物流;发展;建议
  为促进威海市冷链物流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损耗、确保流通安全,提高冷链物流企业整体水平,推进威海市冷链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体系建设水平,提高冷链物流行业从业人员技能素质,彻底解决冷链“断链”相关问题,本文将威海市冷链物流产业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威海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1.冷链资源丰富,对韩贸易独具优势
  威海是全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也是北方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2016年水产品产量256万吨,约占山东省的28%。其中,海参产量4.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海带产量4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5%。农业传统优势产业基础稳固,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苹果产量约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90%,无花果面积近5万亩,种植面积居我国前列。同时,威海市也是全国水果罐头、鱼罐头(包括金枪鱼罐头)、贝类罐头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市,是全国冷链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每年,大量鮮活水产品、冷冻食品由威海运输到韩国,由威海口岸出口的鲜活水产品占全省的85%,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2.冷藏设施主要集中在水产品加工行业
  威海市加工型冷链企业以水产品类企业为主,在冷链硬件设施方面建设较为完善。威海市水产品类冷库数量最多、库容最大,拥有各类水产品冷库622座,日冻结能力7.6万多吨,总库容190余万吨,占威海市库容总量的65.5%。目前,威海市拥有近海捕捞冷冻船达400艘,其中以水产品加工为主的荣成市376艘,占船只总量的94%。另外,威海市6家大型远洋渔业企业被评为“山东省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威海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和面向国内外的中转基地。
  3.冷链物流关键技术逐步推广
  目前,威海市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应用紧紧围绕温度控制展开,温度传感器技术应用最为广泛。重点农产品企业均已实现仓储、配送关键环节的温度监控,部分企业已着力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无线通讯技术与温度传感器技术有机结合,另外条码技术、产品电子代码(EPC)、通用分组无线技术(GPRS)、传感器网络(WSN)、地理信息系统(GIS)、二氧化碳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等物流信息技术逐步得到推广与应用。目前威海市已经有60%冷链物流企业实现了冷库温湿度监控、视频监控以及冷链运输中的温湿度监控、GPS车辆监控。
  二、威海市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冷链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
  冷链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一方面果蔬、肉类等产地冷库建设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存在建设过快、冷库利用率低的情况。区域性肉类屠宰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在技术要求更高的果蔬等农产品冷藏保鲜方面,贮藏型冷库多,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相对不足,目前仅家家悦一家企业涉足此领域;而荣成及周边地区水产品冷库设施分布集中,承担全市60%以上的冷链产品存储功能,近几年区域冷库建设速度过快,出现产能过剩端倪。综合看,威海市冷链设施中冷库居多,运输、配送等冷链环节相对薄弱。
  2.冷链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薄弱
  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全程温度自动控制、节能新型制冷技术、质量溯源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现有冷冻冷藏设施部分陈旧老化,一半以上设施设备建设年代较早,设施设备能耗高、保温差。同时,相当一部分冷链物流企业信息化投入少,应用水平低,管理水平粗放,基础设施及货架、托盘、周转箱等配套装卸设施规格参差不齐,与标准化、规模化、自动化的现代冷链物流服务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
  3.缺乏互联互通的冷链信息服务平台
  冷链物流与货物信息不对称对威海冷链物流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冷链物流主要使用冷库和冷藏冷冻运输车,货物信息不畅通导致冷库和冷藏冷冻运输车经常在等货源,往往是有库、有车找不到货,有货找不到库和车,形成资源利用率低的局面。同时服务体系和信息系统的不健全,大大影响了冷链物流产品的在途质量和全程监控的及时反馈,降低了冷链物流服务水平。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冷链标准化的基础支撑能力
  推动示范企业提高冷库、冷藏车辆标准化水平,对与标准冷库关联的叉车、货架、月台等设备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逐步形成相互配套、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标准化设备设施体系。以标准周转箱(600mm×400mm)及其循环共用为切入点,支持大型商贸连锁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带动、联合上下游企业参与标准化周转箱循环共用体系建设,用标准优化企业操作流程、推进供应链一体化,形成科学、严格、系统的冷链物流操作规范。
  2.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
  支持企业进行冷库和冷藏车的信息化建设及升级改造,提高全市冷链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支持企业针对业务流程或管理流程通过专业化的信息系统进行优化,促进企业建立冷链物流信息化系统。推动示范企业进行“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完整供应链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带动全市冷链物流企业由信息化技术应用、流程优化进而向供应链管理阶段升级。
  3.建设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行业发展促进能力
  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资源,结合威海市优先发展的冷链物流领域,建设威海市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企业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平台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行业服务优势,构建冷链监管监控体系,建立冷链流通大数据资源库,完善冷链消费终端监督体系,面向政府、产业及企业提供一系列专业化服务,实现产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2016年威海市统计年鉴.
  [2]张敏.现代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8(4).
  [3]魏国辰,现代物流技术与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曾小妹(1982—),女,汉族,海南琼山市人,经济师,本科,从事商贸流通领域市场体系建设以及投资促进工作。
其他文献
不确定性会计信息分为外生和内生两种。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不确定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不足,尝试运用模糊综合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不确定性会计信息的披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基层站段社保工作是铁路行业社保工作体系的基石,是铁路行业各项社保工作的最终落脚点。站段社保经办人员若想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赢得主动,充分发挥基层站段社保平台作用
【摘 要】当前时期,国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体制机制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和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增长。因此,我国经济发展要想突破现有瓶颈的制约,必须要进行改革,而混合所有制改革则是此次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  一、引言  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从所有制结构来看,混合所有制企业同
“大医精诚”,这是药王孙思邈留给后世子孙的一句训言,作为一名医者,不仅关系一个人的健康与否.有时.更关乎生死,因此.在这位古代医学界的圣人眼里,一个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原准则相比,强调了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并突出了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的实质条件;在会计处理上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
他,一个五十多岁的山东男人.天庭饱满,鼻直口方,说话干脆利落,为人办事豪爽,要不是架在鼻梁上的一副眼镜.你肯定不会把他跟医学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这些名词联系起来.可他
生物教学中主要涉及的模型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DNA分子的结构》一课中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中的结构模型.在本课中,引导学生进行模型构建,可帮助学生理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