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患儿血浆线粒体DN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脓毒症患儿血浆线粒体DNA(mtDNA)动态变化,探索血浆mtDNA对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7例脓毒症患儿作为入选对象,分别于住院第1、3、7天3个时间点抽取股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mtDNA水平,另随机选取同时期年龄、性别相仿的健康体检儿童27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CRP、PCT等实验室指标。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诊断依据按照Sepsis 3的标准,排除本身有遗传代谢性疾病、肝肾疾病、肿瘤终末期患儿。两样本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其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脓毒症与正常组对比,脓毒症组血浆mtDNA水平3 384.4(1 368.5, 6 857.5)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1 904.8(1 267.9, 2 395.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多器官障碍组血浆mtDNA水平在入院第1、3、7天均高于单器官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血浆mtDNA水平在入院第1、3、7天均显著高于非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死亡组血浆mtDNA水平在入院第1、3、7天均高于存活组,第1、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mtDNA与PCT、CRP预测脓毒症MODS诊断效能:血浆mtDNA第1天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8,临界值为2 176.2 pg/m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RP临界值为71.3 mg/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8%、67%。当PCT临界值7.24 ng/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4%、61%。动态观察发现,各组血浆mtDNA峰值出现在入院第1天,随后呈动态下降趋势。

结论

脓毒症患儿血浆mtDNA水平升高,与器官功能损伤有关,表明其可用作儿童脓毒症MODS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之一。脓毒症患儿血浆mtDNA水平在入院后第1、3天升高明显,与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对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钝性心脏损伤(blunt cardiac injury, BCI)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至2018年8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BCI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伤因、诊断治疗方法和结局。患者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两组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结果348例BCI患者占同期钝性胸部损伤的18.3%。伤因中交通事故占48.3%。诊断项目主要为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
目的研究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过负荷的危险因素及预后,为合理优化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策略,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20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统计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容量过负荷组(51例)和非容量过负荷组(152例)患者的基线数据及临床结局有无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