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策略与危机教育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大概快十岁的时候,外公病重快不行了,有一天不小心问了句:“阿公是不是快死了?”结果招来老爸劈头盖脸的一巴掌:“不准说‘死’!”虽然如此,外公还是去世了,那时悲哀对我来还是件遥远的事情,惟一记得的是他临死前蜡黄的脸色和痛苦的呼吸。
  
  长大一点,我才发觉原来“不准说‘死’”其实不是我老爸的发明,《论语》里早就说了,“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种传统延续的结果,就是国人常常有一些奇怪的避讳,比如说论生不论死,谈乐不谈丧,报喜不报忧等等,大家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性,以为只讨论好事情就能鼓励好事情的到来,不谈坏事情就能根绝坏事情——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往往活在欢乐喜庆健康向上的假象之中,从来没有考虑过灾难的来临,而一旦灾难来临又总是束手无策。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图争霸,性情淑均而且与人为善,所以不用担心类似俄罗斯人质或者美国911的事件,但2008年以来发生的一切大略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太平盛世并不能阻止意外灾难的降临,“天有不测风云”的古训似乎也不是吓唬小孩,危机教育对于中国教育来说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防灾应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真空状态。
  前几天翻到一篇报道,说在上海市红十字会举办的青少年夏令营急救演习活动中,八人一组的青少年里只有两人能掌握救护使用的三角巾包扎这一最基本的急救技能,而急救中最基本的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心肺复苏四项技能,几乎没人能全面掌握。另外根据统计,意外伤害已经在青少年整个死亡中占第四位,其中当发生火灾、车祸时,因不了解急救知识而延误最佳抢救时间导致死亡或致残,又占相当大的比例……危机处理的相关知识不仅小孩没学过什么,就是成年人也普遍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相比之下,近邻日本大概“久病成医”,经常接受强地震、强台风,暴雪、海啸的折腾,无处可避只好面对现实,强烈的灾害危机意识使日本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危机管理机制。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澳大利亚政府向每户居民邮寄有关反恐的资料,指导人们应对恐怖事件,德国通过宣传手册,互联网、展览以及听众热线,重点介绍如何应对新型急性瘟疫、化学品泄漏和恐怖危机,增强国民的危机意识……他们的经验表明,国民受到过系统的防灾教育后,在很多情况下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四川地震发生之后谈这些当然有些事后诸葛亮般的废话连篇,鲁迅先生讲故事说,小孩满月酒上有聪明人夸奖说日后必定荣华富贵而傻子说小孩必定会死,结果瞎扯蛋的被奉为贵宾而说真话的被暴打,今年的冰灾地震是过去了,人们彼此安慰“一切会好起来”的时候,倘使有人说没准有一天有洪水海啸发生,是否会被斥为“乌鸦嘴”甚至招至暴打?就目前的国情来说,困难的不是如何加强危机教育,而是如何改变有些人“子不语怪,力,乱,神”的鸵鸟策略和思维习惯,惟如此,危机处理与灾难应对的课程才不致成为应急。应景之作,而能形成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灯,就在五月玫瑰的肉身中/我无知,在外部找寻多年。”第一眼就被诗人紫衣这几句诗歌抓住,仿佛是在路上遇见的南方屋脊上的雪,凌厉北风中闪耀别样的质地,将我们引入词语的美丽深渊。她的这首《雨中的玫瑰》显示出对语言的开拓能力和女性特殊的写作敏感度。“祖父在梦里看见了光,给我的名字”,从具象的玫瑰介质一步步进入词语和想象的巨大空间;“红,似乎是一切对抗,与世界”,在一个成熟的女诗人的视角下,玫瑰被赋予了更
一  柴火燃得正旺,火星四溅,噼啪作响。熙熙攘攘挤满大铁锅的白板油,像厚厚的雪线慢慢退去,一大锅清油漾了出来,方方正正骨牌大小的板油粒子,吱吱叫着,蜷缩得越来越小。  我和妹妹并排坐于木楼梯第八级,我们每次都坐那一级,那个居高临下观察锅里动静的最佳位置。南方的隆冬,木屋外落着雪,猪杀了有些时日了,板油在阴凉处晾了许久,母亲去外祖父家,帮他们熬猪油。若是平日,第一粒雪子落下,我们准已站在木屋门前的茶
一  我们又一次往木瓦房去,这座陇法屯唯一的笆折房,传统干栏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住牛。笆折房这个词是村主任石顺良说的,这种从时光深处生长出来的字眼,只有后龙村的人才会说。我和于洋看到的是竹篾编成的墙,细密的,精巧的。正着编的篾条,反着编的篾条,构成图案,蔓延成整壁墙,每一面都是艺术品,可它真的太老了,说不准哪一天就会坍塌下来。  启芳在喂牛,他从墙角里抱起一捆饭豆藤扔进牛圈里,牛啃扯藤叶的声音便
2006年新引力:怒江、澜沧江,经年的山水造就不朽的山河之路。两条大河造就的徒步线路有很多,这条路线的最大吸引力除了变幻莫测的风光,还有无数民族风情。独特有时也是脆弱的,在特色没有消失之前,迈开步伐,去看看自己想要的景色。    特色索引    从怒江的气势涛声到壮阔的澜沧江,从各族的小村庄到半山腰的云雾,红杉木、高大的杜鹃和木兰,还有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中,偶尔还能见到名贵的红豆杉。山河浓缩着西部
胡服骑射——骑马射箭历史回顾    骑马射箭自宋代以前就是官方和民间的比赛项目,是游牧民族所特有的技能。  周赧王八年(前307)春,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进行了军事改革。他令军民改穿胡服,学习骑射。当时赵国北方居住着胡人游牧部落,他们在与赵国军队作战时都使用骑兵。胡人身穿短衣、长裤,骑马奔跑,开弓射箭都十分方便。当时赵国军队兵器虽然比胡人精良,但多是步兵和战车混合编队,官兵穿着长袍,行动远不及胡人灵
奥特雷一直生活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乡下,直到28岁的时候,他来到纽约发展他的歌唱事业。奥特雷说话和唱歌都带着非常重的家乡口音,他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所以非常希望自己能改掉乡音,像个城里的紳士那样说话和做事。  之后,奥特雷开始自称是纽约人,在和别人交流时,他都小心翼翼、有板有眼地模仿着纽约人的言行举止,但人们还是看出了他矫揉造作的样子。人们在私下嘲笑他是个爱装面子的伪君子。有一次,奥特雷亲耳听
2006年新引力: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现出新世界……”这首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流传全国的红军歌曲,便产生于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区。而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显示了大别山区南接长江可威逼宁汉,北向豫皖可俯瞰中原的重要战略地位。七十余年前,13万烈士抛洒热血,让大别山遍插红旗、建立鄂豫皖苏区首府。 七十余年后,绵延千里风景独特的大别山区已
一、那时候满天跑着羊群  我来到小河边,我赶着一群羊来到小河边。小河弯弯曲曲,像一根看不见尽头的羊肠子。过年,家里杀羊,屠夫羊二嘴里衔着锋利的小刀子,让我用力握住羊腿。羊腿是抓住了,却憋得小脸通红,自己的腿也抽起筋来。于是我眯上眼睛。眯上眼睛就看不见羊的疼痛了,眯上眼睛,就好像进了保险区,视线以外的东西与我无关,羊的疼痛与我无关。我只不过是在尽一点绵薄之力,让羊们在哀叫之后,睁大恐惧复而平静的双眼
耸立在拉萨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是如此雄伟,当飞机飞越布达拉上空的时候,这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映入我的眼帘,竟与我面对它的时候如此不同,空间与距离,仿佛一场心灵的旅行。
阿尔卑期自西至东横贯整个欧洲中部,雄伟的山峰,欢腾的小溪,美丽的风景使之成为人们一年四季的度假胜地,冬季来的人们几乎都只抱有同一个目的,就是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