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傩文化中的湘西山居与环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erain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湘西山地民居进行了分析,结合湘西巫傩文化的影响,从湘西山地民居适应自然、先祖为上观念以及湘西人的民居环境观三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湘西民居建筑崇尚自然、聚族而居、奉祖为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主要特征,指出湘西山地民居古朴粗犷、取材方便、依山就势、灵活多样,是中国民居建筑不可忽视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巫傩文化山地民居环境观
  中图分类号:S3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湘西位于中国西南湘、鄂、渝、黔四省交汇之处,包括现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张家界等湖南西北部地区。武陵山脉绵延湘西全境,由西南至东北贯穿于湘西的古丈、泸溪、保靖、永顺、张家界等地,形成了千峰耸立、地势崎岖的湘西山地特征。酉水、澧水、武水、沅水以及沱江等成千上百条河流似一张网穿梭在湘西山地之间。高山与大川,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在历史上阻隔了湘西与外界的交流,但是,正因如此使湘西远离中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空间,为创造奇特的山地民居文化奠定了可靠基础。
  1 巫傩文化的内涵
  所谓巫傩文化,就是通过特定的程序(各种法事)使现实的人获得神的能力(人神相通),达到人的自然能力无限度扩大化,再借助这种能力逐瘟驱疫、祈福消灾的一种原始文化。在土家族称为“梯玛文化”,苗族称为“巴岱文化”,其宗旨表现为“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巫傩文化影响了湘西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湘西山地民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湘西自古以“神秘”二字冠之,其神秘不仅表现在湘西人民生存环境的优美和生活方式的独特,同时还表现在湘西山地多元文化的神秘。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多元化地区,生活着汉、土家、苗、侗、瑶等近三十个民族。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湘西的神秘面纱开始慢慢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但是其独特的文化依然有待更多的学者去发现。
  2自然崇拜与聚落布局
  湘西人民自古处蛮夷之地,深受原始巫楚文化影响,面对恶劣生存环境以及地下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使得湘西人民向来崇尚自然、敬畏自然,认为自然皆神,万物有灵,犹如汉文化的“天人感应”,追求“天人合一”,祈求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维持生态平衡。“坟对山尖,屋对坳”的谚语是湘西民间长期流传着带有朴素民间哲理的风水说。在湘西人民的认识中,居所、环境、时气、人事都是密不可分的,是“风水”将其和谐统一的结果。这种朴素的风水说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感应,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一般基址选择原则: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不管聚落还是居所的选址最讲究的是“山”与“水”,与汉家“山管人丁水管才”的风水说想统一。
  湘西山地民居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产物,是湘西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湘西山地民居建设的宗旨是在不妨碍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解决人民居所的问题。在湘西山区耕地便是人民最主要的生存资本,平地都开垦为水田,甚至缓坡都开垦成了梯田,因此坡地和溪河两岸变成了民居的建设之地。它们依山就势、取材自然,或背山而筑,或依水而立,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空间布局上,湘西山区各处民居的差异性很大。大体而言,耕地和水源决定了湘西民居在环境中的布局。首先,耕地决定型布局有坡岭片状聚落群、山间地头星点聚落和山间盆地环状聚落。湘西山地耕地极少,很大一部分人群便是逐耕地而居。其次,水源决定型布局有河谷带状聚落、池塘和水井环状聚落以及高山盆地片状聚落。湘西河流众多,但是水源分布极度不平衡,尤其是引用水源,如此形成了围绕水源而建的聚落群体。此外,还有防御型布局,高山孤寨聚落。
  3祖先崇拜与民居格局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的巫傩文化孕育了湘西的神秘,而民居建筑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又是神秘湘西的重要体现。巫傩文化是传统楚文化的遗存,随着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湘西人民由原是信仰逐步演变成现在以祭祀祖先、驱鬼逐疫、祈福攘灾的巫傩文化,这种思想成为湘西民居文化意识的主要特征:崇拜祖先,重视族谱,讲宗亲、重家族。同时,在这种独特的巫傩文化的影响下,湘西人民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独具特色的山地民居,在中国建筑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
  湘西山地民间的形制根据所住居民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概分为“一”字形、“L”形、“凹”字形以及“四合院”(比较少见)。正房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以及七开间,其中正中间一间为堂屋。“吞口”是堂屋正面向后收缩四尺左右与左右两间房形成“凹”形产生的空间,有的地方又称为“子堂”。堂屋两侧房间在“吞口”处开门,使得进入两侧房间可以不经过堂屋。“吞口”是传统祭祀活动形成的形制,在举行祭祀祖先活动或者其他法事的时候,外姓人只能从侧门进入。堂屋是湘西民居平面布局的核心,是整个建筑空间的轴心,是民族信仰和宗亲崇拜的深刻体现。“堂屋为亲,火塘为族”可以深刻体现出堂屋的重要作用。堂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复合多用的实际功能,是供奉祖宗牌位之处,体现了祖先崇拜、维系氏族的意識。堂屋是人与神共居的建筑空间,既是家庭婚丧嫁娶、筵宴宾客的场所,又是祖宗对话的空间媒介。火塘是湘西民间中的又一个核心空间,火塘既是家庭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间,又是大家族亲人之间交流、取暖、会议和决策的重要场所。同时,火塘又是人们将物质情感升华了的神圣空间,火塘不可以踏,围绕火塘尊卑有序。
  4朴素的环境观
  湘西山地民居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它尽可能的适应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其朴素的环境观念集中体现在:依山就势,就地取材,极大限度的保护了自然环境,蕴涵着湘西人特殊的民居环境观,也深刻体现出了巫傩文化“自然崇拜”的内涵。湘西民居利用简单的自然材料实现了维系生存生活的多种功能的完美结合,不但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共生共存,且拥有丰富的形态样式,是中国建筑的瑰宝。
  湘西山地民居的建设不是通过刻意的平整土地、砍伐植被等破坏自然环境的方式使得开拓出一定的空间来建筑一个居所,而是千方百计的设计出适应于特定空间的建筑样式来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最具特色的湘西山地民居主要有:吊脚楼、岩板屋、木架板壁屋以及木架土墙屋等,每一种建筑样式都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的杰作,吊脚楼是对自然环境适应性最强的建筑形式,实现了防止潮湿、防御蛇鼠、人畜分离、生活起居等多元功能一体化。岩板屋是湘西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见证。建筑就地取材,墙体用石头、薄石片盖顶、石板铺地、易于排水排污,还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材料。岩板屋经济方便、防火耐用,是一种具有生态价值的建筑形式。
  5结语
  湘西山地民居形式不拘一格、自由活泼、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是实用性功能性与民间风俗相结合的产物。湘西山地民居材料易得、技术简单、经济环保,我们在认识其独特性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其环境观念、建筑理念以及审美意识的研究,与现代的建筑技术、艺术审美、理念意识相结合、取长补短,为现在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魏挹澧.湘西风土建筑[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易华.谷岩.浅析湘西民居建筑美学特征[J].山西建筑2010(34)
  [3] 张超.湘西石板寨民居原生态建筑浅析[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4] 陆群.腊儿山苗族“巴岱”原始宗教.少数民族宗教研究[J]2010(7)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城市化的步伐,中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也暴露出城市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对中国区域规划的基本认识出发,回顾与总结区域规划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重大贡献,同时也不避讳区域规划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区域发展中所突显出的社会结构不合理、社会和谐难实现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和重视。  关键词:区域规划;协调发展;区
期刊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是指公路施工从施工准备阶段、建筑安装阶段到到交工验收的全部施工过程的全部管理。而在目前,施工管理的现状令人堪忧。为提高企业信誉和效率以及人们的自身安全,公共管理需要进行大量改革。本文就目前我国施工管理现状以及一些解决措施进行详细概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公路工程建设是工程建设的中心
期刊
【摘要】水电站项目工程十分复杂,质量要求高,特别是混凝土施工,因为不同的地方环境、不同的工程项目,要注意的问题都不一样,就容易出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应当注意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本文主要从特大断面尾水隧洞、面板堆石坝面板、发电厂房工程来谈谈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电站混凝土施工技术  Abstract: Hydropower project is very complex, high
期刊
【摘 要】:路基是公路工程路线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的质量。高速公路的路基质量对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
期刊
摘要:城市的人性化水平标志着整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如今城市交通系统日益发达,公交候车站成为连接人与城市互动的重要纽带。候车站在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中所有人的需要,也应当考虑到人们的情感体验。通过人性化设计的理念,为改良城市公交候车站现有的缺陷和不足提出设计依据,让城市候车站更加合理、安全、环保和人性化,为人们营造出“以人为本”的美好城市生活。  关键词:公交候车站;人性化设计理念;改良设计  
期刊
【摘要】:由于我的国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道路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将从通过对道路桥梁工程中路基、涵洞和轨道等的施工技术的阐述,介绍各个施工技术的重点以及如何建立施工中的安全保证体系和施工中的防护体系,以达到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目的。  【关键词】:路基;施工;涵洞;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路基的施工  路基填
期刊
【摘要】:咬合桩技术具有咬合桩施工的噪音比较小,施工速度比较快,震动比较小,干孔作业,没有泥浆,有利于控制现场的文明施工,成桩质量高,钻孔咬合桩垂直度高,形成的防渗墙的防渗性能好,能有效地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和进度等优点。本文结合南京市江东门广场建材楼项目基坑支护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钻孔咬合桩在建筑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钻孔咬合桩;深基坑围护;施工导墙;质量控制;工程事故  中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程的标准逐步提高,工程施工管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当前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相关课题,提出了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同时并带动
期刊
摘要:在我国的水利建设整体的规划中,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具有防洪、防涝、灌溉、调水和供水等重要的作用。常规下的泵站建设的样式数不胜数,但深入研究发现,其内部是不相同的,即施工过程及完工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是不相同的。本文以鹤山市沙坪联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一些实际的案例为出发点,然后阐述一下泵站建设中的工程管理,进而达到最好的管理好工程的建设目地,最后增加工程的整体效益。  关键字:
期刊
摘 要: 伴随着城市发展需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本文主要根据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裂缝、钢筋锈蚀以及铺装层松散脱落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关键词: 道路桥梁;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而言,我国城市市政道桥工程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