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格育人理念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want_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高职院校是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并直接与经济市场接轨,因此在此过程中应格外重视提升学生的素养与品质。本文简单阐述了全人格育人理念的内涵,重点从三个方面讨论了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创新与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人格育人理念;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教育形式,近几年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全人格教育思想已经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改变着以往较为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如今,“立德树人”也亦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就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一、全人格育人理念的内涵
  全人格育人理念侧重于“整体性”培养,并注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其具有人本性、新颖性、全面性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该理念将培养学生素养与品质置于首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空间,并逐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教学课堂。从本质上来说,在全人格育人理念的作用下高职教育质量必然会明显提升,其可实现同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人格修养、职业素养的目的,并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而使得职业教育与社会岗位需求无缝衔接。
  二、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创新与实践
  (一)以人格教育为突破口,优化专业教学模式
  为了推动教学改革的步伐,高职院校应当以人格教育为突破口,将其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优化专业教学模式,有效强化学生专业素养,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昆明某一职业院校为例,该校将全人格育人理念贯穿于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将德智体美劳全面融入教学课堂上,侧重于展开德育工作,并积极开展军训、志愿者服务等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使其能够与每一专业的基本教学融为一体。同时,该校亦建立了“孔子授课”学堂,在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除此以外,高校将课后德育评价增设到教学当中,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进行全面监督,并针对各专业学生制定长期发展的计划,定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符合应用型人才。
  (二)从人格塑造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而现阶段现代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人才亦有了更高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以江苏省某一职业院校为例,该院校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采取将活动融入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时间,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要求教师切实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特见解以及掌握程度,并采取角色扮演、闯关教学等趣味教学方式使学生体验到课堂学习的乐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该院校建立了动态测评系统,在该系统的作用下使学生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使学生可积极主动地汲取并内化专业知识,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加强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三)开发“递进式”项目,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传统教学课堂上,由于受到设备不足、课程设计缺乏实效性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这种形势下难以真正实现育人的效果。因此,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发“递进式”项目,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并遵循融合互通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宜的学习空间,进而达到最终教学目的。以湖南某一职业院校为例,该校在全人格育人理念的作用下探索出一条新型通信类专业课程教学思路,将课程教学体系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结合学习任务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将教学内容集中于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等,依托网络互动平台分发至学生手中,使学生可在此引导下高效完成预习;第二层面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手段,将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有机整合,使学生可充分发挥主动性,全方位参与课堂学习;第三层面为教学完成过后的评价反思,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相融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并提出建设性地改进意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全人格育人理念已然成为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指导理念,对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全人格育人理念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张敏,任莉,朱雨薇,蒋招金.基于全人格育人理念的高职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學报,2018,17(04):52-55.
  [2]史琼艳.基于全人格育人理念的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生态课堂构建[J].内燃机与配件,2018(18):243-245.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偏小,这些孩子们的情绪与意志力等普遍存在不稳定性特点,这些因素使得他们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造成学习效率低,针对这种现象,语文教师需充分利用好课堂导入,密切關注学生们共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具体、形象的导入方法,将低龄学生们的情趣调动起来,使其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与渴望去迎接学习。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具象课堂导入;方法;应用  小学一年级最难教,这些六七岁的孩
◆摘 要:初中历史科目的特点是内容丰富且知识点琐碎,十分容易记混。但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相似性和互通性,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没必要拼命向学生灌输知识,强迫他们死记硬背,应当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串联相似的历史事件,有计划地开展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自发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是在学生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作情境。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来共享思维,发展思维能力,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最终达到有效教学。本文主要基于英语教材实际,探讨情境创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情境创设;印象;丰富教学;能力
语文学科教学,主要包含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阅读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条件,而写作则是检验阅读成果的重要标准.因此,实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我们教师要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生活化;经验;兴趣;自然现象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倾向于生活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改变和整合教学内容。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