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体育教师也必须要改变教学观念,必须从过去纯竞技化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当然,我们说要突破“纯竞技”教学,不是说不对学生进行竞技教学,而是说要在教学上进行丰富,让学生在身体素质得到锻炼的同时,在体育技能和天赋上也得到发展。那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育中,教师如何能够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呢?
一、阶梯式教学,步步为营
从教学策略上看,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组织阶梯式的教学策略,以步步为营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相关的技能。因为,在日常的体育教育中,教师会发现,部分学生对一连串的动作技巧中,很难一次就记住或者掌握所有的动作,因此在练习中常常会对许多动作掌握不足,动作不到位,这影响了学生的技能学习,也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天赋的发挥。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注意采用分段注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所谓分段注意教学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分成若干段落,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分层次、逐一强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这些段落的学习,确保学生处在一种,学习内容经常变化,但是实质上没变的心理状态之中,最后再加强对学生反复练习的一个完整过程。比如说在短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整个过程分为起跑、疾跑技术、途中跑技术等;而在途中跑中又可以分为摆臂、后蹬等;而摆臂又可以分为摆动路线、摆动幅度等。
采用这种分阶段教学方式,可以在依据动作的结构、难易程度而采取的化繁为简的办法,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取得进步,进而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这种教学法的优势是可以掌握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中所产生的心理变化,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心理得到一种分层成功的喜悦感。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可能会忘记技术以外的东西,会对外界产生诸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克服疲劳、单调、枯燥等不利的影响。
当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适当的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因为太多的分段,可能会让动作复杂化,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的厌学,特别是在田径教学中。田径运动本身比较单调,如果再加上过多的动作练习,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之感,反而会取得不好的教学效果。
二、集体教学与个人教学的结合
总所周知,体育运动讲求的是集体精神,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集体精神,团体精神,一直是教师强调的重点。但是,在此,我们也必须要重视学生个体的体育才能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些具有体育运动天赋的学生而言,强化他们的个人意识,有可能会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的突破进取,可以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所以,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团体精神教育,也要强化学生个体精神意志,让学生在集体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发扬敢打敢拼的体育精神。
比如说,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成绩考核与达标测试中,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不同层次的竞争机制,这样既能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使学生有较为明确的奋斗目标,让学生在努力学习中逐步的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当然,落实在具体的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发扬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比如通过一场足球赛、一次4×400接力跑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如果团队之间没有合作意识,就很难取得胜利。同时,在集体项目的比赛中,教师还应该从教练的角色出发,让学生在比赛中,明白各自的位置和角色,明白在场上的主要任务,以及谁替换谁、替换后的位置和战术怎么改变等等。可以说,任何一场比赛的胜利,都是在集体意识和个人意识之下的胜利。当然,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体育是集体的运动,但是也是个人表演的舞台。赛场上个人技能、技术的充分发挥,是比赛异彩纷呈的主要动力。总之,就是说团队训练和个人训练是息息相关的,是相辅相成的,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从全面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
三、重视战术教学
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还是脑力的运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智慧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要始终贯彻体育竞技的精神内涵和智慧精华。无论是哪个体育项目,都是有一定的战术和战略来支撑的,没有无战术的体育运动。特别是在现代体育当中,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趋于一致的时候,战术战略就成了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了。这样的情况在实际的体育比赛中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师重视战术战略,还要让学生也重视战术战略,并在具体的运动中进行有效的运用。
四、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教育体系下的高中体育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和沟通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情况,进行相关教学策略的选择,并在实践中运用。
【参考文献】
[1]张世富.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体育教学》编辑部.理清观念明确方向[J].体育教学,2005.(1)
[3]夏峰.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
一、阶梯式教学,步步为营
从教学策略上看,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组织阶梯式的教学策略,以步步为营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相关的技能。因为,在日常的体育教育中,教师会发现,部分学生对一连串的动作技巧中,很难一次就记住或者掌握所有的动作,因此在练习中常常会对许多动作掌握不足,动作不到位,这影响了学生的技能学习,也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天赋的发挥。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注意采用分段注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所谓分段注意教学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分成若干段落,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分层次、逐一强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这些段落的学习,确保学生处在一种,学习内容经常变化,但是实质上没变的心理状态之中,最后再加强对学生反复练习的一个完整过程。比如说在短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整个过程分为起跑、疾跑技术、途中跑技术等;而在途中跑中又可以分为摆臂、后蹬等;而摆臂又可以分为摆动路线、摆动幅度等。
采用这种分阶段教学方式,可以在依据动作的结构、难易程度而采取的化繁为简的办法,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取得进步,进而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这种教学法的优势是可以掌握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中所产生的心理变化,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心理得到一种分层成功的喜悦感。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可能会忘记技术以外的东西,会对外界产生诸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克服疲劳、单调、枯燥等不利的影响。
当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适当的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因为太多的分段,可能会让动作复杂化,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的厌学,特别是在田径教学中。田径运动本身比较单调,如果再加上过多的动作练习,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之感,反而会取得不好的教学效果。
二、集体教学与个人教学的结合
总所周知,体育运动讲求的是集体精神,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集体精神,团体精神,一直是教师强调的重点。但是,在此,我们也必须要重视学生个体的体育才能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些具有体育运动天赋的学生而言,强化他们的个人意识,有可能会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的突破进取,可以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所以,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团体精神教育,也要强化学生个体精神意志,让学生在集体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发扬敢打敢拼的体育精神。
比如说,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成绩考核与达标测试中,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不同层次的竞争机制,这样既能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使学生有较为明确的奋斗目标,让学生在努力学习中逐步的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当然,落实在具体的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发扬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比如通过一场足球赛、一次4×400接力跑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如果团队之间没有合作意识,就很难取得胜利。同时,在集体项目的比赛中,教师还应该从教练的角色出发,让学生在比赛中,明白各自的位置和角色,明白在场上的主要任务,以及谁替换谁、替换后的位置和战术怎么改变等等。可以说,任何一场比赛的胜利,都是在集体意识和个人意识之下的胜利。当然,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体育是集体的运动,但是也是个人表演的舞台。赛场上个人技能、技术的充分发挥,是比赛异彩纷呈的主要动力。总之,就是说团队训练和个人训练是息息相关的,是相辅相成的,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从全面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
三、重视战术教学
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还是脑力的运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智慧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要始终贯彻体育竞技的精神内涵和智慧精华。无论是哪个体育项目,都是有一定的战术和战略来支撑的,没有无战术的体育运动。特别是在现代体育当中,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趋于一致的时候,战术战略就成了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了。这样的情况在实际的体育比赛中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师重视战术战略,还要让学生也重视战术战略,并在具体的运动中进行有效的运用。
四、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教育体系下的高中体育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和沟通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情况,进行相关教学策略的选择,并在实践中运用。
【参考文献】
[1]张世富.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体育教学》编辑部.理清观念明确方向[J].体育教学,2005.(1)
[3]夏峰.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