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识字之“魂”,做灵性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g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是母语教育,识字作为儿童学习语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起点,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多元智慧理论 “魂”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每一个人至少有 7种不同的“智力中心”,即语言智慧、逻辑数学智慧、视觉空间智慧、肢体运作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内省智慧。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元智慧理论对于规划孩子的教育,开发他们的智慧潜力,提高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尝试着用多元智慧理论来指导识字教学,挖掘识字教学的“魂”,让识字活动伴着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一、“魂”之本在于“动心”
  传统意义上的识字教学,拘于应试教育的目的性,显得很乏味、很枯燥,教师的“一言堂”代替了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思维、行动、情感乃至创造力被禁锢在框框里,难以释怀,更不消说“动心益智”了。只有挖掘教材内质,让小小的生字“会说话”“有思想”“有灵性”,让教师的识字课堂生生动、师生动、童心动,才能让枯燥的识字课妙趣横生。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而大胆的探索,确立了《构建小学生自主识字教学策略研究》的校本课题。2008年,我们首次提出了“营造多元识字课堂,让识字教学充满生机”的教育思想,同时推出了一节识字教学引路课,通过引路课唤起更多教师的教学灵感和教育责任。2011年,全国教育教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之际,我们又一次启动了《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素质化的策略研究》。
  几年来,我们坚持以校为本,多层次、多角度研讨教材,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引导每位教师深入地剖析每个汉字的特点,对汉字进行“析形索义”“寻根问源”;借助网络、书籍上的信息了解字源,熟知字理;通过多种有效手段,促进教师在识字教学课堂上做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把呆板的课上得有生气、有激情、有特色,以汉字特有的魅力打动学生,启迪智慧。例如:教学篮球的“篮”字。师问:“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生答:“我是用对比的方法来记忆的。”这个字长得很像‘蓝天’的‘蓝’,将蓝天的‘蓝’草字头换成竹字头就是‘篮球’的‘篮’。 ”师:“你说得真棒!那你们知道这个‘篮球’的‘篮’为什么是“竹字头”吗?”(学生摇头,并把好奇的目光投向老师。)接着,老师打开大屏幕出示了一个“竹框”和一个“篮筐”,并以故事的方式将“篮”字的发展史娓娓道来,学生听得入了神……也许是被这故事打动了,也许是那小小汉字里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学生们静静地听着,深深地回味着,在他们稚嫩的心底生出了一种敬慰,一种深情。再如:教学“棒球”的“棒”字,老师了解到“棒球”这种运动并不为学生所熟知,于是在教学这个字之前,先做了一个打棒球的姿势,让学生猜,“我做的是什么运动?”然后打开大屏幕展示一组打棒球时握棒和击打的各种姿势图,再配以生动的解说,学生不仅很快地记住了这个木字旁的“棒”字,而且了解了“棒球”这项体育运动,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增长了课外知识。
  抓住汉字真正的魅力,因势利导 ,让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教学,怎能不令学生有所收获呢?
  二、“魂”之根在于“激趣”
  诗人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哲学家黑格尔亦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兴趣源于“爱”,“爱”则生“趣”,“趣”则情生、“趣”则智存。只有让孩子产生兴趣的课,才能让孩子因喜而动,因爱而动。
  激趣,即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做到妙趣横生。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构字原理。教学中“讲结构,记偏旁,教笔画”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也不能让孩子在课堂上有身心愉悦的快感。因此,我们要善于探索,积极实践,通过多种识记方式,做有价值的识字教学,做有价值的识字范式。如:我教学“蒸”字,引导学生采用“奇特联想法”去编字谜:“‘丞’相带草(艹)帽,下面用火烤。”教学“球”字,“‘王’边‘一’点‘水’。”条条字谜,妙趣横生,学生在发现和创造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趣”不仅来自字的本身,同样也来自生活。教学“羽毛”的“羽”字,我不是把“羽”字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先出示了一个羽毛球,让学生观察:“‘它’长得什么样?”而后我借助大屏幕展示了“羽”字演变的过程,直观的画面让学生很快记住了“羽”字的形,还对“羽”字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浓浓的好奇心。
  激趣,要从学生的身边事引发,做到趣从中生。生活是个大课堂,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这个大课堂中发现知识,见证自我之魅力。教学“踢”字,我先是用手指做了一个“圆”,让学生猜是什么球。学生先后猜是乒乓球、玻璃球、弹力球等。接着我又拢起掌心做了一个较大的“圆”,让学生再猜是什么球。当学生猜到足球时,我拿出了一个足球,并随即找几名同学走出座位来玩一玩足球,当学生玩得兴起时,我问:“你们刚才是怎样玩足球的呀?”生:“我们用脚踢足球!”我出示生字卡“踢”:“谁知识这个‘踢’字为什么是足字旁?”“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有足字旁的字?”……生跃跃欲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把“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作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第一目标,其意义显而易见。
  三、“魂”之真在于“求知”
  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恢弘的汉字,超越时空,承载着语言文化信息的符号系统。古老的汉字,悠远的记忆,令识字教学易于操作,成果显著。
  1.要通过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识字的过程是学生认知能力形成的过程。《课标》明确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我们通过小小的汉字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万事万物,并能做到学以致用。比如:通过给生字组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成语、俗语、谚语、名言警句等;通过用词说话,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培养写作能力;通过自主识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观察身边的汉字,增加学生的识字量;通过多元识字,让学生变得自信和成功,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通过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小的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条精妙的字谜,让学生思路顿开;一幅精美的字画,让学生感受创造的快乐;无数次成功的尝试,给以学生自信的力量。析形索义,因字寻源。文字虽小,却让孩子们在快乐的世界里发现,在发现的世界里主动探索。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探索识字教学的“魂”,能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有效开发,让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文化素养的积累、良好习惯的培养”得到良性的发展,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生机、充满灵性,让我们的识字教学真正做到“追根溯源”“务本求真”。
其他文献
移动支付业务作为更高层次的电子支付手段,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电信增值业务和金融业务的商业模式,对我国通信业和金融业政策管制
【摘要】教育也好,课程也罢,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所谓革新,一切都要求实效,就语文课堂来说,必须追求实效性,稳中有突破,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虚的,不搞假的。  【关键词】悟彻实效 深入浅出 稳中突破 扎扎实实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7-02  所谓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即40分钟的课堂让学生扎扎实实有所收获,学生上这堂课前与上这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城市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大,对大气、土壤和水源都造成了严重污染,已成为人类的一大公害。妥善处理垃圾,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培育人与自然协调发
民族县域旅游地区由于地理区位偏僻、政府管理不当、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旅游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建立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制定旅游品牌营销策略是必然趋势,以
转移定价(TP)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工具,被国际化经营企业广泛使用。针对转移定价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已经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
【摘要】小学语文是我国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重视。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帮助学生奠定文学功底的关键时期,学好小学语文知识对学生的一生来讲都会受益匪浅。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也开始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读写结合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即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针对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
【摘要】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基础。初中语文课堂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初中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提升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6-02  新课
核心竞争力是当代企业能持续而强势发展的惟一保障,二十一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归结起来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较好地的生存和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等,充分挖掘那些可利用的来自于课内外各个方面的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独立地全身心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资源 文字史料 历史漫画  【中图分类号】G6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