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教育:建构儿童多彩学习生活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e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色教育”通过“四色”的借喻意义,表达和反映出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为基础,通过特色鲜明、相对统一、不断生成的实践行动,实现绿色的办学目标,培育理想的教育生态。“四色教育”是具有校本特征与生长性的、具有典型小班教育特质的教育追求与教育设计,包含了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教学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它既是南京市汉口路小学小班化办学的鲜明特色,又是学校新的发展阶段的理性思考与愿景构想。
  关键词:“四色教育”;办学特色;小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19-04
  南京市汉口路小学创建于1933年,位于古都金陵中心城区鼓楼区和文脉绵长的汉口路。汉口路是南京核心文化教育片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此,整个片区环境优美、文化浓郁、学风井然,学校长期受其濡染,形成良好的办学传统和氛围。2006年以来,学校加入小班化学校行列,从“励行”的校训精神再出发,坚持“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幸福每一个”,提出了“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民国建筑风格,现代教育理念;氛围宽松愉快,生活丰富多彩;多元项目实施,全面素质培养”的办学特色。作为一名初次接触小班化教育的校长,在我陶醉并一直尽心继承、完善与发展汉口路小学优秀办学文化的同时,也在思索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四色教育”这个关键词渐渐进入我的脑海,汉口路小学已经做的,现在正在做的,将来还要做的可以沿着这个道路继续走下去。“四色教育”引领我和我的同事们探寻着、研究着、体验着、践行着。
  一、“四色教育”的内涵释义及哲学基础
  “四色教育”是指在充分尊重学生天性和差异的前提下,通过丰富多彩、不断生成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四色教育”中的“四色”由“红黄蓝 绿色”组成,其中红、黄、蓝作为三原色,寓意不同人的不同本色和天性,绿色作为原色的生成色,寓意在教育过程中人在人和人、人和环境相互交融中的成长与变化;同时教育应当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外显。“四色教育”既承认和重视“人”的先天个性与差异,又重视后天教育教学对“人”的改变与提升,由内而外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应然状态,体现了小班化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价值追求。
  汉口路小学“四色教育”源自学校小班化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四人小组”形式和“四色学习单”。所谓“四色学习单”,是以四种颜色为标识,体现学习差异的一种个性化学习单。2009年初,汉小进行“使用个性化学习单,提升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董毅老师上研究课,在小组合作的环节,使用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铅笔来代替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让老师们眼前一亮:这样的学习单能更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课堂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能力,而且操作灵活,设计方便。课堂生活中偶然的发现使得“四色学习单”应运而生。并有了以下几点共识:四色学习单是用四种颜色鲜明标示的,四色学习单可以代表不同的学习角色,四色学习单可以分成不同的学习内容,四色学习单体现老师实施个别化教学等。就这样,“四色学习单”成为汉小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体现与尊重小组中每一名孩子的个体性与独特性,反映由他们共同组合小组的丰富与精彩,选用不同颜色表示小组中的不同角色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其中所蕴含和表达的教育理解在于——每一名儿童都是独特的、个性的、精彩的、亮丽的,每一个小组都是独特的、生动的、变化的、美好的。
  “四色教育”则是“四色学习单”的提升与超越,是一个具有校本特点的教育概念。它是在前期关于四色学习单的教学研究以及对学校文化的梳理与反思中自然生成的一个教育形态,是学校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代表。它为学校小班化教育的高品位、高层次发展提供了策源与愿景,是学校下一步发展的整体设计,它必将促进学校办学品牌的形成和办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全体师生的共同成长。可以说,“四色教育”是学校小班化办学进入新阶段后的理性思考与愿景构想,更是学校小班化办学新的规划与行动纲领,它融入了汉小人对学校的归属与热忱、对儿童的爱心与关怀,更倾注了汉小人无限的教育真情与教育智慧,展现了汉小人高远的教育视野与教育气度。
  从哲学层面来看,“四色教育”反映了本原与延异、个性与共性、先天与后天、个体与集体、一般与特殊等的辩证统一。儿童作为个体的“人”,天生具有独特的个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教育首先要尊重这种个性和差异,回归原点,防止异化;同时,“人”又处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之中,只有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担当相应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才能称其为人格健全的人,学校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环节,承担着人的社会化的重要使命,学校教育要实现的“一般”应当蕴含在“特殊”之中,要展示的“共性”应当体现在“个性”之中,要实现的“延异”应当建立在“本原”之上,要培育的“集体”应当立足在“个体”之上。“四色教育”通过“四色”的借喻意义,表达和反映出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为基础,通过特色鲜明、相对统一、不断生成的实践行动,实现绿色的办学目标,培育理想的教育生态。
  二、“四色教育”的文化背景和行动纲领
  汉口路小学“四色教育”来自四种文化:
  大学文化。学校创办以来,一直位居南京大学校区范围之内,接受南京大学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与润泽,学校与南大关联十分密切,校训“励行”缘自南大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学校建筑主体色和南京大学同样是“青灰色”,学校很多实践活动在南大开展……大学文化氛围对学校办学和学生成长影响深远。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汉口路小学不是办在南大旁,而是办在南大里。”学校也由此提出“南大文化滋养,小班茁壮成长。”   大师文化。学校现有一百多位家长系南京大学博士、教授、青年才俊。学校校友中有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田刚,原南大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韩星臣,著名画家、原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朱葵等大师,他们关心学校发展和孩子成长,既是珍贵教育资源,也对学校文化具有潜在积极作用。
  小班文化。学校是南京市首批小班化试点学校,办学成效突出。推行小班化不仅实现了学校班级形态的转变,更完成了教育理念的转型,儿童在更自由、更自主、更宽容的空间得到更多的关照和更切合的发展。学校也在小班化实验中实现转型发展,系全市15所小班化示范学校之一。
  校本文化。学校有80年历史,具有典雅古朴的民国风格、精致悠然的校园环境和优良办学传统,在接受大学文化熏染、大师文化影响、小班文化融合中,学校确立了新的办学目标,提升了办学品质,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文化,并在进一步创新、发展之中。
  四种文化中,大学文化、大师文化、小班文化是源,校本文化是宗。四种文化既是“四色教育”的文化基质,也是“四色教育”的实践背景,其中,大学文化与大师文化是地域与历史所自然形成的文化影响,小班文化则是学校办学发展新的选择与实践,它们作为源泉,不断影响、丰富校本文化的发展与演进,最终融进校本文化之中,引领与丰润着“四色教育”的实践与前行。
  通过梳理学校文化的脉络与走向、审视“四色教育”的内涵与特征,立足南京区域发展和自身实际,学校确立了三项行动纲领:
  一是小学办在大学里。是指学校不仅居于南大校园之中,长期受南大文化氛围的氤氲、文化气质的濡染和文化精神的辐射,更在于学校善于不断发掘与运用南大的各种教育资源,为儿童的幸福成长提供土壤,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滋养。
  二是本色之中创特色。是指课堂教学应当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小班化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四色教育”的起源在课堂,“四色教育”也将始终立足课堂,以深化教学改革、激发课堂活力为主旨,不断形成与发展、不断培塑与明晰自身特色。
  三是三原之上求多元。是指学校遵循教育规律与原则,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和他们天然的生命姿态,平等和欣赏地看待每一名孩子,同时通过教育实践让这些个体互相融合、影响、生长,让每一个生命多元、自由绽放。
  三、“四色教育”的框架结构
  “四色教育”的架构系统是一个立体网络,分为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四色教育”的两个维度设计,以“四”的标识彰显为出发,但不局限和拘泥于“四”的数量与形式,其建构体现出开放性与发展性。
  纵向维度由四色文化环境、四色课程、四色课堂、四色社团、四色教师等版块组成。
  ——四色文化环境。主要有缤纷励园、动感励园、汇智励园、和实励园等。首先,校园环境巧妙利用建筑风格和地形特点,凸显鲜明厚重的复色特征,通过色彩丰富、典雅清新、和谐宜人的景观设计和环境改造,打造具有文化意蕴和育人氛围的校园环境。其次,班级环境建设体现学校小班化办学的“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的核心价值,展现小班化教育的特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都能感受到尊重与需要,获得肯定与自信。第三,学校专用室等场馆的环境布置从固化的、刻板的、介绍式的、被动认知的、图片与文本式的构造转变为活动的、生动的、立体的、激发探索热情的、实物与情境式的布置。
  ——四色课程。主要有“大学课程”、“大师课程”、“大学生课程”、“小学·大学微型图本课程”等。学校在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中贯彻“四色教育”的理念,让课程具有小班教育的特征,具有学校办学的特色。下一步,学校将结合区位优势与前期积累,继续依托南京大学文化为主题,以“大学课程”、“大师课程”、“大学生课程”、“小班课程”四个组块为内容,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积累,充分合理使用好南大的各种资源与素材,对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活动课程的校本化构建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四色教学。在学科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四色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为出发,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以“类”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建构与形成有效促进教与学方式深层变革、促进教与学品质高位发展的路径、策略,乃至具有学校特色的模式,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与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生动发展。四色教学的探索将继续以四色学习单的课堂实践成果为基础,进一步从学生成长的层面深化研究与探索,同时不断进行理性思考与提升,逐渐形成四色教学、四色课堂的成熟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推广。
  ——四色社团。主要以“书香校园”、“科技校园”、“民俗校园”、“足球校园”四大特色为主体板块,分绿草足球队、红蜻蜓合唱团、蓝精灵航模组、黑白围棋队、黄蝴蝶读书团等三十几个社团。比如,学校用整层楼的空间特设四色民俗工作坊,设立陶艺吧、剪纸室、版画坊、皮影间、面塑廊等。在“四色教育”的育人理念指导下,学校梳理原有的各项活动,同时根据学校实际与教师兴趣特长进行统整,通过名称、标志、口号等赋予其鲜明的四色特征,使其形成完整的、具有学校校本特色的活动体系,最终实现为儿童的生动发展与幸福成长服务的目标。四色社团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与艺术技巧,培育儿童美的心灵与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四色社团主要利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由孩子自主选择,学校免费为儿童的兴趣特长发展提供服务,实施个性化的“儿童成长方案”。四色社团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给儿童的幸福成长添砖加瓦,自开办以来,学生的参与率达百分之百,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四色教师。学校成立“四色教师成长中心”,通过特级教师“周婷工作室”、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室、励园中年教师研修班、励园班主任工作室等平台和载体,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状态积极,梯次合理、结构适当,实绩丰厚、彰显个体风格和个性化生长、充满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团队。“四色教师成长中心”是“四色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实现,是努力“成就教师”的具体化举措,最终目标是让“个性、快乐、热忱”成为汉小教师形象的关键词。   比如,学校近两年让教师以“四色学习单的深化应用”研究为抓手,组织了“四色学习单课堂围观”、“四色学习单中的每一个”、“四色课堂回音壁”、“四色学习单的再回眸”等研讨活动。从四色学习单(教学实施策略)→四色教学(教学方式变革)→四色课堂(小班课堂风格),就是试想在学科的课堂研究螺旋递进中,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中,以四色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为指导,以儿童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建构与形成有效促进教与学方式深层变革、促进教与学品质高位发展的教学实施路径、教学策略,乃至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儿童在学习活动与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生动发展。教师在这种主题式研究中,更丰厚了以“四色学习单”为特性的课堂实践成果,进一步从儿童成长的层面深化探索,不断进行理性思考与建构,逐渐形成四色教学、四色课堂的基本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智慧。在这样的团队研究中,超过半数的教师成长为市、区“杰出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横向维度由科学、艺术、人文、自然等要素构成。
  ——科学。要求“四色教育”的各项教育设计、教育实施与教育效果,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符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要求,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
  ——艺术。要求“四色教育”的设计与实施具有艺术性,能通过教育的艺术化设计与实施,使教育效果得以更好地实现。
  ——人文。要求“四色教育”的设计与实施具有人文性,体现尊重、信任与关爱,具有人性的柔和与光辉。
  ——自然。要求“四色教育”的设计与实施能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教育的过程与效果真实、流畅、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四色教育”的愿景是“幸福儿童、成就教师”,这是学校所有教育设计与行动的旨归。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主体,教师的价值在于努力让儿童获得幸福与成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本身也在成长与发展,在学生享受幸福的同时,教师获得相应的价值感与成就感。
  儿童是学校存在的终极价值与意义,一切学校办学的行为和教育教学实践,都是为了儿童的幸福成长。“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幸福每一个”是学校的宗旨,“幸福儿童”就是要通过“四色教育”的设计与行动,不仅要关注儿童“每一个”是否幸福,还要真正关注“每一个”幸福的深度和宽度。通过“四色教育”让儿童在幸福的氛围和过程中生长,学会体会幸福、理解幸福、创造幸福、传递幸福,让儿童成为幸福的享有者与创造者;同样,儿童本身也是鲜活而生动的,他们会推动“四色教育”的不断深化,推动对幸福的深度理解与创造。
  责任编辑:丁伟红
其他文献
根据多套大型制氧设备的安装经验,总结出一套氧气透平压缩机系统的安装顺序、过程控制点的设置、安装方法以及安装过程应注意的问题。经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做到机组开车一
一所拥有真正特色的学校,就是一所个性化的学校。十年来,江阴市环南路小学以日记教育课题研究为抓手,走个性化办学的特色建设之路。日记教育以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灵成长为核心,
【正】 至德元年,皇甫冉避乱至江东。二年,任无锡尉。上元二年,避乱居阳羡。广德二年赴京。
<正> 老年医学是研究防治老年人疾病、延缓衰老、促进长寿的科学。人类的正常寿命应在100~150岁左右,为什么不少人人在50~70岁就已衰老,甚至死亡呢?据研究,促进早衰的因素很多,
作为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新型列车,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列车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轨道交通工具,将极大地促进轨道交通系统的重大改革与发展.介绍了混合动力列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为提升普通暖壶的防爆性能,根据碰撞力学相关原理,对暖壶底座的极限应力以及碰撞的作用时间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暖壶底座填加缓冲材料可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延长接触时间。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