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记》相关论文
在近代以来的美学研究中,通常认为汉代是讲经学的,魏晋南朝则反之,破除礼法,盛谈玄学与老庄,玄学代替儒学主导了当时的美学和艺术,是学术......
《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褾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体系完备的装裱文献,不仅包含装裱文脉的梳理,还有关于装裱材质和技艺的具体实践......
张彦远(815-907)的《历代名画记》与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分别为中西方美术史真正意义上......
窦氏兄弟《述书赋》是目下所见第一部全面而详细地收录鉴藏印及相关信息的书学、画学文献,有开创之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其后......
摘要 本文以唐朝中晚期的物价水平为参照,论述《历代名画记》所载绘画作品价格的意义,进而探讨当时的绘画消费市场,解读当时文人士......
《洛神赋图》邮票无疑是继2004年《清明上河图》邮票发行之后令广大集邮爱好者关注的又一热门话题。笔者曾在1998年就购得了一套以......
20世纪初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国门大开后,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进行侵略与强权控制,令中国画面临极大的危机。在当代,随着科学......
关键词:《历代名画记》;雕版印刷;美术史撰写;学术视野;全球化语境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一部画史类专著。在中国当......
随着纪录片《福缅科:历史发明家》在网上热传,牵涉出一个事关重大的命题——西方对西亚、埃及、希腊、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文......
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与文献记载充分证明,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艺术最为发达的朝代之一。这时,在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文化基础......
唐代翰林院画待诏是皇室不可或缺的一类使职,通常以加领虚衔的方式寓俸禄和秩品位。在玄宗始创翰林院初期,画待诏的任用一度较为混......
收藏,是文化的鉴赏,是一种精神活动。 鉴赏有“鉴”、“赏”二义。鉴者,鉴其真伪;赏者,品其高下,二者相联系而有区别。 高明的收藏......
在我国,综合性的文献学是一门大学科,已发展到成熟阶段。文史哲学科充分挖掘古文献资源,一方面使本学科的研究日趋完善,另一方面也......
杜甫与韦偃张志烈,张晓蕾苏东坡有一首《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不画长林与区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
品读唐朝人(张彦远)论其绘画的那种自然而然的气氛感觉让我们再次进入时空感受名画与时空交织,眼前历历在目的是一幅幅活生生动感......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资源,从古至今,一直对其他的艺术门类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全球化、......
宋金简介 宋金,生于1970年,199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装饰专业,主修平面设计。现任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
摘要民国时期是我国美术史研究从古典形态走向现代的初始阶段,是中国美术史学史上一个飞跃的时代。西方学术思想和方法的引进、各......
江宏可能是个慢热型的画家,他身上有魏晋名士的气息,故而散漫也是可以理解的。先喝茶,再喝酒,然后在罗汉床上盘腿而坐,进入冥想状态,或与......
摘要 绘画是一种创造艺术形象的心智活动,过程微妙而复杂,郭熙画论认为,在绘画运思过程中外部创作环境对引发灵感具有一定作用,画家在......
引言 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曾经说过“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需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质感、立意须造型,造型......
戴逵(约326——396年)、戴颙(378—441年)父子在东晋、刘宋时代以佛教雕塑知名,在使佛教雕塑艺术汉化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
文章以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为主线 ,论证了花鸟画产生的年代,又从绘画的载体、绘画的功用、表现形式与技法、以及画家与作品、作品的......
一中国几千年来的书法观念与书画的共同起源是紧紧纠缠在一直的。对于书画起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这样讲述的:“古先圣王,受......
院体画和文人画是传统中国画的两大形式。在现当代人的观念中,院体画作为文人画的对立面而存在。院体画作为宫廷绘画的主要形式,常......
异域风光的表现之于中国画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只是到了近代,由于中国人世界观的改变和客观交通条件的允许,方使得画家游历国外并进......
<正>唐末张彦远所作《历代名画记》是我国古代美术史论中一部重要著作,此书除记录了丰富的古代画家史料外,还保存了许多失传的古代......
<正>自从中晚唐张彦远(815-907)《历代名画记》参酌前贤书画学著述与正史撰述结构,确立了画史体例的典范。张氏在谈到书画收藏时说......
由于汉字表意及其书写的文化源远流长,士大夫文人长久浸淫其中而不察,但其思维表意方式及其视觉习惯和趣味已在潜移默化中为其所塑......
【摘要】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上,绘画理论是伴随着绘画实践的产生而产生,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画品作为绘画品评的核心,也反映出绘画审美......
[摘要]中国画自唐宋以后,以竹子为题材的绘画已较为多见,特别是以水墨为表现手段的中国画墨竹艺术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中国文人画经久不......
[摘要]“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是中国古代人物画中两种相对的衣服褶纹的表现形式。吴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用笔其体稠叠而......
中国书画史籍,顾名思义,即记载中国书画历史的典籍。而典籍,指的是历史上重要的文献名录之总称。在中国书画领域,有着较丰厚的史籍遗存......
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提到:“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他作为人品画品统一论者,在画史......
魏晋以来,特别是东晋之后,中国绘画真正步入了一种自觉时代,这包括绘画艺术和绘画美学两方面。到了唐代,绘画艺术发展成为蔚为大观......
今人言及于阗古代艺术必引尉迟乙僧,盖初唐西域艺术家尉迟乙僧来自于阗之说为现行各种版本的中国美术史收入。笔者近来梳理有关尉......
名家享受礼遇,佳作售价高昂,这令高端工艺美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于是,若干大师豪迈地宣称,今人的造诣已经超越往昔;一些专家兴......
《历代名画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兼具“史”、“论”、“评”三位一体,记载了从黄帝至唐朝诸多画家小传,还从多个角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