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兴趣教学法浅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人类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因素,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是催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前苏联数学教育学家奥加涅相曾经具体地说:“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数学课的兴趣能否保持和发展,”但是职业高中学生由于入学基础相对较差,同时对数学学科存在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的观念,因而大部分学生缺少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甚至有“恐惧感”,那么如何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结合个人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五种兴趣教学法激发职中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一、导入法
  
  职业高中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好胜心切的学习特点,因而教师在传授新概念和新法则之前,如能恰当使用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导入,能够取得非常不错的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对数的计算”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计算20202002=?,根号2004=?学生看到计算量这么大而又无法查表的题目,会苦苦思索,但仍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老师就可以提出:如果用对数进行计算就容易多了,因为利用对数可化乘除为加减运算,化乘方开方为乘除运算,学生听说对数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自然很想掌握对数这一计算方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就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二、熏陶法
  
  职业高中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有没有兴趣也与数学教师的个人教学和人格魅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思维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教师知识渊博,富有幽默感,平易近人,这些个人品德素养和教学技能均会使学生受到感染,自然而然由“信其师”而到“信其道,信其理”,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教师愉快的心绪,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语调,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趣题法
  
  步入数学百花园,典故趣题比比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巧加运用,必能妙趣横生,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只V字形酒杯(如图)得酒宴上甲喝了8个半杯,乙仅喝了一整杯,他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喝得多,究竟谁喝得多?对于这个有趣的问题,老师可提醒学生应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发现:
  V=1/3×π×r2×h
  所以两个人喝得一样多,通过这一趣题,学生在愉快中理解并掌握了圆锥体积公式的本质所在,而且印象深刻。
  在讲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讲一个数学界广为流传的故事:德国大数学家高斯读小学时,一天老师为全班同学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1 2 3 4 5 … 100=?老师刚刚把话题说完,小高斯已经迅速而准确地说出了答案“5050”,感到惊讶的老师问他:“你怎么这么快就计算出来了呢?”高斯从容地回答:“因为这100个数的和刚刚是其首末两数的和的50倍,”高斯这道题的做法反映出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推导的基本思路,老师对这个思路稍加点拨,学生就会对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设疑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设疑极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活动便随之产生,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不可能做到长时間的稳定,因此设疑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
  如上复数课之前,先让学生求解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a 1/a=1,求a2 1/a2的值。
  解:a 1/a=1,a2 1/a2=(a 1/a)2=12-2=-1。
  学生对这个答案会感到迷惑不解,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会等于-1呢?这时老师指出:这在实数范围内是不可能的,但在复数范围内是可能的,学了复数以后就可以理解了,那么复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数呢?这时学生因为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而产生心理上的悬念,使他们兴趣盎然,决定探究个究竟,求知欲油然而生。
  
  五、构陷纠错法
  
  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知识具有技能培养迁移的学习习惯,对于实际应用型知识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业已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模式,力争将知识的学习能够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享受到收获的乐趣,从而对学习产生更强的兴趣,同时联系实际来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也能达到兴趣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介绍“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后,让学生做题,学生常把平方忘掉,这时老师提出下面这个问题:“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六百万分之一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地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600万厘米,”老师接着问:“是不是中国的实际面积是这块地图的600万倍?”有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老师再问:“我国有12亿人口,这么一张地图上要安排多少人呢?”学生在笑后会恍然大悟:“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中国国土面积应该是地图面积的600万平方倍,”这样就再也不会能忘记这个平方了。
  总之,在职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使用兴趣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无体内拉杆钢模板由于其能有效保障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且使用方便,在桥梁墩身施工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江顺大桥Z5#墩墩身施工为依托,通过对无体内拉杆钢模板的设计
大学校庆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通过校庆活动来实施。校庆活动的内容、形式、层次、规模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许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地图系统的内容质量及及时更新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已有GIS系统和地图数据库,并阐述了传统制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了利用卫星遥感资料进行辅助地图制图的过程。
杨金时代,新疆大小军阀官僚盘踞,贪官污吏横行。盛世才执政后,为了巩固政权和建立各族人民诚心拥护的政府,决心惩治贪污腐败,扫除政坛迷雾。为此,他下令严惩贪官污吏、制定反
【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的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主动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是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由“教法”研究转变为“学法”研究,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律学习;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产生了许多的新名词,“做”数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做”数学的理念在课堂上主要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之下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的数学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在做与合作、做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颇有感悟。
本文主要阐述了滚动轴承的中小型电机定子、转子相擦、铁心结构件的质量和公差配合设计、气隙不均匀等盖式轴承电机定子转子相擦的问题,并提出了避免电机定子转子相擦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