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能人才失衡测度研究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型国家建设至关重要。然而,中国高技能人才的紧缺程度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程度仍然是一个说不清的谜底。為此,本文构建了高技能人才紧缺度模型,并以98个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模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技能人才紧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改善教育结构、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产业互动、加强高技能人才总量监测与管理、重视高技能人才价值多元化认可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紧缺程度测度 产业结构 区域结构
  一、引言
  尽管长期以来中国十分重视对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但是高技能人才的总量与结构依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为28%,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左右。因此,即使到2020年实现了该项指标的发展目标,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是日渐突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型国家建设至关重要。然而,中国高技能人才与现实产业发展适应程度如何?高技能人才地区性的失衡程度到底怎样?至今在国内还没有进行过量化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以期能为政府决策层提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参考。
  二、现有研究述评
  国内关于高技能人才失衡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有关数据分析,论证高技能人才失衡的现状,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短缺进行深入研究;二是系统分析高技能人才失衡的原因。关于高技能人才结构失衡方面。Meager和Nigel从“雇主视角”与“市场视角”两种视角分析了技能短缺,从“雇主视角”来看,技能短缺就是指指个体雇主经历的招聘困难;而从而“市场视角”看,技能短缺就是现行的工资率下,市场上没有足够的适宜人员来填补现有职位空缺。在这一基础上,后来Hart(1990)区分出了预期技能短缺和实际技能短缺。彭腾于10年前对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进行了初步估算,认为当时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大约在7千万人左右,而高技能人才总量大约280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约为4%,远低于德国、美国20%至40%的水平。杨伟国、张婧、孙媛媛较早地界定了“技能短缺”这个概念,认为技能短缺主要是指内部短缺,就是企业现有员工队伍不能达到雇主认为的理想的技能水平,企业现有技能水平与达到企业经营目标所要求具备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此外,还有不少学者研究了一些重点省份的技能人才短缺情况。关于高技能人才结构失衡的原因探析。Cohen & Zaidi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发现,技能短缺是全球性问题,而引起高技能人才失衡的原因很多,Haskel & Martin等人认为决定短缺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当地的劳动力技能水平。LSC et al认为,由于新近招聘等原因而缺乏经验是员工技能欠缺的主要原因,这至少可以解释3/4的现有内部劳动力技能短缺。涂云海认为,导致高技能人才短缺主要原因应当归结为固有观念陈旧、落后,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造血”功能不足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直接原因;此外,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强和可替代性弱的特征,所以企业培养特殊类型人力资本的成本较高,风险大,积极性不高。彭腾则认为,由于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导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急剧增加与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加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还有一部分学者将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根源归结为人才评价的标准不科学,对那些掌握一定特殊技术技能、但学历很低的技能人才重视不够,造成技能人才培养和投入结构失衡。同时,对激励机制和培养体系不健全问题也有涉及。由此可见,国内现有研究远远跟不上国际同行水平和中国发展实际的需要。开发高技能人才紧缺模型,对中国高技能人才的紧缺程度进行精准预测,并据此剖析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对策,对中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技能人才紧缺模型构建与检验
  一般来讲,影响高技能人才失衡程度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规模,二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将这两个变量相互比较,可以根据比较结果来预测高技能人才的失衡程度。在国内,部分咨询机构定期发布专业人才供需指数(Supply And Demand Index,一般可以将其简称为“SDI”),供需指数主要用来综合反映某一专业领域人才的供需关系的变化,判断人才供需的发展趋势。SDI通常使用专业人才的供需比例来表示。也即:专业人才供需比例=互联网平台求职人才数量/相应企业发布的职位数量。本文借鉴供需比例原理来构建模型。具体如下:
  设分别表示第i地区的第j产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与供给数量,表示第i地区第j产业的权重系数,表示第i地区高技能人才失衡指数。测度高技能人才失衡程度的模型构建如下:
  在模型(1)中,用于表示一个地区高技能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表示高技能人才供需失衡程度,共有三种情况,其判断结论如下:
  第一种情况:当=0时, 这里认为在第i地区第j产业高技能人才供需刚好实现均衡,高技能人才既不存在剩余(或失业),也不存在“高技能人才荒”现象(人才短缺),也即高技能人才失衡系数为0。
  第二种情况:当<0时,,则认为在第i地区第j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于供给,高技能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该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于供给,“高技能人才荒”现象很有可能发生,高技能人才失衡系数为正。至于失衡程度如何,需要根据具体数值作进一步判断。
  第三种情况:当>0时,,说明在第i地区第j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小于供给,高技能人才出现过剩现象,部分高技能人才将无法找到工作,高技能人才失业的概率较大,失衡系数为负。   在具体考察一个地区的高技能人才失衡程度时,还需要考虑修正因素。首先要考虑三次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失衡程度,然后再使用每个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作为每个产业高技能人才失衡程度的权重,得到三次产业的高技能人才失衡系数,然后将这三次产业的失衡系数相加,就得到该地区最终高技能人才失衡指数。在设置权重系数的时,需要考虑随时间变量对最近时期变量的影响,并按照时间的远近依次递增对影响系数予以赋值,使用指数平均数(EMA)的系数来表示变量时间序列的权重系数,算法模型如下:
  算法模型中,Y表示当期平均指数,表示上一周期平均指数,N表示期间数,X表示计算对象,如市场收益率、价格等。对算法模型展开,结果如下:
  按照同样方法,可以直接测算出当N=6,7,8,……n时,变量所对应的系数。在不同样本量下,各种情况的变量时间序列所对应的系数构成一个矩阵。
  假定在某一地区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数据共有n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历年分别为 ,第二产业历年的比重分别为 ,第三产业历年的比重分别为,则三次产业在该地区重要程度系数为:
  在以上模型中,j表示第一、二、三次产业,即j=1,2,3;表示第j产业在第m个时期的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n表示产业有n个时期的时间序列,而 。
  则第i地区高技能人才综合失衡系数为:
  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考察了全国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地区的高技能人才失衡程度(检验和测算过程略)。结论表明,中国的高技能人才失衡在区域之间和产业结构分布之间同时并存。分析表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教育资源丰裕情况、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等因素均可能导致高技能人才结构失衡。
  四、结语
  研究表明,中国高技能人才的失衡已为既定事实。根据其可能原因,本文提出如下政策设计的建议: 一是加快改善教育结构,特别是处理好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二是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互动发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及时调整高技能人才培养结构,特别是加大第三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三是强化高技能人才总量管理,建立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当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立高技能人才供需监测制度,根据需求总量做好管理,以总量目标为依据来规划技工学校、职业鉴定机构的发展,切实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四是建议重视高技能人才价值多元化认可,为尊重高技能人才价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五是重视对高技能人才的财政投入,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Meager, Nigel, ‘Skill shortages again and the UK economy’,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Autumn86, Vol. 17 Issue 3.
  [2] Hart, P. and Shipman, E.,‘Skill Shortage in United Kingdom: The lessons from Case Studies’, Discussion Paper No.185,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3] 彭腾、阚小良,《论我国现阶段的高技能型人才紧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 杨伟国、张婧、孙媛媛,《技能短缺问题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 2006年第10期;
  [5] Cohen, Malcolm S, & Zaidi.Mahmood A, Global Skill Shortages, Edward Elgar,2002;
  [6] Haskel, Jonathan, Martin, Christophe , Skill Shortages,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Wage Inflation in UK Manufacturing, CEPR Discussion Papers, 1993;
  [7] LSC, ‘National Employers Skills Survey 2004: Main Report’, Learning and Skills Council, National Office, 2005;
  [8] 涂云海,《淺议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及对策》,《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经济形势下,培养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扎实的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我国各高校当务之急。独立学院的发展不仅保证社会所需人才的稳定供给,还能通过优秀人才运用先进技术来创造国家经济实力。独立学院在教育改革的时代站在风口浪尖上,转型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句话来说,独立学院改革既符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顺应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转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期刊
摘 要: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煤炭企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当前我国的煤炭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只有对现代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管理,才能提升我国煤炭企业的整体实力,促进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具体探讨现代煤炭企业实施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现代煤炭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优化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
期刊
摘 要:小微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促进就业的主要力量。据估计,小微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了全国就业岗位的70%。但中小企业受到的关注不足,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资金约束,管理不是很好,缺乏人员等等。现在有很多关注研究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通过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努力,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互联网小微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存在自身管理的特殊性,所以致其人力
期刊
摘 要:在企业管理中,绩效管理属于其重要环节,绩效反馈作为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通常是制定新绩效计划的重要根据,绩效反馈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笔者从企业实际状况出发,从多方面落实好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如绩效反馈的方法和作用、绩效反馈认识误区和解决措施等,并且分析考核反馈结果的使用,进一步叙述有关完善的意见。  关键词:企业 绩效反馈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绩效反馈属于绩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快速腾飞,经济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化,财务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就是通过实施预算编制、预算控制、分析以及考核等途径,强化对企业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同时它也能够很好地促使企业经济效益地大幅度提升。本研究在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涵义以及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现代企业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最后阐述了
期刊
摘 要:人社局作为社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直接关系到人民利益以及社会发展的稳定与和谐。而实名制管理,为我国人社局就业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工作条件,也是促进我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社会保障机制创新的关键举措。本文就以实名制就业推动人社局就业管理平台的构建进行几点研究。  关键词:实名制 人社局就业管理平台 构建  一、引言  所谓实名制,就是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电子信息网络平台,对人力资源管
期刊
摘 要:在单位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关系着整个单位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预算管理,进行资金的筹集、分配等,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在新环境下,设计单位的预算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形式化问题比较严重,不符合当前单位管理的需要,影响设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单位要重视预算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机制,促进设计单位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环境 设计单位 预算管
期刊
摘 要:绩效考核作为企业衡量员工职业素养的手段,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越来越重要。绩效考核在评定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定期考核,让员工明确自身的不足,根据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结合实际不断调整自己,以提高专业素养。绩效考核为企业的各层级员工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如若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既能检测出员工工作中的一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能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高效行
期刊
摘 要: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产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提升。现在各国经济发展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高,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服务业对于国家未来繁榮具有战略性地位。从世界各个大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服务业的发达程度间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大国美国的发展恰好反映出这一事实。因此,我国也加大了对服务业发展的投入
期刊
摘 要:新城区的不断涌现和崛起带来了巨大的就业空间。为提高新城区的人才聚集效应,促进新城区人才聚集程度,文章在饥饿销售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该理论引入人才市场之中,进而得到促进新城区人才聚集的新途径。  关键词:饥饿营销 新城区 人才聚集  一、引言  人才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要素,更是创造社会财富必不可少的条件。刘兵等认为人才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蒋晓光等通过面板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才聚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