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物多玩”提升幼儿综合素养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改进游戏教学的方式,给幼儿创设新奇的游戏环境,挖掘他们的潜力。“一物多玩”的教学方式可以将一种游戏开发出多种玩法,把普通的游戏玩出新意。它能开阔幼儿的视野,激发想象力,提升创造力,充分展现幼儿的个性。

一、当下幼儿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游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幼儿教学的发展。比如,幼儿游戏区域投放的材料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日新月异的游戏需求。要改变这样的状况会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但教师可以将“一物一玩”改成“一物多玩”,进而给游戏教学更多的空间。但“一物多玩”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形式单一
  幼儿游戏教学的效果因教学方式不同而产生差异。部分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具体体现在以教师讲解为主,幼儿只用跟在教师后面模仿与操练,按照指令完成相应的游戏。这种做法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容易让幼儿丧失对游戏的兴趣,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更新游戏教学形式,从“一物一玩”转变为“一物多玩”。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通常会分发给班上的幼儿每人一个球,让他们在固定区域自行练习拍球。时间久了幼儿对这种方式会采取消极应付行为,无法提起兴趣。这种情况之下,教师要及时更换教学形式,选取吸引学生的活动形式,如展开拍球比赛,让学生拍着球跑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还可以让学生将球放在地面上滚动,看谁抛出去的球最远。另外,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面对面站着进行组合拍球,一人拍球一人接球,增加游戏的互动性,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二)幼儿在游戏上形成思维定式
  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正处在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教师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升思维水平。在当前的一些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法不足。教师关注的内容集中在游戏过程的进展是否顺利,对幼儿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许多幼儿在游戏中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比如在一次建构游戏的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分发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让他们任意捏成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人物。橡皮泥可以调和成不同的色彩与形状,能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但最终教师看到的却是千篇一律的房屋作品。这样的游戏结果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幼儿个性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调动他们的思维,在游戏中大胆展现自己的创意。

二、“一物多玩”对幼儿素养提升的作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游戏教学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教师要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做好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提升幼儿的能力,而不是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一物多玩”是在“一物一玩”基础上的发展,这种游戏方式能够启发幼儿的创意,开拓他们的思维,把普通的游戏玩出新意。
  (一)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幼儿兴趣
  “一物多玩”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进行相关游戏示范的时候,幼儿会去看或想其他的事情;二是幼儿在进行具体游戏的时候心不在焉,过程中会去做其他事情,不能按照游戏的进程来。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可以采取“一物多玩”的方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游戏兴趣。以一次建构游戏为例,教师在建构区给幼儿投放了许多积木材料,让他们自由组织警察相关的游戏。一个幼儿先是用积木搭成一座桥,接着在桥上放了许多玩具小汽车,并放了一个警察在桥上执行交通。教师先是表扬了这个幼儿,让其他幼儿向他学习,其他幼儿也愿意投入其中。紧接着教师问大家是否能提供新的玩法,幼儿的注意力就被转移到游戏的研发上了,他们会思考怎样将游戏进行变通和创新。“一物多玩”能让幼儿玩出精彩,也能培养他们的创作创造力。
  (二)发展多项能力,综合能力提升
  通常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幼儿喜欢音乐,能唱好几个儿歌,可是对绘画几乎一点兴趣都没有;有的幼儿能认识野外许多花的名字,可是与人的交流总是吞吞吐吐。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要能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幼儿薄弱的方面进行适当的强化,同时也要聚焦他们的优势能力,培养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全面发展。“一物多玩”就能让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以绘本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到前面去讲故事,让他们将故事内容讲出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接下来,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将故事续编下去,进一步挖掘他們的想象能力。此外,教师可以让幼儿表演这段故事。表演能激发幼儿的合作能力,提升他们的交往能力。当然,让幼儿学着画一画故事中的形象或者播放一段与绘本相关的音乐也不失为合理的方式。比起简单的阅读绘本、通读故事,开发多种多样的玩法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一物多玩”在游戏教学中的实践


  (一)重视对幼儿的评价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表现的评价通常比较简单,缺乏进一步的引导,这导致幼儿的潜能不能被完全激发出来。例如在一次在野外观察游戏时,一名幼儿将看到的蚯蚓画出来,教师只是表扬他画得不错,幼儿在受到激励后画出更多的蚯蚓。其实教师的评价可以促进幼儿往更深的地方发展,如教师可以问幼儿“蚯蚓有什么特点?”“土里除了蚯蚓还有没有其他动物?”等。教师的这个评价会激发幼儿去发现新的东西,尝试观察新的事物。“还有什么”是教师对幼儿的期待,也是幼儿探索精神的开始。幼儿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教师要给他们创设机会,鼓励他们不断地思考。
  (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一物多玩”中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要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创新能力对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游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对幼儿来说,游戏中的创新力往往体现在不同的玩法、不同的材料选择上,“一物多玩”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一次游戏中,许多幼儿都抢着玩小汽车,可是汽车玩具的数量有限,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一物多玩”的方式来建构以“汽车”为主题的新游戏。教师可以让幼儿拿着粉笔在水泥地上画“小汽车”,看谁画的汽车外形最好看、功能最全面。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亲自动手做“小汽车”,幼儿可以将许多小凳子聚集起来,再在前面加上圆盘形状物件,一个汽车的模样就构建出来了。“一物多玩”的方式可以满足幼儿们的需要,聚焦同一主题,开创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玩得深刻而又有趣。
  《指南》指出,教师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游戏让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大领域得到切实的发展,利用游戏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能力提升。“一物多玩”的游戏方式要求教师拓展游戏的深度和广度,让幼儿迸发出思维的火苗。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机关幼儿园)
其他文献
纵向测试可包括3个方面:初始成绩,即学习新技能之前的成绩;学练目标,即根据初始成绩确定学练目标;测试成绩,即通过学练,检验是否有所提高。  一、初始成绩  初始成绩分为主观测试项目,如,武术、体操等;客观性测试项目,如,100m跑、立定跳远等。  主观测试项目的评价标准可与体育组成员一同制订量表,依据学生完成动作情况综合量化评分,以威海市文登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依据,将“四、五年级前滚翻——后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战术、教学比赛和篮球裁判等部分组成。在平常的体育课中,往往只注重了篮球技术的学习,而忽略了篮球规则的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篮球技能的掌握。本节课的教材是《篮球裁判手势》,为篮球基本技术与裁判法单元中的第六次课。由于篮球裁判手势内容丰富、覆盖面广,选择篮球比赛中最常见的犯规动作作为本课教学内容。经过对教材的分析,教师把重点定位于篮球裁判手势中的球员号码和常
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对于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乳腺增生,每个人的认知都有所不同,有人说乳腺增生不需要治,生孩子之后自然就会好,也有人说乳腺增生会癌变。到底谁说的是对的,谁说的是错的呢?为此,本文将帮助大家辨别真伪。乳腺增生会癌变吗  这是真的,相关研究数据表示,大约有2%~3%的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癌症,而且这其中乳腺囊性增生患者癌变的概率要比其他患者高出三倍至五倍左右。如果引发乳腺增生
2017年11月22日,“智慧体育课堂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场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实验学校北辰绿色家园校区举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课外活动办公室主任孙伟,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持续与拓展研究》总课题组副组长徐守森,外联部主任郝军,朝阳区现代教育信息网络中心数据管理部主任戴伟明等领导、嘉宾以及前來学习的各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
由于受雨季和冰雪、雾霾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室内进行的体育课教学,在全年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因而,制订好室内体育课教学计划,精心选择好室内体育课教学内容,提高室内体育课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完成。2016年10月19日-21日,中国教育学会十四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开展了以“探索室内体育课模式”为主题的体育课展示与研讨活动。本刊针对室内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怎样在不影响
11月24日,由全國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职业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院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协办,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体育组、苏州市职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大学拉开帷幕。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原司长蒋志学,国家体育总局科
受疫情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儿童的心理健康。儿童是应激事件的脆弱人群,教师和家长需要对他们进行及时、适当的心理保护。本文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从疫情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出发,通过分析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成因,制订了疫情时期儿童心理创伤的教育修复措施,以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多数儿童由于长时间居家学习玩耍,缺少户外活动,容易出现认知、行为与情绪等方面
小时候有一次去河滩放牛,我发现牛很痛苦。  牛缰绳的一端,被一根铁橛钉在草地上。牛所能吃到的,是方圆一缰绳之内的草。然而,我发现牛总是对缰绳半径之外的草更感兴趣,有时候,为了够到那些草,牛不惜被笼头勒得生疼。  其实,缰绳足够长,缰绳半径之内的草也足够吃。牛的痛苦在于,看到了自己够不着的草。而且,在它看来,那些草远比吃得到的要好。  其实,有些人也一样。有些名和利,不能看到,一旦看到就容易起贪婪之
一、准确把握趣味体育的内涵  趣味体育是以体育项目为载体,以趣味为要素,以集体参加的形式,将身体练习和劳动、生活、游戏、娱乐等结合,达到增强情趣、娱乐、健身的目的,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体育教材的拓展与延伸,融合体育、文化、娱乐三大元素,展现全新的现代体育运动。重点在“趣”,实则在“育”。  对趣味体育必须厘清以下3个关系:  1.趣味体育和体育游戏的关系。趣味体育形式不拘一格,内容多种
幼儿教育是一份静待花开的事业。巴西教育家、哲学家弗莱雷说过,“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特级教师凌宗伟也认为,对话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应当用“对话式教学”来取代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幼儿园的孩子经验不足,尤其需要教师准确地认识孩子、理解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重视和孩子对话,也要重视和家长、和自己对话。一、教师和孩子对话  一次活动中,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是圆圆的呢?”班里的小朋友都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