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少儿美育的核心素养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mench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儿童在审美欣赏过程中真正学到了什么?实际上获得了何种知识呢?当儿童面对艺术原作,或是触摸真实的艺术作品,一种审美体验在亲密接触的氛围中变得神奇和具有穿越性,似乎激发了多重学习的“维度”。花大量的时间来观看和鉴赏,对作品的材料现实感发生兴趣并注意到独特的细节,这些都为复杂的学习打好了基础。独特的精细严密和跨学科的探索思考学习模式被建立起来,在比较中发生交点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儿童在观看美术作品时比较的过程会支持进一步对细节的观察、分化和整合。

  20世紀,由于分子生物学、遗传生物学以及人类对基因(DNA)认识的深化,脑科学得到长足发展。勒杜发现的大脑皮质对边缘系统杏仁核的调节机制及在此基础上戈尔曼提出的“情商”理论,都对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美育具有将原始情绪提升与压制这两方面的作用,大脑皮质对杏仁核的调节机制,从而为审美教育中著名的“升华”理论找到了自然科学根据。审美活动可以调节人的大脑机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这就是美育所特有的“开发右脑”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类型的审美教育刺激,注意调动儿童多个艺术感觉通道的参与,并引导儿童进行多种类型的艺术学习,有利于儿童不同脑区域的协调活动,也有利于儿童全脑功能的开发。

  对自然景观以及绘画、摄影、雕塑等视觉艺术的欣赏,可以打通人的视觉门户,使人具备艺术家的“慧眼”。而“看”是人脑对外部形象的感知,是脑内多个区域协同活动的结果。一般而言,顶叶加工空间图形,颞叶加工姓名和记忆,枕叶加工颜色、运动、对比、形式和其他关键的视觉因素。额叶既加工注意信息,也控制个体注视艺术作品的时间长短。简言之,视觉艺术创作和看的行为是大脑整体的经验。人的视觉系统共有35个以上的加工区域,在所有的这些神经加工完成之后,才能真正看到一件艺术品。视觉艺术并非是右脑的功能,当人们从事视觉艺术活动时,两侧脑都参与了工作,都得到了锻炼和开发。当科学家们从事与艺术有关的活动时,往往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创造力,在大脑“间作套种”的模式下,可以拓展人更多维的思考空间,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加强少儿审美教育,通过优美的形象、美术创作活动和动听的音乐就能起到激活并强化右脑功能的作用。通过美育等各种手段开发左右脑,正是儿童提高自身素质、挖掘自身潜力极其重要的途径,预示着人类的整体素质通过美育等教育手段会不断得到提升。
其他文献
九月开学季,不管是对于新入学的“小豆包”,还是已适应学校生活的小学生们,都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将面临着升入更高年级、学习新课程、写新的作业、适应校园生活等一系列的任务。要把这一切安排得合理到位,孩子需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从而科学地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利用时间、珍惜和遵守时间,并建立起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和多位家长一起来探究如何帮孩子树立良好
一、家庭媒介生活的“原子化”危机  在当代家庭生活中, 人们对手机、电脑、网络的广泛使用且深度依赖导致了每个家庭成员虽然在物理空间上共处一室,却各自沉浸于独立的虚拟空间之中,难以沟通交流、共享经验、彼此理解,因而经常出现以下几种典型的情景:  情景一:夫妻俩各自玩手机许久,走进房间发现孩子在玩手机游戏,父母气急败坏地责骂孩子,甚至摔碎孩子的手机,进而引发一场“亲子大战”。  情景二:家长守着电脑和
在浩瀚的西方艺术史中,大师层出不穷,名作目不暇接;从古典至印象,从学徒至巨匠,我们发现,一个特殊的主题一直倍受艺术家喜爱——母与子。佛罗伦萨的米开朗琪罗来了,他用铁锤将大理石凿成了神话中永恒的圣母子,放置在北方威尼斯的教堂里,接受五湖四海的朝拜;乌尔比诺的拉斐尔也来了,他用画笔油彩绘制了意大利民间理想的圣母,在西斯廷教堂日常的礼拜声里,诉说着人间之爱。但这些都是男人们的作品,女畫家眼中的母与子又会
体验式家园共育好儿童“三好”启动会  体验式“三好”启动会是一种创新型启动会模式,将以往家长“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体验”,重视运用互动游戏激发家长参与“三好”活动的兴趣,启发家长积极以多元化的方式参与活动。  启动会前,老师们进行了“怎样让启动会更加有效”的研讨,设计“体验式三好启动会家园工作坊会议流程”。启动会上,以多媒体、分组讨论、互动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家长们进行全面交流和沟通,结合幼
乔纳森刚放下牛奶杯,屋外就响起了校车的音乐声。  “妈妈,再见!”乔纳森对我喊,然后拎起他的小书包向外跑去。  “再见,乔纳森!”我想给他一个拥抱,可是来不及了,在穿过院子的时候,我看见他顺手摘了一朵刚刚开放的杜鹃花,因为一边跑一边摘,他把整个花盆都扯了下来,砰地一声碎在地上。  他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就很快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这是一盆非常珍贵的杜鹃,是一个远嫁到德克萨斯州的姐妹特意从那里带回来送给
小勇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学习上进、懂礼貌,自尊心很强,父母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工作,他的家庭环境令人羡慕。小勇在小学四年级时,妈妈无意中发现银行卡里的钱常常不翼而飞,少则数十元,多则数百元,开始小勇妈妈并没有在意,但随着这种事件频率的增加,妈妈开始关注儿子的行为,她发现是儿子出了问题。小勇经常躲在房间里打手机游戏,还时常用妈妈银行卡里的钱“偷偷”购买游戏装备。这一发现让小勇的妈妈十分震惊,孩子平时看起来
陈建翔: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著有《堂下百句—— 禅教育与教育禅》《家教新主张》《教育哲学对话》《新教育:为学习服务》等书。  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形成“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的社会新风尚,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刊登优秀家风
豆豆(化名)是一名小班的女孩,她有一个一岁半的弟弟。记得在一次聊天中,豆豆委屈地和我说:“李老师,妈妈不是我的妈妈,是弟弟的妈妈!她一回家总是抱着弟弟,和我玩游戏的时候也是一直拉着弟弟,做什么都带着弟弟。”晚上放学后,我向豆豆妈妈反馈了她近期在园的情况,豆豆妈妈惊讶地说:“我平时上班忙,脾气也急躁。总希望豆豆能给弟弟起到示范作用,她在家里最依恋爷爷,现在也不喜欢和我一起睡觉了,我也很苦恼。”豆豆妈
2020年4月7日,由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策划发起、组织实施的“家园社共育好儿童”幼儿家庭行动计划,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试点推广工作正式启动,尧都区委副书记郭云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史大胜,副区长汤晓燕,区政协副主席贾国杰等领导, 各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妇儿工委相关成员单位具体负责人以及首批项目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会。这是该项目首次在京外正式进行试点推广。  为了使中国儿童中心优质特色项
摘 要:《数学新课程标准》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突出地强调了10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教学实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着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