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原则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教与学中忽视。全面从“规律性”“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灵活性”“实践性”六方面对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原则进行阐述。
  关键词 数学 练习设计 原则 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在布置练习方面,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每天所布置的练习题。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会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于提高,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吃不了”。练习中经常出现抄袭、马虎应付、不能按时完成等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或反感心理,学习成绩无法大幅提高。
  数学课外练习要力避重复性、防止单一化、克服封闭性,精心设计与安排训练内容,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设计时要注意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合理搭配题型;要强化习题的趣味性与训练性、层次性与全面性、探索性与开放性;要研究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所遵循的原则,使学生在进行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练习时,不仅能够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所遵循的原则。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各种原则,把握其内涵和规律,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1 规律性原则。练习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而练习的设计必须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要求,要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学“圆周率”时,不妨课前让学生各做一套直径分别为2,3,4/5(厘米)的圆形硬纸片。上课时,让学生将这些纸片分别在20厘米的刻度直尺上滚动一周,依次记下数据。然后要求学生想一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引导他们发现:每个圆的周长总是该圆直径的3倍多一些。此时,再给出“圆周率”的概念,进而导出计算圆周长的公式。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实践导出的概念或公式,印象深,记得牢。
  2 层次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比如就某个知识点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练习的题型、内容与教材上的相似,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可;对于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练习的题型、内容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变化,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后,能将课本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较灵活地处理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练习的形式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开放,增加难度,让他们走出课本,自主探索、融会贯通相关知识。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层次性练习,有利于避免“一刀切”,既能减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压力,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能让各层次学生在“闯关”中体验到量力而行、挑战自我的成功感。
  3 针对性原则。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要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做法,做到有的放矢。练习的程度和数量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学“带分数减法”,如果学生对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需要从整数部分里“退一”化成分数,再和原分数部分合起来的这一过程掌握得不熟练,可以多安排学生对分数部分是异分母带分数减法的计算。过程掌握得不熟练,就要突出先通分,然后再看被减数分数部分够不够减,再确定要不要从被减数整数部分“退一”的练习,并强调要完整地书写计算过程。
  4 趣味性原则。学生学习数学并不容易的,但是当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就会感到“乐在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做练习对于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课外布置一些既与当天所学知识有关、又有趣味性的练习,能把教学很好地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对练习的单调印象有所改变。我在学习一百以内加减法后,向学生布置一项练习,去菜场买一回菜,与卖主比比谁算得准又快。在教学中应用反馈教学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的信息相互及时传递,信息量得以把握,取得最佳效果。
  5 灵活性原则。练习的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通过练习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所束缚。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让学生练习将5,0,4这3个数字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三位数:能被3整除的数(504、540、405、450);能被2、3整除的数(504、540、450);能被3、5整除的数(540、405、450);能被2、3、5整除的数(540、450)。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灵活掌握了知识要领,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答题的应变性。
  6 实践性原则。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去指导实践。数学也是如此,教者必须让数学走进生活。练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富有一定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你身边哪些物体是长方体?要计算出它的表面积或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实践性练习让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去探索知识的过程,解决问题,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动脑、勤于实践的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歡快的缤纷世界,跟着色彩一起舞蹈,属于我们的狂欢时间到了!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进入到某个环节时,突然发生"意外",像是横亘在教学流程中的屏障,使得教学过程脆弱不堪而无法灵动流畅。这时,老师虽面色平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逐渐提升,人们对电力供给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愈加提高,所以能够体现电力资源特征的指标更加
随着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5~220kV架空输电线路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企业应当加强线路运行维护,加强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建设和管理,
本文着重介绍利用计算机局域网,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应用 FTP 实现远程教学数据文件的实时交换和资源共享。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computer LAN, th
电能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到一起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应用使电力企业工作开展向着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能够解决传统依靠人力工作存在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第94页~95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①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②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③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
微型桩板式复合基础适合于泥沼、河网地带,仅为表层开挖,开挖深度浅、面积小,可大幅减少基坑开挖土方,降低降水及排水施工措施费.微型桩施工机具简单,对场地适应性强,施工成
一、树立“儿童作文”的观念长期以来,对作文教学我们总习惯于称之为“作文训练”。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导”“训练”下进行的写作练习。因此,我们苛求学生的
一基本训练rn1.口算.rn师:这节课刘老师和大家共同研究的是两位数之间做加法或减法.这个内容同学们已经学过,今天要看看我们能不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甚至有新的收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