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深秋的周末,我们一家人驱车去山区秋游。车子在弯曲的山道上转过一道道弯,几经颠簸后,一片明丽的橙色柿子林忽然映入眼帘,我们不禁惊呼起来。
爸爸停好车,我兴奋地三步并作两步冲向林中,抬眼望去,树上一只只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好些熟透的柿子已经掉到了地上。我肯定这是片野柿子林,忍不住抓起石头对准柿子一扔,柿子纹丝不动。接着,任凭我怎样心急地乱打仍一无所获,我干脆赌气地坐下,“弄一个尝鲜怎么这么难呢?”
“哈哈……”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倏地传了过来,紧接着一根竹竿伸到我头顶上,我顺着竹竿看过去: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小小的羊角辫,她拿着竹竿稳稳地凑近柿子,然后再把竹竿顶端的“装置”卡着柿子,轻轻一扭,那柿子就被扭了下来,真神奇! “给!”她笑着把柿子递了过来,目光里充满了热情和聪慧,我不好意思地接过来,小声道了谢,掰开柿子咬上一口,真甜!
“哥哥,那边的柿子向阳,更大更甜,我带你们去摘吧!”我欣然前往,脚下厚厚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这真是一片野柿子林吗?”我小心求证。“原本这树是有人家的,可是后来这里就没人打理了。”一丝伤感从她的眼神中滑过。
向阳生长的柿子果然更大更红,小姑娘麻利地摘下柿子,不一会儿我们就装满了一袋,她继续挥动着竹竿,斑斑驳驳的阳光透过橙色的柿子树照在她小麦色的脸蛋上,显得格外可爱。我把摘下来的柿子装进她的竹框里,竹筐很快也装满了,我忍不住问:“你们家可以吃完这么多柿子吗?”“我把柿子拿去集市卖掉,就可以买文具了。”她边说边轻轻擦拭着手中的柿子,仿佛把玩珍宝似的。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她,我可从来没有在买文具上费过心啊。“你爸爸妈妈不给你买吗?”我一边捡柿子一边疑惑地问道。
她許久没发出声音。我回头一瞥:一个八九岁孩子的眼神此时竟然充满了孤独!她苦笑着将目光定格在远方,很长时间也没吱声,后来才说:“我爸爸妈妈……”说到这,她看向我身后,我顺着她的目光回头,看到爸妈在小路旁含笑望着我。尽管她很快转移视线,但我还是从那目光中察觉到了那一份失落。“我爸妈出去打工了,这里的大人都出去打工了。”“那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我脱口而口。“爷爷说,等我把这片柿子林摘完,爸爸妈妈就该回来啦!”她倏然嘴角上扬,然后背起竹筐,转身道别了。我看着她的背影,久久说不出话来。渐渐地,她的身影在这一片橙红中渐行渐远。侧耳聆听,还能听到柿子林中传来的她清脆的歌声:“柿子红, 柿子黄,柿子甜似糖,红柿子,树上长,摘下柿子大家尝……”
那一抹橙色,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
【评 语】全文以“我”的观察视角,综合采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对小女孩的形象进行了多层次的描摹刻画:其中写了她“大眼睛”“羊角辫”等外貌特征,写了她先后拧柿子的系列动作,呈现了“我”与她之间多次对话时的情景,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小姑娘勤劳能干、阳光向上的性格特点。
(讲评教师 麦 穗)
爸爸停好车,我兴奋地三步并作两步冲向林中,抬眼望去,树上一只只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好些熟透的柿子已经掉到了地上。我肯定这是片野柿子林,忍不住抓起石头对准柿子一扔,柿子纹丝不动。接着,任凭我怎样心急地乱打仍一无所获,我干脆赌气地坐下,“弄一个尝鲜怎么这么难呢?”
“哈哈……”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倏地传了过来,紧接着一根竹竿伸到我头顶上,我顺着竹竿看过去: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小小的羊角辫,她拿着竹竿稳稳地凑近柿子,然后再把竹竿顶端的“装置”卡着柿子,轻轻一扭,那柿子就被扭了下来,真神奇! “给!”她笑着把柿子递了过来,目光里充满了热情和聪慧,我不好意思地接过来,小声道了谢,掰开柿子咬上一口,真甜!
“哥哥,那边的柿子向阳,更大更甜,我带你们去摘吧!”我欣然前往,脚下厚厚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这真是一片野柿子林吗?”我小心求证。“原本这树是有人家的,可是后来这里就没人打理了。”一丝伤感从她的眼神中滑过。
向阳生长的柿子果然更大更红,小姑娘麻利地摘下柿子,不一会儿我们就装满了一袋,她继续挥动着竹竿,斑斑驳驳的阳光透过橙色的柿子树照在她小麦色的脸蛋上,显得格外可爱。我把摘下来的柿子装进她的竹框里,竹筐很快也装满了,我忍不住问:“你们家可以吃完这么多柿子吗?”“我把柿子拿去集市卖掉,就可以买文具了。”她边说边轻轻擦拭着手中的柿子,仿佛把玩珍宝似的。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她,我可从来没有在买文具上费过心啊。“你爸爸妈妈不给你买吗?”我一边捡柿子一边疑惑地问道。
她許久没发出声音。我回头一瞥:一个八九岁孩子的眼神此时竟然充满了孤独!她苦笑着将目光定格在远方,很长时间也没吱声,后来才说:“我爸爸妈妈……”说到这,她看向我身后,我顺着她的目光回头,看到爸妈在小路旁含笑望着我。尽管她很快转移视线,但我还是从那目光中察觉到了那一份失落。“我爸妈出去打工了,这里的大人都出去打工了。”“那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我脱口而口。“爷爷说,等我把这片柿子林摘完,爸爸妈妈就该回来啦!”她倏然嘴角上扬,然后背起竹筐,转身道别了。我看着她的背影,久久说不出话来。渐渐地,她的身影在这一片橙红中渐行渐远。侧耳聆听,还能听到柿子林中传来的她清脆的歌声:“柿子红, 柿子黄,柿子甜似糖,红柿子,树上长,摘下柿子大家尝……”
那一抹橙色,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
【评 语】全文以“我”的观察视角,综合采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对小女孩的形象进行了多层次的描摹刻画:其中写了她“大眼睛”“羊角辫”等外貌特征,写了她先后拧柿子的系列动作,呈现了“我”与她之间多次对话时的情景,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小姑娘勤劳能干、阳光向上的性格特点。
(讲评教师 麦 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