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实践课中对“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是每一位老师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尝试对烹饪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进行研究,并结合新的课程理念和实际教学情况,作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烹饪实践;教学;过程性教学评价;思考
  
   新课程强调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依然是传统的、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这显然与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烹饪实践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烹饪实践教学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本人从事烹饪教学多年,个人认为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是当前职业教育烹饪课程改革这个大课题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采用更为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从而真正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一、过程性评价在中职烹饪实践教学中的意义
   在中职烹饪实践教学中,如何将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反映出来,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过程性评价是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评价方式,同时,过程性评价还能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二、过程性评价在中职烹饪实践教学中的任务及目的
   过程性评价在中职烹饪实践教学中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体验成功和收获。
   三、过程性评价在中职烹饪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把课堂变成激励和保持学生能够学习技能水平的场所;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得到展示的地方;一个学习困难能得到解决、学习策略能得到培训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最后评定的是学生实践的综合过程。
  每个学生都各有所长,在过程评价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自己的某些特长、才能、潜质得到认定。从某种意义来讲,过程评价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具有公平意义的评价。
   (二)课外学习过程评价
   提高烹饪技能水平需要课堂内外的努力,仅靠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课外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自然延伸和补充,是提高学生烹饪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起到促进课堂学习的作用,课外的锻炼可以对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相关资料的查找情况及同学间合作探究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与方法、学习计划、知识面等进行评价。通过课堂外的自评和组评,内容既有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和优点进行肯定,也有指出所存在的不足,以激励其改进和提高,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和态度上的准备。
   (三)合作学习能力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具有表现性和合作性的学习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和合作机会,让学生通过策划、设计和现场实践等方式展示各自的才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各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标准》的精神实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创造性的任务给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想象力。
   (四)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可有多种形式,如课堂技能水平评比、日常家庭作业评定、学习效果自评、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评价应更关注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同时表现出的自主学习和企业锻炼的能力;与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有条理地展示任务成果的能力。过程性评价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采用正面鼓励和激励机制。教师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四、总结与反思
   在本学期的烹饪教学中,我尝试着按照新课程标准,用过程性教学评价来配合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的优势:
   1.过程性评价和教学相互交融,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改错纠偏,有良好的导向功能。
   2.过程性评价不过分追求目标的标准化和方法的规范化,不过分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不过分追求评价环境和程序的正规和严肃,有利于学生才能的充分展示。
   3.采用连续的、与学习过程相互交融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切评价其实都是手段,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所以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多种潜能,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叶澜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董奇.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几点看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及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素质教育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本文阐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充分
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对试用期期限和条件的规定、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等方面探讨了《劳动合同法》与旧《劳动法》相比所具有的进步。
阐述了井下微气候条件的概念,通过分析井下微气候条件及其对煤矿安全的各种危害性,提出了改善措施。
初中生学习科学课,思维能力决定了其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因此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科学课的学习尤为重要。本文以培养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为基础,总结出初中科学课
对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行业人才与市场需求出现的脱节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教育方向和培养方式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革方法和建议。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我们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模仿,压制了学生的主
在快艇连续征战多年都没能让保罗一偿西决夙愿,休斯敦火箭能让他圆这个梦吗?在今夏的自由球员市场正式开启后,纷纷出现了几笔大交易,这几笔交易很可能让NBA的格局产生变化。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