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来源 :四川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谈
  阿微木依萝,彝族,1982年生。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现居四川西昌市。初中肄业。自由撰稿人。写小说和散文。文字见《钟山》《花城》《散文》等刊。出版小说集两部。获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民族文学》2016年度散文奖等。
  回到深山三个半月,我写了三篇散文和三个中篇小说一个短篇小说,共十万字出头,其中就有中篇小说《蚁人》和短篇小说《深渊》。这几乎是我在东莞一年的创作量。
  写小说六年,我觉得小说是深邃的,是隧道的内部,是漆黑而内心透明,是不可言说而奇妙无穷,是通向大地内里、摸到灵魂幽深处境和喜乐哀愁的路子,它的纹理复杂,不可一概而论,文字与作者的气息完全融合之后流露的情绪。我从不能完全解说自己所写的东西。因为它们出自我内心活动,就仿佛大风从我心中刮过,我仅仅个人的感受足了,我十分了解它们,但却无法将它们所有的特质说给别人听,就好比我要介绍一个好看的朋友,我张口说出来的一定仅仅是“好看”这两个字,以及对方的名姓和简单的生活习惯,而这位朋友的性格一定是多样的,给人的感受是一百种的,有人喜欢她喜欢得要死,有人恨她恨得要死,因此我觉得读小说仍然需要自己的眼睛和心,永远只有自己才能读到并汲取切合心灵需要的养分,说到底,我们的心是长了鼻子的,它有它敏锐的嗅觉,它所需要的永远是属于自己喜欢的那种气味。我不一定写出了这样的气味,但我在朝着这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努力,写作也讲求内心的喜好,我偏爱这样一种叙述,就肯定无法满足所有众人所需,作者与读者也是相互挑剔,爱之恨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曾在新浪微博收到一些学生的提问,都是关于散文的,问我怎么解读自己所写的某篇散文的中心意思,很抱歉,我没有标准答案。我是个很差的学生,从小对书本上老师要求填写的中心思想的捕捉全靠瞎蒙。好在每次也能蒙个十之八九。我是依靠好运气考上中学的。答案都蒙对了。我也因为运气变坏而初一上了半学期辍学。就算我一直有钱读书,我怀疑我也考不上大学。
  我相信很多人會觉得我的小说有点看不懂。问也是白问。我是个概括力很差的小说写作者,我对自己创作的小说的中心意思也靠瞎蒙。其实心里明白,但说不完全,因为我表达的往往不是单层的意思,并且我觉得任何一个人所创作的文字它的指向肯定是多样,就好比它是一条河,它难道会一直那么乖顺地听你的指挥吗?不会的,它总有暴躁的时候,总有冲毁一些东西的时候。一个鲜活的小说,从它的主人那儿脱离以后,它自己就独立起来了,它有它自己的性格,谁读它,它就是谁的朋友或敌人,它与不同人的不同交流,是创作它的人无法把控的。它会跟着那些人的情绪走。就好比我,有时候读书还怪天气太差,影响我的心情,同样一本书今天看得懂明天看不懂,今天觉得它给了我人生的启发,明天就觉得不知道它在瞎说什么。这就是为何人们在阅读之后要坐下来交谈关于某篇文章的心得,其实这就仿佛大家都认识一个人,因吃不准对方性格而需要在哪儿找到更确切的答案。答案肯定是没有的,是徒劳的,我坚信。
  我崇尚自然,写小说也一样随心所欲,也可说,是直觉性写作。写作的人都是爱做梦的人,她在她的王国里干的每一件事情醒来之后能记住和讲述的必定是细碎的,不是完整的,你得进入她的王国,你必须亲自感受,去触摸那些梦的纹理。然后,你开始想象。读者也是需要想象的。你只有想象才能靠近真相。
  写了这么多我也无法切入正题来归纳我的小说。也觉得没有必要。就好像我不能吃过饭后坐下来细算我吃了多少颗米饭。
  我向来不会写创作谈,我的创作谈都是离题千里。本来这篇文字应该主要谈一谈《蚁人》和《深渊》,写到这儿我回头看了一下,我好像啥也没谈。我只能说《蚁人》写于夏天,《深渊》出自秋季,它们是今年我回到四川大凉山定居后,坐在我兄弟为我腾出来的一间开门见山的小房间的窗边完成。
  我不能归纳《蚁人》也无法归纳《深渊》,我对自己所写的文字都不想多说,我愿意让别人说,说好说坏都无所谓,说得越多它们越幸运。
  而我为何能走上写作这条路,究其原因,我现在觉得可能是我家前后左右都被大山围堵,我一出生就是山旮旯渺小的人,我不能用现实的力量推开妨碍我视线的山梁,所以我艰难地爬上文字的脊梁,即使我如此愚钝又笨手笨脚,也喜欢做一个深夜里自由地走在山梁上企图摘星星的人。
  责任编辑 杨献平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室生犀星(1889年8月-1962年3月),原名室生照道,日本著名诗人、小说家。  室生犀星生于石川县金泽市,其父曾为武士,任加贺藩的步卒统领,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由于犀星是其父和女佣的私生子,因此不被家庭认可,出生不久便被送人,“私生子”的不光彩名声也一直如影随形伴随左右,所以他经常遭受嘲弄与欺侮,这给童年的犀星造成了很大伤害。  犀星不仅喜爱诗歌,而且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创作才能,1
如果个人喜好就是心性密码,我对窗之迷恋的确可以看作我之性情的一把钥匙。不管是在何种空间,我都要挤破脑袋到窗边去,就连坐公交车也最好坐到两面环窗之处。如果恰好是一处高楼上的临窗餐厅,自妙不可言,坐在窗边,脚下屋顶林立,雕塑般静谧,前一刻声色雷动的街道都遁为内海之镜面,没有事物在流动,只有静止,静止,静止和对立的窗,高高低低的窗,遥远的窗,火柴盒大小的窗。它们是对视的眼睛,走神的眼睛,避而不见的眼睛,
埃布罗河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紧靠着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那个美国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天气非常热,巴塞罗那来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才能到站。列车在这个中转站停靠两分钟,然后继续行驶,开往马德里。  “咱们喝点什么呢?”姑娘
摘 要 “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起点高、要求高、目标高。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被列为“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该专业群建设优势虽不明显,但有着区域产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基于上述背景,该专业群确立了错位发展目标,未来将着力于建立专业群建设动态调整机制,重构专业群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深化“三教”改革,构筑产教融合平台。  关键词 “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课程
一  翻读旧稿,发现自己曾在一篇小文中讲过:“成都有三位女的历史名人,一是薛涛,还有花蕊夫人和卓文君。”薛涛和卓文君均已有过专门的文章谈及,唯独这位花蕊夫人,我迟迟没有动笔。  这是一位像谜一样的人物。  相关资料表明,在成都被称作花蕊夫人的:一为前蜀主王建的淑妃,一为后蜀主孟昶的慧妃。正因为有两位花蕊夫人,就像真假美猴王,那么我该写谁呢?  前蜀主王建的淑妃,徐姓,成都人,有“花不足以拟其色,蕊
摘 要 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不同的发展阶段,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侧重点各不相同。通过解读三个不同时段教育政策中对劳动教育的要求,管窥不同阶段劳动教育的育人重点。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心发生变化,《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理念,明确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在明晰新时代劳动教育重心的基础上,以新型农业
摘要:通过对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变化的描述,采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性指标分析了我国2004-2016年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6年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的空間分布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区域差距在逐渐缩小;中职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而教育投入的区域差异较高,地区内部差异是造成教育资源总体差异较高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优化教育规模和投入结构。  关
我的老台北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坐标,它就在那儿——有三轮车行经一人高的邮筒和红漆铁框玻璃电话亭的那个年代是其中之一。  三轮车到1960年9月才逐渐消失在台北街头。三轮车夫报缴了车,可以领三千块钱现金。最早一批车的解体仪式公开盛大,一百辆三轮车堆挤在中山堂前的广场上,居然也有一种壮大的声势。  接着,你听到不知何处一声令下,公开拆毁。外县市拆三轮车的工作似乎推宕得很晚,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透露着
摘 要 以我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高职人才培养3年以上、来自14个行业的88家企业的286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年报》为分析样本,全面梳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形式、成效和困境。结果发现:样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形式多是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与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赠送教学设备、教师到企业实习等中层次的项目式合作;企业反映的参与职业教育的困
梅·萨藤是有国际声誉的日记体作家、小说家和诗人。她的作品具有非常独特的风格,她的生活方式在当代社会来说也是非常独特的。在她前半生的教学、写作生涯结出累累硕果,有几十本书出版并频频畅销的时候,她选择了独自隐居,选择了从喧嚣中抽身而退,从浮躁的都市返回朴素的田园。她面海而居,从事园艺、写作、沉思,倾听大自然的天籁,在四季的轮回中体悟孤独与人性的关联。  正如弗罗斯特在《未走的路》中所言:“林中有两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