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英语阅读技能 提高效率减轻负担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a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分析阅读技能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求阅读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减轻负担、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培养;英语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88
  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爆炸和信息革命。每个人都会时刻感到自己是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里遨游搏击。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知识更新频率加快,信息量以几何数字成倍增加。
  在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对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或对一个人学识才能的衡量与评价,不仅取决于其信息的拥有量,而且取决于其获取新信息的速度。要想在这样一个信息革命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跟上时代的脉搏、赶上信息的浪潮,就必须学会阅读。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手段和途径。英语阅读技能不仅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而且是英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学习技能之一。英语阅读技能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这是因为:首先,中国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缺少实际环境的外语教学不利于听说能力的发展,从阅读入手是学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的有效途径; 其次,外语学习必须借助于文字。没有文字材料,外语学习者就没有 语言知识输入的源泉;第三,英语阅读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广泛、大量的英语阅读,英语学习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英语学习动机的增强。第四,快速而高效的阅读能提高学习者抽象概括、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英语阅读的意义和作用由以上几点可见其一斑。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可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各种重要信息。
  那么,影响阅读技能的直接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视幅小,脑反应慢
  视幅小常表现为逐词阅读,脑反应慢常表现为视脑分离,即大脑对视觉信息的辨认和理解需要较长的时间。
  造成视幅小、脑反应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学生不具备相应的阅读语能或阅读语能水平不高。其二,学生不存在反应文字符号意义和句法結构的问题,但存在慢续习惯。久而久之,脑对视觉文字信息反应也成了慢速的技能定势。
  那么,如何来纠正呢?大脑对视觉文字信息的反应速度训练是纠正视幅小、提高阅读速度的必要前提。如果学生不能够迅速辨认出文字的意义,扩大视幅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训练学生所使用的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语言都应该是学生熟悉的。能快速阅读的学生的视幅也没有固定的长度,但他们是以意义为单位来扩大视幅。因此,在纠正视幅的训练中,可以先以短语为单位,后以短句为单位,最后则是长句和段落。
  短语快速识别法可以使学生改掉逐词或逐字识别的不良习惯,扩大视幅。快速识别法还可以训练大脑反应的敏捷性。在言语表达和接受过程中,思维和意义越连贯,停顿就会越少。所以扩大视幅的英语阅读技能训练也要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二、回眸重读
  回眸重读指学生在阅读时有目光倒流的习惯,总是重读刚刚读过的句子或部分句子。养成这一不良习惯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习阅读时所使用的阅读材料过难,超出了学生的阅读才能或阅读语能。要想彻底地纠正回眸重读,学生就必须进行意义阅读,必须将已读的所有内容作为一个理解的意义整体,用这一整体去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意义阅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阅读。如果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意义的构建上,而且进行意义构建的快速训练,学生的回眸重读习惯是可以克服的。
  三、回眸倒读
  有些学生在阅读英语材料时,读完一行,眼睛不是立即落到第二行的开端,而是顺着刚读完的这一行回头看,一直扫视到这一行的开端,然后将目光向下移,移到下一行的开端,重新接着阅读,这种不良的习惯就称为回眸倒读。
  纠正的办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克服这种习惯,进行大量的正确的目光移行阅读练习。注意每一行要读到行尾,然后快速地把目光移置另一行的开端。
  四、出声阅读、手指阅读和摇头阅读
  这三种阅读习惯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影响对全文的理解。快速阅读应该是用眼睛和大脑直接获得文字信息并达到理解的阅读。纠正手指阅读的第一步就是将手指移开。然后利用纠正视幅小的办法进行快速阅读练习。出声阅读是快速阅读的障碍。为了克服这种障碍,就要认识和运用从有声到无声的阶段发展规律。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文字的学习是以有声语言为基础的,所以阅读过程中内部言语很有可能不会完全消失。然而要想最终能够使阅读速度跟上我们的思维速度,首先就要消除口和眼上的各种障碍。在这方面,英语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常常会有助于中文阅读技能的提高。
  摇头阅读显然会分散注意力,影响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必须克服这种情况,养成阅读时只移动视线的习惯,保持心静。
  当然,要想快速地感知、反应并理解语句的意义,学生除了具备相应的阅读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以保证阅读技能的应用。
  影响阅读技能的间接因素有以下几点:
  1. 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是快速、高效阅读理解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在阅读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专心致志地去感知和理解文章中的语句,才能追踪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才能在阅读的同时构建起所读内容的意义框架。
  2. 阅读兴趣
  阅读实验证明,阅读的兴趣也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阅读过程。如果一个人对所读内容感兴趣,他会主动地去集中注意力,主动地运用阅读技能,充分发挥其阅读才能和阅读语能,去解决阅读材料中的语言问题。如果学生对所读材料感兴趣,他的大脑会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而这一点正是快速而高效的阅读所需要的一种精神状态。
  3. 其他
  不良阅读习惯的纠正和好的阅读技能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速读练习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些学生阅读理解速度比较慢,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坚持科学的英语阅读训练,没有形成牢固的良好阅读习惯。所以,阅读技能的提高和阅读技能障碍的消除,还需要学生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以及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的思想及其深度含义。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石。其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深层理解、评价性理解。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往往只停留于表面理解,而难以深入到后两个层次。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应根据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过程,由易到难,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渐完成由知识层面向能力层面的转化。
  另外,英语阅读教学要做到精读与泛读的统一,不但要重视“量”,还要尽可能重视“质”。最好的办法是时半功倍。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关键在于阅读材料的精选。教师个人应具备敏锐的思维和洞察力。有能力判断材料是否刚达到火候。内容是否时代化、信息化、实用化、社会化。还要考虑有无教育功能。精选的材料应该能够以点带面,具有概括性。它来源于社会各个层次的生活,人们对于世界的表面或深层的理解和思考。学生的思想毕竟有些单纯,他们迫切地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打磨,让其在短时间内头脑复杂化,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以适应高考题的成人思维模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给予学生阅读技能的各方面指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不懈,长期为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玉香.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新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7).
  [2] 顾仁富,陈 娟.图表法在高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9).
  (作者单位:浙江省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318020)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靶向封闭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mRNA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ASPSODN)对K562细胞目的基因的抑制及其对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ASPSODN转染到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采用MTT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检测hTERTmRNA的表达.结果 0.6μmo
近年来,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与肝脏疾病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动物研究已经证实在各种实验性肝脏疾病均伴有IETM的发生,而且临床观察也
摘要:本文从两方面分析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分析文体;把握题型。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课堂教学;分析文体;把握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85  随着课程观的改进,课程作为学生的经验,更突出了教学活动过程本身的价值。课程由此演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因此,英语课堂中的教与学就
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被瓦斯爆炸吞噬的矿工兄弟,如果不是“107”这个惊人的数字,如果不是这家煤矿“国有大矿”的光环,估计已很难吸引媒体的镜头与笔头.
十年前美国血液学会系统全面的分析了既往文献后,公布了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疗指南[1]。最近研究了有关ITP疗效的评价指标,除了血小板计数的增加,还包括
【目的】研究喷施褪黑素对蔬菜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镉胁迫下,通过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0,50,100,150,200μmol/L)对萝卜的生长及镉积累情况的影
目的 观察恶性血液病患者在不同疾病状态下外周血CD_4~+ CD_(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初治(76例)、缓解(55例)、复发(22例)、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时的外周血进行CD_4~+CD_(25)~+ FOXP3~+调节性T细胞检测,同时选用5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各组CD4~+CD_(
目的 探讨具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2例APL患者,比较了除典型的t(15;17)易位外尚有附加染色体异常APL患者9例(A组)与仅有典型的t(15;17)易位APL,患者63例(B组)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以及生存情况.结果72例APL患者中.具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12.5%,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为+8,A、B两组患者发病时血液学
目的 探讨细胞遗传学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1例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为MDS-RAS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染色体反带核型分析和白血病细胞分化抗原检测.结果 患者原始粒细胞占0.03.红系有明显的病态造血,环形铁粒幼细胞占0.20;流式细胞术检测原始细胞群占0.036,CD_(34)、CD_(33)、cD_(117)阳性,CD_(13)部分阳性;染色体分析为44,XX,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