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政治教学课堂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课由于理论的晦涩、概念的抽象,导致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毫无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智育和德育功能均难以实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政治教学课堂。
  关键词:构建学生主体
  
  思想政治课给的直观的感觉是理论的晦涩、概念的抽象,且远离生活实际。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毫无兴趣,课堂教学气氛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功能均难以实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人格尊严,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政治教学课堂。
  一、前提——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实现使学生在“知识与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均得到发展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状态、全面去观察和了解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与自主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做到勤动脑、多动手、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通过动脑思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激起学生的思维的浪花,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学生的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动手作课堂笔记、编制课堂练习、动手解答,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发现薄弱环节,做到查漏补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动口即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课堂讨论、辩论,让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碰撞,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就从被动的“听课者”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关键——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进行开放式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体现一个“放”字,确保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创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受和情绪体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也可以主动与学生就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对话和讨论,譬如如何看待中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怎样正确处理父母和子女之间出现的代沟,通过与学生的讨论、访谈、交流、对话等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合作和分离中丰富、扩展学生的经验,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恰当运用有趣的比喻、精彩的名家名言、寓言故事、发生在国内外的热点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眼球,促使学生对所学问题作深层次的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智慧。这样,避免了政治教学中出现的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教师也从知识的“提供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课堂就会由教师的“主言堂”变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动的“群言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产交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的光芒得到闪烁,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优势充分的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本质——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是学生由于每个人遗传因素、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不同而形成个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往往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和智能发展水平上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甚至大相径庭。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在统一规范、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要认识到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且要尊重这种差异,并把它作为一种财富去开发。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做到因材施教,绝不能像工厂生产标准产品那样采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在教学要求上要因人而异,绝不能用一套事先设计好的模式、规范去要求一个个千差万别的学生,而根据每一个学生实际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在课堂氛围创设上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彰显自己的潜能和思想。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找到自信,赢得自尊。在学生指导上告诫学生,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思维方式各异,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而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应该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应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张扬自己的个性。唯有这样,学生的发展才能呈现多元化,使每一位学生都可能走上各自不同的成才之路,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过程,改革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充分、自由发展和提高。
其他文献
肖复兴,作家,北京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理论集一百余部。近著《肖复兴文集》十卷,《肖复兴散文精粹》六卷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多种。  知青一代已经彻底老了,却依旧顽强地回忆着在北大荒度过的短暂时光,无尽地缅怀自己青春的点点滴滴,可已经很少想起曾经和我们一起在荒原上艰苦度日的那些老乡,甚至无可救药地连
期刊
走进著名版画家李彦鹏的版画艺术世界,一种莫名的亲切和对儿时故乡生活的追忆便油然而生。那种单纯、素朴、纯静而又神秘的艺术境界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在我的印象之中,李彦鹏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一直是讷于言敏于行的。正是他那纯静而又沉實的内在禀赋,使他的艺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李彦鹏的《暖冬系列》和《塬上系列》等木刻作品立足于现实主义,但其作品却充溢着强烈的神秘感和对天道的感悟。这种感悟是画家几十年来
期刊
他一直在推碾的路上,踏在栖息着灵魂的这片土地上,静观岁月轮回,日复一日,原地打转,劳作不休,没有终点,随着石碾品味悠悠岁月的沧桑和五谷杂粮的芳香。他就是带着厚重乡土气息的画家——冯建法。他的画案非常独特,是由太行石做成的足有上百年历史的大石碾。几十年来他伏案潜心作画,阐释对生活的体验,抒发着自己的笔墨情怀。  冯建法的画笔只画乡愁。石碾、石屋、老树、老人、建设者、留守儿童……组成人间百味,斑驳岁月
期刊
通过两年5点对149份中国小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鉴定与评价,充分证明了小豆为短日照作物,同时存在对日照不敏感类型;通过混合聚类,把供试材料划分为2群6类,其中来源于华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找准课堂提问的切入点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只是将已有的经验和心得加以探讨,在此抛砖引玉。    一、对需要把历史知识综合归纳、条理分类的内容进行提问    实践证明,人们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总是由个别到一般。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可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课程在高中阶段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利用高中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必要性。之后,文章介绍了利用高中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包括: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研与学习精神;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精神与自发学习的驱动力形成;启发学生智力,构建良好的学习品质。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路,一方面借助高中生物课程渗透综合素质的教育,另一方面深入发掘生物
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感悟到数学自身魅力和无穷奥秘以及不可估量价值的学生并不多。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教育的含义一般认为是指由师生之间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而造成的和谐的、合作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情境。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也是师生精神情感融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