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脊髓康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改进Allen's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脊髓暴露但未受伤.造模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20ml/(kg·d)灌胃,强的松组大鼠给予强的松溶液60 mg/(kg·d)灌胃,脊髓康组大鼠给予脊髓康溶液25 g/(kg·d)灌胃.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7、14、21和28天进行指标观察,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的运动功能采用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采集血清后提取外泌体并用外泌体标志蛋白(Tsg101、CD63、CD9)进行鉴定,检测损伤区RhoA、ROCK蛋白及mRNA表达,并检测外泌体中miR-21、miR-126、miR-133b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同时间比较,模型组大鼠斜板试验角度和BBB评分均降低,模型组在术后7、28天时RhoA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术后28天时ROCK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术后7、28天时外泌体中miR-21、miR-126、miR-133b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同时间比较,脊髓康组和强的松组大鼠在术后21、28天时斜板试验角度和BBB评分增加,术后28天时RhoA、ROCK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外泌体中miR-21、miR-126、miR-133b表达均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脊髓康可能通过促进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血清外泌体中miR-21、miR-126、miR-133b表达,进而抑制RhoA/ROCK通路,从而修复脊髓损伤,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在28天时作用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