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课堂教学交往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w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交往是在教育这一特殊社会领域里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与一般的交往相比,有其特殊的内涵和意义。师生交往是教育交往一个侧重点,加强现代大学课堂师生交往可以促进师生双方人格的完满,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完善。
  【关键词】交往 大学教学交往
  
  我国学者叶澜认为,从形态的角度看,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教育的形态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总是由双方组成,交往总包含着内容,交往也需要有一定的媒体,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使是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具备了教育所必需的基本要素。
  因此,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一、大学教学交往的含义
  教学交往就是指教学主体在整体的交往情境中的相互作用,这里教学主体不仅指教师,也指学生,不仅包括教育活动中交往活动的参与者之间以语言为中介进行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还包括以非语言符号为中介进行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
  大学教学交往的范围包括两种形式:基于课堂内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基于课堂外的隐性教学形式。本文着重探讨大学课堂教学交往。
  二、大学教学交往的特点
  大学交往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过程观,这种教学过程实质为一种交往过程,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性的张扬,注重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各种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师的潜力并促其发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
  (一)大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交往过程
  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的任务之一是实现交往。同时也指出,教育起源于交往。交往已具有教育的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的重点也从“学会生存”向“学会关心”和“学会合作”转移。鲁洁教授甚至认为“学会共同生活”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与教师都处于交往之中,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即使是在教学过程中默默无闻的学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所教学的内容,赋予它以价值和意义,而且要重视师生、师师和生生在教学中的交往关系,亦赋予它以价值和意义。
  (二)师生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交往教学的目标
  赫尔巴特认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任何教学都应包含教育与教学两个方面,也就是教育和教养两个方面。交往教学十分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教师和学生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所谓“自由解放”指的是大学教学尽可能地发展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强调师生自我理解和个性的“自我实现”,尤其是使学生通过教育达到成熟,最终能够从受教育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具有独立的人格以及独立的能力,即所谓的“教育是为了不教育”。大学交往教学不仅重视学生的发展,而且也特别强调教师的发展。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毋庸置疑存在着差别,教师无论在知识、能力、对事物的理解方面,还是在阅历、社会地位方面都要比学生略胜一筹。因此,学生要取得与教师平等交往的自由,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具备各种才干和自我负责的态度等素质。当然,教师也要学习新知,不断丰富、发展自己。
  (三)交往教学过程是一个民主的教育过程
  要使教学过程成为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过程,师生、师师、生生必须实现全方位的交往,调动一切教学的动力资源。此外,还应当遵循民主的交往原则,使教学过程成为民主的教育过程。因此,不断在教学中发展倒退的补充交往作用形式,这就是要尽力克服以教师为中心,抛弃一成不变地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以及把师生两种角色固定起来的做法,逐步地发展师生合作关系,让教师的作用与威信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自然地实现 。在笔者看来,只要贯彻民主的交往原则,师生、师师、生生就会在教学中处于一种融洽的关系中。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学习成为自己的快乐。
  三、大学教学交往的基本条件
  (一)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信息交流更快更强烈。所以,教师的情感因素对课堂气氛有直接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相对稳定的状况与水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心理状态是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的内部条件。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处于良好心理状态时,会表现出感受性提高、思维活跃、记忆清晰、迅速,情绪开朗、稳定,求知欲强烈、持久,学习效率高。
  (三)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调控
  大学课堂并不排斥教师在课堂师生互动中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进行有效的调控。张大均提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进行调控:1.发挥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2.适当运用纪律的约束功能;3.对教学情境进行有意识的控制;4.对知识传授状况的有效控制;5.对学习者思维进行灵活控制。
  
  参考文献:
  [1]叶澜. 继续教育的学习理论[J]. 教育研究, 1997, 3(4): 4-5.
  [2]张大均. 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J]. 西南大学学报, 2007(04).
  [3]肖川. 论教学与交往[J]. 教育研究, 1999 (2).
  [4]周芳. 当代大学教育交往:师生交往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M]. 扬州大学学报, 2005, 9(1).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人文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语文课堂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场所,将人文教育渗透进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课堂,培养他们
【摘 要】近年来生源的质量不断下降,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却不降反升,给中职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保障中职毕业生顺利就业,这是目前形势下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会计 课程改革  一、受教育者情况分析  (一)学生生源两极化趋势明显  目前中职生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看好中职的成才快、就业好而主动选择了中职,第二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资源价值、高中化学新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以及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选用等问题,希望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课程资源的差异、学校条件的不同和学生的个性差异等,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因而,教师要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为自己的工作。  1.
采用梁柱法和稳定函数推导了梁柱结构考虑二阶效应及梁柱半刚性连接时的单元刚度矩阵,并用Kishi-Chen幂函数模型描述了半刚性连接的特性,采用B样条函数及正交多项式乘积的线性
有的小朋友只要看到题目中有“少”字,就立刻用减法计算,这种做法对吗?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个病例吧![病例1]香蕉有8个,香蕉比西瓜少6个,西瓜有多少个?[病症]西瓜有8-6=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