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讽谕诗唱响“兼济天下”的政治思想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uan2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具有美刺讽谏作用的讽谕诗,通过诗歌来揭露统治阶级的奢淫腐朽,反映兵傜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甚至主张以诗歌去直接干预政治,达到“易谕”“深诫”“传信”的目的,用讽谕诗唱响“兼济天下”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讽谕诗 “易谕” “深诫” “传信” “兼济天下”
  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上古社会,是在劳动生活、男女恋情、宗教活动中产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古代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往往想通过诗歌来揭露统治阶级的奢淫腐朽,反映兵傜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甚至主张以诗歌去直接干预政治,达到“易谕”“深诫”“传信”的目的,这就形成了具有美刺讽谏作用的讽谕诗,而将这诗风创作推到顶峰的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白氏长庆集》中,讽谕诗共有四卷,这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最精华的部分,这些讽喻诗将揭露和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统治阶级,从多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在“意激而直言”的讽喻诗中,白居易“兼济天下”政治思想得到了的充分体现。
  白居易一生中最看重的是讽谕诗,他在《与元九书中》写道“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150首,谓之《讽谕诗》。”这些都是他为了“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作,无不体现他“兼济天下”的思想和志向。
  白居易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当时,大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藩镇势力逐渐增强,中央集权日益削弱。在朝庭内部,宦官势力逐渐掌权,这也加剧了唐朝政治的腐败。由于战乱,白居易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等到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去世,家境逐渐衰落,生活也更加贫困,迫使他南北奔走,愁于衣食,以至“索米乞衣于邻郡邑”。也正是年少时贫穷的生活经历,使白居易对当时社会最底层人们生活的疾苦有着较为深切的感受,这奠定了他以后在政治上和诗歌创作上,关心百姓,兼济天下的思想基础。
  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中进士,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朝庭授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与元稹罢校书郎,居华阳观,闭门数月,揣摩时事,写成《策林》75篇,后参加科举及第,授县尉。这期间,他创作《观刈麦》《长恨歌》等作品。《观刈麦》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指责繁重租税是造成人民贫困之源;《长恨歌》赞颂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婚姻爱情故事,既有“汉皇重色思倾国”的讥讽,更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伤和同情。这些作品的创作显示出白居易进步的创作倾向和关注现实生活的“兼济天下”政治思想。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白居易先任翰林院学士,后授左拾遗,左拾遗是唐朝的谏官,3年的谏官生活,使白居易对当朝官员的腐败,一览无遗。对政治的黑暗,又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了针砭时弊,他有意识的创作了许多讽谕诗。白居易元和三年刚刚担任左拾遗一职,正赶上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白居易上奏朝,诉说百姓疾苦,请求朝廷减免赋税,赈济灾民。白居易的奏章感动了宪宗皇帝,他不但批准了白居易的奏请,还下了一道“罪己诏”。可是,令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只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不管皇帝的免税是否出于真心,但是官吏却是绝不肯照章执行的,他们阳奉阴违,拖延不办,对此,白居易也是无可奈何的了。这样一来,受灾的老百姓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的恩赐与救济,免除租税的诏书竟成了一纸空文。白居易在悲愤之余,忍不住提笔写下了《轻肥》和《杜陵叟》两首诗。《杜陵叟》的前半部分写了两个使农民的生活受苦受难的直接原因,一个是上天的自然灾害,另一个是官府人为的灾祸;后半部分指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横征暴敛,巧取豪夺。
  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四月至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冬,白居易母丧丁忧期间,在下邽渭村隐居,对百姓的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创作了关心民生的诗作。如《新制布裘》,通过作者严冬季节身穿布裘温暖如春的感受,由此推己及人,慨然以救济天下寒人为己任,反映了作者能超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采地黄者》。通过入冬就断了口粮的贫苦农民,采集地黄换取马饲料来充饥度日的这一细节描写,造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不如马这一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社会现象的痛恨。
  纵观白居易的讽谕诗,诗的题材广泛,几乎涉及到当时社会弊端的各个方面。如《上阳白发人》《陵园妾》暴露宫廷黑暗,揭示宫女的悲惨结局;《两朱阁》揭露统治者信佛成风,滥建佛寺;《新丰折臂翁》反对穷兵黩武,对他国发动战争;《黑潭龙》讽刺贪官污吏;《秦吉了》同情冤民。
  白居易诗现存近3千首,讽谕诗是其创作的主体。虽然白居易在政治上受到打击后,晚年诗风以闲适诗为主,但其“兼济天下”,造福黎民的行动还是有的,在杭州任刺史3年,他非常关心百姓生活,留下不少惠政,尤其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做出不少成绩,蓄积湖水,保护堤岸。现在西湖的白堤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白居易的诗风通俗浅近,易于传诵,具有大众化特点。这使他的讽谕诗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讽谕诗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时代的烙印,更能表达白居易“兼济天下”政治思想。他的诗为诗歌的通俗化、大众化做出了贡献,对晚唐、宋代及到清代都有很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终身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终身教育视角和宁阳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县级职业教育
摘要:增强现实是一门近几年发展越来越火热的技术,Windows 8平台是微软发布的最新的操作系统。目前尚未出现一款增强现实的SDK支持Windows 8应用商店应用开发,给有关开发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将对Windows 8平台上增强现实解决方案做探究,介绍有关技术实现思路。  关键词:增强现实;Windows 8;ARToolkit  中图分类号:TP317  Windows 8是由微软公司于
摘 要: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计算机信息繁琐、复杂,以往出现过多次信息传输错误的情况,同时加上。在通信领域,网络资源命名和寻址技术的研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该技术目前还不够完善,需要我们对其花费更多心思去学习、研究。本文从网络资源命名、寻址技术的作用和相关技术对比,以及它们的运用方面去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资源命名;寻址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0  寻址技术和网络资源命名技术的结合,
摘 要:校企合作作为中职计算机教育办学的重要形式,在提升中职计算机教育质量、推进中职计算机教育可持续性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现阶段,在企业和职校间衔接以及交流上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新型的平台以及相应措施,让校企合作走出困境,实现多方互赢,促进中职计算机教育蓬勃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训;校企通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近年来,校企合作作为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重要
摘 要:本文以移动通信专业课程学习为切入点,通过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对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专业课程教学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與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对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典型系统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领会。  关键词:移动通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及行业市场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
当前校园网普遍面临升级改造,除了精心准备和科学安排外,充分利用网络测试仪的各项功能,也是帮助改造工作又快又好完成的重要手段,本文详细阐述了网络测试仪在校园网千兆升级
信息设备管理是制造业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本文以企业信息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重点介绍了系统管理模块的体系结构,并对系统与门户系
1968年,在法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五月风暴.这场风暴是继二战以来法国国内矛盾最尖锐的一次爆发.与其他历史事件相比,五月风暴的特殊之处在于风暴持续的时间较短,风暴发生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