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儿童少年的特点进行教学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8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學的科学化。
  一、独生子女化与体育教学的相应改革
  目前,我国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对多数。因此研究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并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仅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怎样扩大教育功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紧迫课题。
   “独生子女不可独处”,要让独生子女从“独处”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独生子女有强烈的交际欲望,追求集体活动。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提高集体项目的比重。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一定的优势。以小组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精神。这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集体主义的观念。小组练习将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相互作用视为教学活动中赖以进行的动力源泉。小组练习不仅讲合作,而且还要竞争。学生之间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全力以赴,与同伴和睦相处的能力。分组练习能够增加独生子女之间的接触,使得优、差生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改变独生子女不合群和胆小的不良性格。
  二、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它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在山东省教委公布的1985年至1995年全省学生体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省中小学生在耐力、柔韧和力量素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体育课,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儿童少年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儿童少年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儿童少年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练习中,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或中等负荷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力量练习,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改善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儿童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反应快,所以小学阶段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教学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宜于儿童少年练习,但在具体安排中应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距离的长短、重复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另外,在固定跑台上练习跑步时,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小学生不宜采用。
  3.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自然发展过程中,是较薄弱的环节。目前我省小学生耐力明显下降,令人十分担忧。体育教师不能不进行耐力练习,但也不要过多地进行耐力练习,耐力练习应作为全面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必要方面安排在计划之中,但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距离,适当合理地安排中等强度的耐力练习,并有间歇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以便发展耐力素质。
  4.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灵敏与人体对空间定位和对时间感觉的能力有关,也和速度与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关。灵敏是一种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活动性游戏和各种基本体操等方式,以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5.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运动时各关节的活动幅度或范围。儿童少年关节的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发展柔韧性的练习。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根据素质发展的这一年龄特征,发展柔韧素质应从小抓起,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柔韧性与肌肉力量的相互关系,如年龄小做体操“桥”的能力差,主要原因不是柔韧性差,而是躯干伸肌力量不足所致。
  身体素质虽然是通过人体各种基本活动和动作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的能力,但也是人体内在综合机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身体素质的状况是衡量小学生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儿童少年来说,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单一的练习会造成机体发展不均衡,体育教师应采用全面发展的身体练习,以利于他们身体各种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面对学生的谎言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生;谎言;诚实  2010年,我担任九(2)班的班主任,当时班上的学生人数特别多,由于中考在即,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学校纪律,但也有小部分学生仍没法全身心地投入复习中。时而出现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这不,一天早读课上,有一位叫小伟的男学生又迟到了,被我逮个正着。  我从八年级开始就担任小伟的班主任,自认为对他还是比较
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它通过业务、资金、信息、人才的整合,明确分权授权、业绩评价、资源配置及控制措施等等,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
摘 要:在任何学科教学中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可以从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的感知联系、培养学生兴趣三方面做起。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生活;感知;兴趣  创新精神是21世纪的主题,是一个国家国力的体现。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创新是人才素质的关键。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同时也是应用科学,在
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代青年职工的思想特点,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本文在分析当前对青年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意和解决好的几个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做好职工思
危险货物包装破损而其处于不安全状态,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破坏作用极大,危及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本文主要从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技术设备单个方面提出安全对策
压力表是现代工业化设备改造的必备工具。压力表在使用时稍有不慎便会损坏仪表,影响了测量仪器的正常使用。日常运行阶段负责用电设备的压力检测,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标准状态工作
摘 要:以多媒体技术为切入点,通过阐述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中的优势,重点探讨了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旨在说明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多媒体;高职;乒乓球;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
摘 要: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创设历史情境,“鲜活”课本知识;指导课前预习,“盘活”课堂气氛;重视自主探究,“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讲究课后总结,“拨活”学生能动性。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创设情境;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课后总结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摘 要:本文对机械压力机振动测试中的主要测试内容和信号分析方法做了介绍,对齿轮、转轴、机械松动等原因导致的振动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振动诊断中常用的诊断方法做了概括,可为利用振动测试判别压力机振动故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压力机 振动故障 诊断  1、机械振动及其常用诊断方法  振动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是几乎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但对于机械设备而言,振动却往往会造成不利的后果,会造成机械设备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水利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