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亦敌亦友的伙伴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u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痰是我们的敌人,因为流感、肺结核等疾病可以通过疾病传播;但痰又是我们的朋友,因为痰看似无用,却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
  老年人特别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走进老年科的呼吸病房,经常可以听到医护人员鼓励患者用力咳痰的话语和为患者拍背排痰的拍击声。可以说,痰,是老年人“亦敌亦友”的伙伴,和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那么,什么是痰?痰从哪里来?痰到哪里去?为什么说痰“亦敌亦友”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痰吐健康”的话题。
  一问:痰从哪里来?
  痰,是鼻腔以下的呼吸道黏膜分泌的液体,主要由黏液腺及杯状细胞所分泌,可以湿润黏膜和粘附空气中的灰尘及微生物,阻挡其进入肺组织深处,然后再借助于纤毛柱状上皮的纤毛摆动,把它们排到气管上端的喉头部位,经口腔咳出。
  在人体内,气管、支气管层层分支,犹如一颗大树,树干、树枝层层分叉。人们将这种肺内支气管分枝状结构称为支气管树。我们可以把“痰”想象成这棵大树的叶子和一些丰润多汁的果实所分泌的液体,顺着树杈、树枝流到树干;不同的是,在树上,依靠重力的作用使得液体流下;而在肺内,依靠如同麦浪起伏般的纤毛的摆动将痰“扫”出体外。
  为什么说痰又是人的朋友呢?因为痰看似无用,却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
  一个健康的人每天大概会分泌100ml的痰,正常情况下,纤毛不断向外摆动,将气管的分泌液排到咽腔,随唾液吞咽进入胃,通常无咳嗽。当气管和支气管受到刺激,包括有炎症反应的时候,分泌液大量增加,已非上皮细胞纤毛所能排走,则形成痰液,借以通过咳嗽的动作咳出来。因此,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的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以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
  二看:痰的色与量
  痰的颜色:
  正常情况下,痰为透明色或白色。黄色的脓痰往往提示体内有呼吸道或者肺组织感染,脓液为死亡的白细胞、坏死组织;其中黄绿色或者绿色的痰常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铁锈色痰可提示大叶性肺炎。
  血性痰为痰中带血丝或者血块,痰的颜色可以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全身多种疾病可以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例如口腔黏膜破损可以出现痰中带血,严重的心脏疾病如急性左心衰可以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病,肺部的疾病如炎症、肿瘤、结核等,都可以出现痰中带血。以肺结核为例,结核杆菌会造成肺泡的严重破坏,血液渗进肺部,病人会出现痰中带血,轻者痰中带血丝,重则可以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咯血,甚至窒息的情况。
  痰的量:
  痰的量根据病情多少不一,可以从每天少许到每天数百毫升。以支气管扩张症为例,它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大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尤其是儿童和青年时期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由于破环支气管管壁,形成管腔扩张和变形,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黄绿色脓痰明显增加,一日数百毫升,若有厌氧菌混合感染,则有臭味。收集痰液于玻璃瓶中分离为四层: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成分,中为混浊黏液,底层为环死组织沉淀物。不难想象,如果痰咳不出来,肺浸泡在细菌满布的“大脓罐”里,用再好的药物也是事倍功半。所以,不管痰多痰少,都应鼓励病人将痰尽可能咳出来。
  三识别:身边的杀手
  痰是我们“亦敌亦友”的伙伴,那么这个潜伏的敌人最险恶的面目如何呢?
  痰液乱吐“传疾病”。
  流感、肺结核等可以通过痰液传播。仍以肺结核为例,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曾经被称为“白色瘟疫”。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中国是结核病大国,近年来,结核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杜绝随地吐痰的现象,防止疾病的传播。
  痰堵窒息“要人命”。
  电视剧《玉碎》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他那脚步磕磕绊绊的 ,“咕咚”一声倒在楼梯上。
  我赶忙奔到楼梯那儿一瞅,可不得了,只见掌柜的人歪在楼梯上,手在心口处死命地抓着,明明是犯了病。
  一家人围着掌柜的呼着、喊着,原来掌柜的胸口里边有痰堵着,喘不过气来,只见他挺着身子张大了嘴,脸上和嘴唇已经憋的呈紫青色了。
  “这是痰堵着了,得赶快送到租界医院去吸痰。”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随时可能发生,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的几率更高,因为老年人咳嗽、排痰的力量弱,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下降,尤其在合并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的人群中,更容易发生痰堵窒息而危及生命的情况。
  当出现这种紧急情况时,应尽量想办法帮助患者把痰排出来,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专家简介:
  刘新民,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老年病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呼吸与危重症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组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
其他文献
编者按:培育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农业部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代表性强的典型模式。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是新时代“三农”工作面临的重大命题。本期专题聚焦新
他是吉林省长春市史家屯王景林,长春市景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是一名地地道道深耕农村的农民。  发展之初,王景林从事当时盛极一时的梅花鹿养殖,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开始尝试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取得了较好收成。这时,乡亲们找到他,向他取经,让他带着干。面对家乡传统农业多劳力、低产出、缺技术、无品牌的现状,势在必行,王景林决心要带着乡亲们探索一条发展致富新路,于2009年10月,创立了长春市景林种植
农广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培育了一大批掌握技术并致富的农民,但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依然面临资源总量不足和体系不健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资源分散进一步加剧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其原因是主体不强难以发挥资源聚合作用,农民教育培训“无利可图”也难以催生社会资源,表现为“月亮不圆、星星不亮”。农广校主体比较脆弱、培训机制不完善、条件不配套,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
译◎高然    纤维肌痛是指纤维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和其他部位疼痛,任何纤维肌肉组织均可受累,以枕部、颈部(颈痉挛)、肩部、胸廓(胸肌痛)、下背部(腰痛),以及股部(大腿痛与四头肌僵硬)较为多见。下面是一些应对纤维肌痛的小贴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解除压力  压力可能会引发纤维肌痛症状。最大限度地减小压力,可以改善您的生活质量。一些有效缓解压力的方式包括瑜伽、运动、睡眠和冥想。深吸气,然后
练习跑酷不需要一开始就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或者有武术体操的底子,和年纪与体型也无关。但要记住,跑酷是极限运动,所以你要清楚自己的身体所能达到的极限。当你储备了足够的力量和信心,就可以逐步突破自己的极限。  身体素质的训练很重要  平衡、协调、力量、耐力对跑酷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锻炼可以增强你的身体素质,如果多做有针对性的锻炼,效果会更加明显。  腿部力量是整个运动的核心,脚踝和大腿力量是核心中的重点,
近年来,山东临沂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呈逐年上升趋势,他们外出务工过程中,眼界逐渐开阔,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知识技能,具有回乡创业发展的强烈意愿和物质基础。为促进乡村振兴,临沂市立足实际,大力实施“归雁工程”,着力谱写乡村振兴战略“齐鲁样板”的临沂篇章。“归雁工程”是指推动和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创新创业,带动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全市集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一、实施归雁工程,吸引在外能人返乡创新创业的时
2015年以来,洛川县牵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牛鼻子”,把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作为永续脱贫的根本之策,围绕全力打造洛川苹果“百亿产业”目标,为2020年洛川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找准了发展路子。  精准帮扶,在产业提质增效上增加收入  据洛川县委书记彭安季介绍,洛川县是苹果的优生区,经过近70年发展,苹果栽植面积高达50多万亩,占全县64万亩耕地的78%,农民人均3.1亩,居全国第一。在洛川县的
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是中央提出的新时代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大战略命题。江苏十分重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从2012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以来,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稳步推进,在身份转变、体系认定、能力提升、培育多元、政策供给和制度创设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农民职业化进程不断提速,职业农民制度架构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持续壮大发展,成为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准确把握培育方向和重点
过敏现象发生在不同年龄段,往往会有不同的器官出现症状。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但随着医学科技手段的发展,过敏性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而预防开始的时间就从妈妈怀孕时开始。  遗传因素和环境的改变是目前儿童过敏的两大主因。妈妈们在怀孕期间通过两个因素来大致判断宝宝将来的过敏风险。  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一方有过敏病史,孩子发生过敏的概率是30%左右;如果父母双方有同一种过敏性疾病病史,孩子发生过敏的概率高达5
张芸琪,女,1992年7月生。2016年7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科技学院植保专业,现从事家庭農场种养殖业生产。毕业后放弃山东外企的高薪工作邀请,毅然决然回到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羊街乡,帮助父亲共同从事农业生产。2016年10月张芸琪参加了红河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举办第一届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班,在学习期间,她好学多问,理念超前。她的创业理念是:回归自然,用专业成就品质。  毕业回到了父亲经营的农业公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