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CCS指碳捕集和封存,是将二氧化碳封存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绝,有利于推动碳减排.CCUS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作为CCS的延伸,增加了应用环节,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的,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回顾了CCS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方法学历程及其复杂性,从中分析CCUS项目开发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的要点、难点、意义和可行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CS指碳捕集和封存,是将二氧化碳封存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绝,有利于推动碳减排.CCUS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作为CCS的延伸,增加了应用环节,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的,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回顾了CCS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方法学历程及其复杂性,从中分析CCUS项目开发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的要点、难点、意义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肩负清算行业“压舱石”的角色,在跨境支付业务规模、服务群体数量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近年来,伴随中国国际业务不断扩展及金融科技飞跃式发展,各类技术革新相继涌现,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规模稳定上升,人民币清算业务成为新亮点.但与此同时,也应关注到跨境支付监管效果并不理想,突出表现为法律制度不完善、行业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洗钱活动打击力度不足、监管科技应用能力欠缺、国际监管协同度有待提升五方面.针对于此,可从加强跨境支付业务法制建设、强化行业内部监督、多方面打击洗钱活动、打造跨境支付监管技术框架、加强国际监管
按照国际标准,从人均GDP、人均GNI数据看,中国已迈入中高收入阶段,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依据“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目标设定,预计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GNI将达到2万美元,有望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然而,未来中国要跨越中高收入阶段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地方债务风险等将是主要障碍.本文认为,随着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加快,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具有现实可行性,但仍应全面客观评估中国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后现状和问题,从中长期视角观察我国顺利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制
“必要设施规则”是拒绝交易行为中的重要认定规则.在传统经济体系下,“必要设施规则”对于破除纵向垄断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数字经济体系下,“必要设施规则”适用也具有一定的正当性.数据作为必要设施,必须同时具备体现经营者经营优势和抬升市场进入壁垒的特征.基于这样的特性,“必要设施规则”主要适用于间接竞争关系中.在数字经济反垄断中,“必要设施规则”的构成要件包括数据对于市场竞争是必需的,数据指向的信息内容具有不可复制性,经营者没有拒绝开放的正当理由,经营者开放数据具有技术可行性.中国《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央行在此基础上推出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经济结构性调整.随着我国法定数字货币进入试点阶段,其凭借相较于私人数字货币、第三方移动支付以及纸质法币的诸多优势,势必会从多个角度对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同时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央行对货币体系控制力下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阻、资金流向不确定以及政策时滞危害增强等问题,未来应当进一步提升法定数字货币运行技术、完善法定数字货币前瞻条件触发机制、提高法定数字货币监管力度、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党中央和国务院就决策部署做好环境保护和全面节约工作,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7年,我国发布首个五年环境规划——《“七五”时期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从此环境保护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也严格执行这一基本国策.1979年当时的国家科委和国家计委等联合发布了我国能源政策蓝皮书,提出了节约优先的口号,1994年我国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把节约优先作为一项重要的基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日渐成熟,为全球供应链的绿色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欧美跨国企业率先开展的创新实践,使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产生了新变化:一是管理对象从“局部”拓宽至“全体”;二是管理动力从“政策驱动”转向“主动布局”;三是管理要求从“浅绿”走向“深绿”;四是管理方式从“封闭”步入“透明”.这些新变化在降低企业供应链碳排放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的转变,低碳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领域.为获取国际竞争新优势,建议通过制度建设、指导帮扶、信息公开等工作,重点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是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十三五”时期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初步构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绿色制造体系的纵深推进.未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需从覆盖范围、管理制度、标准化、激励政策、绿色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着手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