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日本的“脱中国”?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h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日本媒体报道中日经济关系,其重要主题之一就是“脱中国”。所谓“脱中国”,是说日本企业“脱离中国,寻找其他投资地”。但是,“脱中国”是日本企业的主流吗?
  2013年6月17日的《日本经济新闻》刊载了一篇很有意思的专访,被访对象是“商船三井商社”社长武藤光一。记者提到“中国经济状况非常不稳定”,武藤則回答:“日本因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而议论纷纷,要知道,中国经济规模大于日本。拥有如此经济规模的国家,现在仍以每年7%以上的速度增长,仅这一事实就足以令人吃惊”。
  武藤说,中国正在学习世界各国的经验,不会像日本那样在泡沫经济破灭后发展长期停滞。他还说,“从亚洲到美国的货物60%以上来自中国,日本想从中国转移市场也是很有限的”。记者还不甘心,又追问:“日中关系矛盾重重,日本对东南亚经济增长的期待增高,你怎样看?”武藤直接回答说:“的确,日中两国在政治上走到一起很难,但日本经济如果真想要复兴的话,不能离开中国。”
  2012年,日本对华贸易占其对外贸易的19.7%,尽管对华贸易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这主要是受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2012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为7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据报道,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为23亿日元,仍居外资对华投资第一位。
  当今世界经济,欧洲经济恢复仍然遥遥无期,美国经济恢复缓慢且前景未卜。虽然新兴国家市场需求有所降低但仍然旺盛,而中国在新兴国家中仍是最有魅力的投资地。对于急寻经济复兴突破口的日本来说,中国仍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国家。
  当然,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中,某些低端产业因中国工资上涨、产业结构调整而迁往东南亚,这是中国经济结构高端化的结果。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均收入增长,日本企业更看好中国作为消费大国的发展前景,这些年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重点也从制造业向流通领域转变。
  另一方面,尽管日本媒体渲染中国食品的“危险”,但实际上,今天日本食品行业仍然依赖中国的供给。日前笔者采访日本某食品进口商,该公司说,其实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很安全,因为所有产品都经过严格检验,每道检验程序分工严格,如有疏漏,检验人员立即被解职。该公司还说,假如日本停止进口中国食品,整个日本食品行业将不得不大幅提高终端产品价格,很多传统食品制造企业可能会因为缺乏原料而关门大吉。
  据了解,中国食品除部分在日本超市零售外,很大部分都用于食品制造、“外食产业”。如日本传统糕点制造中的豆沙多数来自中国,又如牛肉盖浇饭中的大米,许多来自中国,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姜,大多来自中国。日本进口的衬衫,大部分来自中国。此外,最近日本大量进口中国的通讯机械,仅从东京口岸一地看,2012年共进口了1.2万亿日元的智能手机,其中来自中国的就达8000亿日元。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日本媒体不断呼吁对华投资应该调整,应实行“中国 1”政策。但是我们看到,日本企业其实早已在实施这一战略。长期以来,日本对亚洲直接投资的1/3投向中国,上述比例一直未变。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今天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大部分仍集中在欧美。例如2012年日本对美直接投资是对华投资的2.5倍,对欧直接投资是对华投资的2.4倍。此外日本对华出口的很大部分,其最终消费地仍是美国。因此日本投资、中国制造、美国消费的模式至今仍未改变。
  因此,所谓“脱中国”的声音绝非日本财界、政界的本意与选择,而是某种势力的一种政治宣泄。
其他文献
互联互通,是当下流行词组,刚落幕的北京APEC会议上,这是热词之一。  香港与上海股市的互联互通试点“沪港通”,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历经一波三折,终于11月17日正式开通。  笔者从北京获悉,在APEC会议前10天的一次会议上,习近平谈到香港问题时说:要坚决支持特首梁振英的工作,“他很不容易”,“我们要支持到底,义无反顾,决不回头”。“香港发生的所谓占领运动,是迟早要发生的,晚发生不如早发生,责任
诺贝尔奖,特别是它的和平奖和文学奖,历来会引起种种争议,而且还往往非常激烈,原因很简单:一个弹丸小国的几位老人居然成为全球文学和政治价值取向的评判者,他们能服众才是怪事呢。本来世人根本就不必那么认真。如英国人就从来不认为诺贝尔文学奖高于本国文学奖。法国作家萨特更是曾以“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为由而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更多的国家民众却因媒体的渲染,也因自己自信心之匮乏,才会如此仰视诺贝尔奖,从而
每届威尼斯中国馆都会面临着争议与批评,今年也不例外。更多的批评是对展览本身,但我在此首先要提出对威尼斯中国馆展览制度的批评。的确,做中国馆的策展人是不容易的,每两年才有一次申请机会,并且压力大、困难多,不但展览要体现学术性,更关键的是还要能拉到赞助和找到能出钱的艺术家,因为政府只给场地而没有足够的经费。再加上国内缺乏艺术基金会的资助制度和私人赞助制度,使得威尼斯中国馆变相成了能拉到贊助的策展人和有
11月18日的一场记者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说将在21日解散国会众院,同时推迟不得人心的增加消费税计划。果然,11月21日下午安倍正式解散国会众议院,安倍领导的内阁变身为“临时内阁”。  在稍后的临时内阁会议上,安倍敲定了“12月2日公示,14日投票”的众议院选举日程。原定于2015年10月实施的消费税再增税计划,被决定推迟一年半至2017年4月。  众院选举  日本是内阁制国家,首相和大多数内阁
从生育的角度来说,人类,绝对是一种麻烦的动物。  很多动物一年中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会发情并交配,通常发情季节在春季或者秋季,这样,它们每年受孕的机会只有可怜的一两次。在这一点上,人很“奇怪”,每一个月,女性都可以受孕,也就是说,如果不加节制,除去怀孕周期,一位女性每年都可以生育一次。  光是想一想,这样的结果就让人恐惧。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很多女性不再愿意照顾成群的孩子,她们要工作、要社交,想
打个比方,如果说中国的戏剧/电影市场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普罗观众就是“贾母”。大家都期望导演们是八面玲珑、排场十足的“王熙鳳”。作品呢,当然该像大方得体、善解人意的薛宝钗,最不该像那愤世嫉俗、孤僻骄傲的林黛玉。但是,艺术家除非不是艺术家,否则都有某种贾宝玉情结:晶莹薛虽好,难忘寂寞林。因为促使一个人废寝忘餐、呕心沥血创作,不可以只是追求荣华富贵,却是人生在世,寂寞难耐——戏剧/电影,若不是透过
今年5月4日,NHK卫视频道播放了名为《大和抚子在亚洲盛开》的大型专题节目。所谓“大和抚子”,在日语中意指,日本女子外表柔美但内心坚强。节目中,主持人请来10多名“20代”和“30代”(在日语里,10岁为“一代”,“20代”指“20至29岁”,依此类推)的日本女性。她们分别谈了自己的亚洲体验及未来人生设想。该节目还插播若干已在亚洲各国获得成功的日本女性故事。   这些年来,在亚洲工作的日本年轻女
2009年,两岸直航开通不久,安利(中国)组织了一次12000多名营销精英参与的台湾游。大家都没料到,一次企业的海外拓展培训成为海峡两岸各个层面关注的焦点。时隔四年,依旧是12000人的安利大团赴台游,但引起的轰动效应减弱了,媒体也显得很淡定,因为两岸交流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人多了,闪光灯少了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久居大陆的台湾人去买水果,为了不被摊主“宰生”,用一口纯熟的普通话跟他讨价还价,
“农民工”也好,“进城务工人员”也罢,或许更文雅的叫法是“新都市人”;不管他们的称呼如何,他们的性质终究是离土离乡到城市(主要是建设领域)谋生的群体。离开了土地,支撑生活成本的“收成”或“工分”就变成了“收入”或“工钱”。截至2012年1月,我国城镇谋生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谋生人口的规模,这是中国社会本世纪获得质变性进步的一大标志。按照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离土离乡而进入城市、城区和城镇谋生的人口数已
从不同角度观察,戛纳G20峰会如同今日世界的一个高浓度缩影,充分展示了国际关系格局错综复杂的结构和20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国家联盟目前的状态。报道戛纳G20峰会就是为今日世界健康状况号脉,令人感触颇深。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一句“要将欧盟救助希腊的计划付诸公投”,使G20峰会尚未拉开帷幕,就再度陷入“欧元区危机”之中。“帕潘德里欧冲击”给戛纳刻下的深刻痕迹,是所有与会者都难以忘怀的:当希腊总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