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前提,对于教师的评价,不是为了“划档次”,而是为了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促进教师的全面性提高。相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评价体系而言,素质教育影响下的教师评价体系有了全新的特点。现在的教师评价着眼于教师的发展,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综合素质;提升;发展性;评价;特点
社会发展的今天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现这些要求的具体实施者就是教师。所以,教师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间接的又作用于社会的发展。那么怎样能够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呢?应用发展性评价体系明显对于教师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那么素质教育下,具有发展观的评价体系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形成发展性评价的意义
应试教育影响了整个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评价,也不免会受到它的影响。其实,新课改也包含了对教师评价的改革。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师的发展在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综合业能力,提高应对能力,提高内在的生存价值。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评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不仅仅是改革中的焦点问题,也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问题。良好的评价氛围,有助于教师综合素养综合业能力的提高。
二、特征分析
(一)以教师综合发展为目标
第一,教师自我能够准确分析
教师能够自我准确评价是教师能够自我提升的前提,发展性评价的基础也是教师能够自我评价。这实质上是坚持了以学校、师生发展为本,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帮助教师解决评价的价值取向问题。实现学校培养人的教育目标,要依靠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本校实行教学、科研、管理、培训一体化,发挥网络专家的指导作用、学校行政领导作用,帮助教师进行自我分析———不断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强项、特色与风格,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缺点、弱项与困难。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继续发展有利方面,转化不利因素,从中寻找自身发展的动力和生长点。
第二,学校评价目标定位于教师提升
学校是对于教师进行管理与培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的管理要定位于教师发展,评价也要定位于教师发展。这实质上是调动教师充分参与制定和调整评价的积极性,解决评价的目标和主题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对专家型、实验型和合格型三种类型教师的培养上。有的学者认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发展指标体系,应由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成:即素质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基本素质的指标);职责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工作状况的指标)和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的指标)。其中,素质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这些指标充分反映了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反映教师需要付出行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富有创新性的教学行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第三,评价注重过程与层次
发展性评价着眼于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而影响每一位教师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其影响也是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的,所以,评价时不要注重“结果”,而要注重“过程”与“层次”。根据本校以往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和办学传统,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我们从师德、人格和专业本领三个方面制定具有朝天特色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目标,从专家型教师、实验型教师和合格型教师三个层次,拟订教师集体专业素质发展的层次目标。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规划,是对教师总体而言的,具有普遍性。至于教师个体,根据每位教师不同情况,不同的特点,制定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应该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成就感和自己发展需要的满足感。同时,学校运用他评与自评的机制,帮助教师对自己发展目标定位。
(二)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途径
教师的发展是在生活中、工作中点点滴滴探索、反思、积累而来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综合发展最有效的、最直接的途径。
第一,能调查与探究
只有不断的发现与思考,教师才能成长与进步。每位教师对自己的学科领域或班主任工作领域的主要问题、本质性问题,做出调查研究报告,对教育教学中的真正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明确研究课题设计的依据。
第二,能积累与阐述
教师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教师会研究、全积累、会阐述。教师教学研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能否解决,能够对前人解决该问题的程度以及所运用的理论,做出文献综述,即阐述所引入新知识、新观点和新理论,是教师成长对于教育教学的促进。目前,我们进行教学研究引入的理论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陶行知的人格教育理论以及学习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
第三,能总结出经验
每一位教师教学总会有所得也会有所失,得与失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不可多得宝贵经验。对教育教学工作或班主任工作中的教学特色、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自己的强项进行总结,筛选经验,形成文本。
第四,能进行课题研讨
课题研讨是教師实现自我价值与共同发展的有效方法。教师能够按照规范的格式(问题提出、研究目标、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实验操作和预期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选择课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为研究解决问题找到依托。案例包括一般案例和典型案例,可以分为日常探索型、研究型和范例型三个层次。 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可多样化,可以是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和作品等等。
综上所述,教师发展是教育教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教师的素质影响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其影响的是学生的素质,影响的是全民的素质。树立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对教师进行评价。可以为教师成长提供正确的指引。
关键词:综合素质;提升;发展性;评价;特点
社会发展的今天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现这些要求的具体实施者就是教师。所以,教师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间接的又作用于社会的发展。那么怎样能够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呢?应用发展性评价体系明显对于教师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那么素质教育下,具有发展观的评价体系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形成发展性评价的意义
应试教育影响了整个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评价,也不免会受到它的影响。其实,新课改也包含了对教师评价的改革。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师的发展在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综合业能力,提高应对能力,提高内在的生存价值。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评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不仅仅是改革中的焦点问题,也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问题。良好的评价氛围,有助于教师综合素养综合业能力的提高。
二、特征分析
(一)以教师综合发展为目标
第一,教师自我能够准确分析
教师能够自我准确评价是教师能够自我提升的前提,发展性评价的基础也是教师能够自我评价。这实质上是坚持了以学校、师生发展为本,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帮助教师解决评价的价值取向问题。实现学校培养人的教育目标,要依靠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本校实行教学、科研、管理、培训一体化,发挥网络专家的指导作用、学校行政领导作用,帮助教师进行自我分析———不断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强项、特色与风格,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缺点、弱项与困难。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继续发展有利方面,转化不利因素,从中寻找自身发展的动力和生长点。
第二,学校评价目标定位于教师提升
学校是对于教师进行管理与培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的管理要定位于教师发展,评价也要定位于教师发展。这实质上是调动教师充分参与制定和调整评价的积极性,解决评价的目标和主题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对专家型、实验型和合格型三种类型教师的培养上。有的学者认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发展指标体系,应由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成:即素质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基本素质的指标);职责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工作状况的指标)和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的指标)。其中,素质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这些指标充分反映了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反映教师需要付出行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富有创新性的教学行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第三,评价注重过程与层次
发展性评价着眼于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而影响每一位教师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其影响也是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的,所以,评价时不要注重“结果”,而要注重“过程”与“层次”。根据本校以往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和办学传统,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我们从师德、人格和专业本领三个方面制定具有朝天特色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目标,从专家型教师、实验型教师和合格型教师三个层次,拟订教师集体专业素质发展的层次目标。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规划,是对教师总体而言的,具有普遍性。至于教师个体,根据每位教师不同情况,不同的特点,制定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应该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成就感和自己发展需要的满足感。同时,学校运用他评与自评的机制,帮助教师对自己发展目标定位。
(二)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途径
教师的发展是在生活中、工作中点点滴滴探索、反思、积累而来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综合发展最有效的、最直接的途径。
第一,能调查与探究
只有不断的发现与思考,教师才能成长与进步。每位教师对自己的学科领域或班主任工作领域的主要问题、本质性问题,做出调查研究报告,对教育教学中的真正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明确研究课题设计的依据。
第二,能积累与阐述
教师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教师会研究、全积累、会阐述。教师教学研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能否解决,能够对前人解决该问题的程度以及所运用的理论,做出文献综述,即阐述所引入新知识、新观点和新理论,是教师成长对于教育教学的促进。目前,我们进行教学研究引入的理论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陶行知的人格教育理论以及学习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
第三,能总结出经验
每一位教师教学总会有所得也会有所失,得与失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不可多得宝贵经验。对教育教学工作或班主任工作中的教学特色、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自己的强项进行总结,筛选经验,形成文本。
第四,能进行课题研讨
课题研讨是教師实现自我价值与共同发展的有效方法。教师能够按照规范的格式(问题提出、研究目标、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实验操作和预期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选择课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为研究解决问题找到依托。案例包括一般案例和典型案例,可以分为日常探索型、研究型和范例型三个层次。 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可多样化,可以是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和作品等等。
综上所述,教师发展是教育教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教师的素质影响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其影响的是学生的素质,影响的是全民的素质。树立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对教师进行评价。可以为教师成长提供正确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