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治理绩效提升的突破点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下的地方政府创新处于新的起点上,面临着升级转型,应提高创新的规划性,改进创新的协调性,增强创新的针对性,重视创新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创新 消极情绪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政府的履职,推动了国家治理绩效的提高
  地方政府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力量。中国是一个内外部关系处于快速变革,治理问题层出不穷、复杂多样的大国。在这样的大国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处于国家-社会,中央-地方、国内-国际的三维关系之中,承担着体现国家形象,贯彻国家意志,执行上级政策,反映社会诉求,直面各类矛盾的多重功能。然而,由于这些功能相互间存在着紧张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常常处于矛盾的焦点,成为社会舆论关注和批评的对象。尽管如此,各级地方政府的履职,推动了国家治理绩效的提高和改进。尤其是地方政策在诸多政策领域的探索创新,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实验功能、示范效应、减震效应。
  地方政府创新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推进的。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可以视为标志着政府创新进入新阶段。之所以这样说,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十八大之后,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地方政府创新设定了框架、目标和评价的原则;二是确定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改革创新基本原则,并且更加强调顶层设计下的试点探索、地方首创。这确定了地方政府创新要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路径。
  需要警惕的三种消极情绪
  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正在围绕中央的精神和要求,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和行为习惯,努力与中央保持步调一致。然而,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和各地差异化的具体情况,依然需要保持创新精神,坚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发挥改革试点的侦察兵和先遣队作用。
  需要警惕三种消极情绪:一是畏难情绪。当下以及将来的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制度因素和复杂利益关系。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触动既得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一些领导干部见到问题绕着走,或者视若不见,或者有意无意地留给下任或者推给左邻右舍,自己只求任内无事,平安落地。
  二是等靠要情绪。将遵守政治纪律理解为等待上级明确指示,即便是可以在职权范围内解决的问题,也要反复请示汇报,以求得到“尚方宝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把心思花在向上级要政策、要资源,而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动员自身的资源,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
  三是厌恶创新的情绪。这是一种非常有毒害的情绪,会严重扰乱政治运行的环境,也会使一些地方政府的言行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变化与要求。一些领导干部不仅自己没有创新意识,还干扰和打压下级干部的创新冲动,甚至堂而皇之地说制度已经完善,法制已经健全,创新没有必要;有的领导干部对于上级的要求过度解释,自我束缚。有的领导干部则缺乏创新能力,不知道如何探索和运用新方法新措施来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
  政府创新的升级转型
  当下的地方政府创新处于新的起点上,面临着升级转型,应该在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首先,提高创新的规划性。创新是由问题或危机驱动的,但并不等于说创新不能进行规划。随着治理问题的复杂化以及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更有必要提高创新的规划性,这样才能避免地方政府创新与制度框架之间产生冲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创新在制度改进过程中的实验功能和知识积累功能,从而使散落在各地的创新,形成制度突破的合理。要提高地方政府创新的规划性,地方决策者就要将顶层设计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既要充分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走向,也要了解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需求,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预判能力。
  其次,改进创新的协调性。各地、各领域发展的不平衡,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原因,但是创新要深入持续必须提高协调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动员资源,克服制度性摩擦阻力。提高创新的协调性,要重点理顺创新举措与现有制度政策的关系,创新者与创新团队的关系以及政府创新与社会接受程度的关系。目前,许多地方的创新之所以行之不远,或者半路夭折,除了因为创新者的变化外,更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创新与制度环境缺乏耦合,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因此,要增强创新的协调性,就要更加重视地方政府与本地社会及上级政府之间的沟通。
  第三,增强创新的针对性。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容易的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留下来的都是难题,硬骨头,因此创新的针对性更加重要。固然,这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精神,更要有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就是重要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改革要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对于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要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提出方案,制订具体改革策略,全面统筹和审定后,适时推进;对于认识还不深入,但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对需要推进的制度性建设,需要修改完善的法律,要加强研究、尽快启动。
  第四,重视创新的可持续性。创新是问题导向的,但是解决问题方式是多样的,以至于一些地方采取的是不惜代价的方法,将创新视为政绩工程。正如恩施市委书记说的那样,“经常以一俊遮百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为‘成功秘诀’。安排基层做一些盆景、微缩景观” 。这样做,虽然能够短时间内创造出漂亮的样本、树立起光彩的模范,但往往难以维持,因人事变化而“人亡政息”。要增强创新的可持续性,除了要对创新进行科学设计外,还要重视创新的投入-产出,尤其是要扩大创新的社会基础,凝聚更广的社会共识。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05月28日版。
  责编/马静 美编/于珊
其他文献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国有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特性进行阐述,从预算风险、债款风险、管理风险三个方面入手,对当前国有企业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强国有企业基建财务管理风险的优化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 基建 财务管理 风险问题 对策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各个领域之间的竞争由之前的外部环境竞争逐渐转
【摘要】 落后的管理方式会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瓶颈,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形式就更加严峻。因此,我们的企业迫切需要最新的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信息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管理信息化正朝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已经进入了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综合信息化的阶段。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防范控制  一、企业信息化  1.1企业信息化的论述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
摘要: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是一国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皆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导致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在土地出让领域双重失灵,从而引发了房地产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现行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各方利益博弈关系,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目的:探讨病人急性心肌梗死时实施急救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8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66例,对收治的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以及给予准确快速的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政府电视会议精神,总结建厅以来的工作,分析形势,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
【摘要】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薪酬管理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就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为企业增强实力,而运用不好则会给企业带来危机。建立全面、科学的薪酬管理系统,对于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断调整和完善薪酬制度,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一、前言  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者有效开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临床药师参与“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会诊的情况.方法:资料选自2017年度该院289例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我院住院
目前,高校仍在不断的扩招,学校的规模也随之不断地扩大,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下,高校的预算资金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要重点加强高校的预算资金管理,明确当前预算资金管理的问题,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当前的问题进行改进,使高校的预算管理能够更加的科学。  一、高校预算外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预算编制体系不规范,二是预算监督评价体系不健全。  (一)预算编制体系不
文章从企业战略与环境的关系入手,揭示了企业战略的柔性本质.在动态市场环境中,企业战略柔性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人类已经步入创意经济时代,创意经济不但推动
Research on eye movements during reading and scene perception is briefly reviewed.It is quite clear that cognitive variables influence how long readers look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