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 开拓新视野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peng1986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课程理念与新的教育思想. 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与研究已在全国展开,实施新课程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广大教师再不能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该是关注课程的生存与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具备强烈的课程意识的研究者. 课程意识是我们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之一. 在新课程实施中,要丢掉驾轻就熟的经验,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和心血去探索、创新,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关键词】 新课程;课程意识;新视野
  
  教育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课程理念与新的教育思想. 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与研究已在全国展开,实施新课程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课程意识是我们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之一. 在新课程实施中,要丢掉驾轻就熟的经验,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和心血去探索、创新,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新课程实施,需要从实践出发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努力实现理念的转变. 当前,特别要注意:
  1.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影响教师发展,因而有害于民族复兴,有害于国力增强. 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义出发,从学生以及教师发展的需要出发,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应试问题,改变片面的“应试教育”倾向,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负有责任,而且刻不容缓.
  2. 由传承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
  基础教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必须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由传承教育向创新教育转轨. 为此,必须搞好教育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建设创新文化,努力促进“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风尚的形成.
  3. 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转变
  要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转变,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根据教学对象作适当调整,注意使“困多生”也得到发展,同时又不至于影响“困少生”的成长.
  我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教师应注意突出积极参与、资源开发、合作交流与教学创新等四个方面的意识.
  一、积极参与意识
  首先,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参与到课程的发展之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促进课程的个性化实施,使课程不断适应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其次,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题内容的选择和课程计划的实施方面,不能简单复制教材,再现教材,必须对其进行个性化处理,充实其内涵,促使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再次,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校本课程特色. 课程是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结构、课程媒体和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要素构成的. 理想的课程与现实的落差主要存在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过程、手段以及资源、评价之间. 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把理想的课程变成现实的课程,就必须努力解决好这些落差. 这个过程是新课程的“二次开发”过程或“深度开发”过程.
  二、资源开发意识
  新的课程不再是简单的文本化教材,它包括教科书、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与教学环境等.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丰富教学情境.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情感参与,使课程充满人情味. 其次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多设计一些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再次是丰富教学的信息资源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信息吐纳的工厂. 最后是融合学生的经验世界. 任何课程只有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显示出勃勃生机,学生的个体经验才会得到升华.
  三、合作交流意识
  教师的合作交流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资源共享. 教师之间应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二是经验融合. 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使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创意和优化设计,通过教学的实践融合、升华为新的具有生命力的教学理念. 三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反思. 才能发现自己教学的成功与教学的不足. 这样通过教师群体对自身教学的课后反思,相互评议,共同切磋,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很有好处.
  四、教学创新意识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学要创新.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从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实施的策略、课程资源的使用、课程评价的选择等方面创造性的加以应用,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唤醒、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始终不断地扣击学生创新的火花.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课程设计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有:(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备课的不同. 传统教学的备课活动中,也有教学设计,但大都以书本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它克服了这种局限,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来教. 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成了教师的第一要务. 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 (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不同.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新课程教学设计并不局限于针对一种教学内容,也可以是一个单元. 最重要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学生学习的不同. 要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与课程目标的差异及对应策略. 新课程把教师定性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对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有重大影响. (4)学习评价的不同. 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教学反馈,为教学设计的修改提供依据. 在评价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实施新课程,开拓了教师的教学视野. 我们应增强课程意识,朝着课程改革的亮点努力工作,不断探索.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肌筋膜放松训练对正常人腰部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为肌筋膜放松训练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双盲设计,共23例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空白组(7例)、安
高等教育质量观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进程有着重要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其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学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传统的、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依然
目的:探索慢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部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与正常人的差异,及CPT与主观疼痛评分、足踝部功能评分、病程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
聚合词、成对词和缩略词是武术术语中最常见的三种词汇类聚。武术术语中的聚合词一般都是上位义的部分概括,没有引申义,而且以谓词性的为主。武术术语中的成对词,是要领提示,
小学生做错题是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如何利用错题促进顿悟,加深印象,促进认知建构,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学生做错题的原因有很多,如:习惯的迥异,生活经验的缺失,知识积累的差异,心理素养的差别,等等。  筆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初步感知到错题是教活知识的契机,是培养学生智能的点金石,巧妙地利用错题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评价,学会整理,学会归纳,促进知识的梳理,学会
在知识经济以及超竞争环境下,我国的制造企业应通过知识整合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在对我国制造业进行充分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统计方法.归
【摘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时刻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是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主攻方向.在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效自主、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模式构建,就是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个体的自主和主动的探索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创设情境,陶冶学生品格;恰当导学,激
传统“行政”角色定位不当与功能缺失,造成政府管理体制成旧、效率低下、人权得不到充分保障。行政行为选择自由是行政法学疆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最新成果,有着充分的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