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社会语言学的性别语言变体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71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之所以具有多元化的形态变化,是因为多元化的社会条件影响导致的,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交流沟通的主要手段,随着人和社会的动态变化,必然导致语言产生多种多样的变体,这也是社会语言学近些年逐渐关注的话题。而职业特点,年龄层次,文化背景,心理差异,阶级地位等特殊条件,都对支配语言变体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在专业人士研究的成果之上,对社会语言学的性别变体进行进一步论述,为今后相关人士的专业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性别语言;变体
  【作者简介】罗莎莎,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现如今很多因素都会对语言变体产生影响,比如职业特点,年龄层次,文化背景,心理差异,阶级地位等因素,相应的就产生了职业变体、年龄变体、文化变体、心理变体、阶级变体等衍生形式。我国专业的社会语言学家提出,男女性别的不同对语言产生的影响,即性别变体,是其领域重点研究的一个单元,也是本文即将详细介绍的内容。下面以英语为例,进行实际讨论。
  一、不同性别语言在英语使用中存在的不同之处
  1.语音层次和语调层次的性别变体。男性和女性之间具有的所有不同之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生理器官上的不同,这是由基因决定的,而这样的差异针对语言方面的影响,说话的语音和语调首当其冲。不难发现,男性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说话的语音呈现出深沉厚重的感觉,语调明显低于女性。相反的女性的语音比较高亢尖锐,语调也较为柔和温暖。针对语言发音的精准度来讲,女性大部分都是使用相对较快的语速将一句话用标准的发音和清晰的谈吐一下子全部说出。男性在描述一段具体的语言时,中间的间隔停顿,往往会比女性的多,而且发音的精准程度也相对女性来讲,比较不清楚。在实际的调研中可以看出,女性是通过将语言中的降调变成升调,来表达出内心起伏的变化,这种语调变化较大的方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表现女性的犹豫不决的你心理,这是女性所具备的独特特征。针对于同一段语言的表达,男性恰恰相反,相对平和深沉的语调,能够完全彰显出男性所具有的随时发起攻击以及淡定从容的发出号令的特征,所以男性普遍喜欢把语言的音调从升调变成降调。比如:Q:When will we meet tomorrow? A:oh...around 5 o ,clock?(我们明天什么时候见面?哦…5点左右?)在正常对话中后者的回答本应该使用句号结尾的肯定语气来回答,然而这里却使用了问号结尾的试探性语气来回答,给人的感觉像是在说if you are ok, if you agree....we will meet around 5 o,clock.(如果你准备好了,如果你同意了……我们将5点集合。)听上去语言中没有那么多戾气,相对比较舒缓。从中可以看出女性的性格特点虽然谦和有礼,但是比较优柔寡断。
  2.语法层次上的性别变体。针对在具体的语言形式,女性的语言在使用中比较符合语言的形成模式,相对比较正规,是人们在接受时比较容易,相比于男性,女性的语言体系模式更加能够适应社会。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由于女性运用连续否定语气来传达思想和感情的比例,远远大于男性,所以部分专业的语言学家笼统的将语言中使用连续否定语气的表达方式,划分到女性语言特点中。作为语言中一种不标准的、由否定句变化出来的语言,双重否定句在不同层次的人群里被运用的具体情况,可以比较直观的表明性别差异对语言变体的巨大影响。
  而对于具有比较强烈的询问意见的反义疑问句来讲,其实想要表现的是一种肯定的语气,使用这样的语言方式,在具体的交流中,能够使想要表达的意见或建议不那么突然,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比如在想要表达蔬菜对人的身体有好处,我们要多吃这一观点时,男性会说“vegetable is good”(蔬菜是好的),而女性则会用“Vegetable is good, isn ‘t it(蔬菜很好,不是吗?)?”或 “ Do youthink the vegetable is good(你认为蔬菜是好的)?”等具体的语言方式来表达。
  在女性语言的表达中,语气含有较重命令口吻的语言,是不经常被使用的,常见的是将正常的语句延展成侧面的、比较长的语言模式,插入法就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一目的。比如将 I suppose...I am wondering....(假设……我想知道)等词语加入到正常的语言当中,能够更好的体现女性语言的特点。除此之外,女性比男性更愿意频繁的使用you, we(你,我们)等能够体现她们不会忽略对方的存在的语言主语。
  3.选词层面上的性别变体。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可以发现,男性和女性在选择具体的语言组成词汇时是大不相同的,这这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英语语言差异的形成。将表现具体形态的动词、描述实际色彩的词语、有躲避作用的词语、语言强势的词语、表现夸张的词语等归纳到女性语言的范围内,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比如:wonderful,darling,so,very,just,never,quiet,pretty(太好了,亲爱的,非常,只是,从来没有,安静,漂亮)等这些具有进一步强化内容作用的评论性形容词,是体现女性语言特点的具体内容。而实验证明,在数量相同的男性和女性同时进行同样风景描述时,对具有评论性的词语使用比例仅仅占女性的三分之一左右。女性对这种形式的词语疯狂的偏爱,究其原因是这些词语运用在语言中,能够的到对方更多的关注。因为在从社会的发展历史角度来讲,从原始社会到今天,一男性为主的传统思想观念虽然在逐渐改善,但还没有达到男性与女性之间互相平等的目标。
  二、不同性别对英语语言变体产生的影响
  1.具体社会的分工不同。由于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主要靠体力劳动来获取生存物资,针对这点来说,男性和女性体力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本身就很不公平。然而女性还要对下一代进行哺乳,就占据了更多获取生存物资的时间,从而不得不依附于男性,来维持生存。在这些实际问题的影响下,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反之,男性的主导权逐渐彰显。在新社会的环境中,虽然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女性的社会地位也逐渐上升,然而人们千百万年的思想禁锢不可能这么快改变,还是有很多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发生。而社会和语言是相互影响的,这样的结果,在语言中被影射出来,是必然结果。
  2.阶级社会的心理差异。不管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的社会等级以及心理差异都会在语言中直接或间接的被全部表现出来。鉴于社会历史、社会文化等众多因素的约束,使女性从属地位和男性是主导地位观念深入人心,变得理所当然。在众多的相关调研中可以发现,女性为了弥补很难改变的社会地位,提升女性群体的社会阶层,将女性群体变得更加有文化涵养、素质教养、崇高的地位等,总是大量的使用在社会中实际影响力较大的语言标准变体来规范自身的语言。而针对于男性而言,更热衷于使用非标语言,这源于男性自身性格上的特点所决定,能够使他们的主体地位更加牢固,更能展现他们的大男子主义气魄。在具体的社会工作生活中,对男性和女性语言的要求有着本质的不同,再加上长时间的深入发展,这种思想观念逐渐越来越明显。
  3.经济地位不同。进入新世纪以后,女性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越来越多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使得社会对女性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视。然而还是出现一些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使女性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很难和男性一样被重視。对性别的歧视,是语言变体表现出的最显著的特点,社会和语言息息相关,社会现象必然反映在语言中,同理语言特点也必然影响着社会形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语言的实际的运用中,牢牢掌握社会和语言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对语言研究的重要的手段,也是至今为止对语言变体论述的前提条件。对语言各种形态模式的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完善的教学模式。这样在未来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才能通过语言更好的表现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孙乃玲,雷振龙.浅析社会语言学的性别语言变体[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4):72-74.
  [2]韩以明.性别与语言变异[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3(6):96-101.
  [3]孙淑娟,梁红.从性别语言变体看《宠儿》中的女性观[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72-174.
  [4]周薇薇,梁红.电视访谈节目中女性语言变体的人际功能研究——以话语标记语为视角[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6): 104-106.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英文化交流中,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了理解不同文化的关键。但是由于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其中习语翻译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从中英文习语的特征以及习语形成的因素两方面论述了中英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三种常用的中文习语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背景;习语翻译;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周雪梅,李莉,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情境创设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并以情境教学为评选精彩课堂的必须条件,但在情境教学的同时一些问题和偏差也不断呈现,其现状主要表现为情境创设缺乏实质性和真实性。对此作如下两个方面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创设教学情境?  【关键词】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 现状 思考  一、情境创设中存在的三种问题  问题1:情境缺乏实质性。  教师把“创设情境
【摘要】对话语标记的正确理解和恰当的运用构成了语用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合理使用话语标记的能力可以部分反映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本文对比分析了20个对比性话语标记在新疆高职英语学习者子语料(XYZLEC 44)和英语国家语料库书面语子库中选取的对应语料(BNC 45)中的总体频率和关键性,了解非母语性超用、少用和误用等情况。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实践,对比本族语者数据可以发现偏远地区高职英语学习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英語教学界的欢迎。本文笔者以实际的教学经验,阐述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中的应用,证明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使用教学方法。  【关键词】视听说 任务型教学法 应用  一、前言  在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盛行的外语界里,由交际教学法发展而来的任务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任务型教学法,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通过完成一定的
【摘要】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记忆单词,这是由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而学习方法不当要归咎到教师的教学上。在传统单词教学法的影响下,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机械地记忆单词,往往事倍功半。本文通过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实例分析来说明自然拼读法对传统单词教学的颠覆,力图证明自然拼读法对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单词教学  【作者简介】李玲(1980.10.31-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手段,更是积累和巩固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阅读课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本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中得到落实。本文就针对生本课堂的创设和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特点,进一步分析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构建灵动生本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课 生本课堂 构建策略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突出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it is probably not enough to be able to speak only one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摘要】本文梳理了主体性以及文学主体性的关键概念,阐释了阿契贝创作的主体性以及其在文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并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体性的问题,反观了阿的创作主体性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主体;文学主体性;阿契贝;中国现當代文学主体性  【作者简介】欧毅,成都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  一、文学主体及文字主体性  “主体”(subject), 按照权威辞典的
【Abstract】Feedback to students’ writing has always been a subject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A review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shows that some researchers highlight the disadvantages or
每个单元的 Task写作 是一个单元的最后一部分,也是直接体现任务型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版块。它要求学生在学过本单元的主题内容以后,伴随着教材中的词汇、对话、阅读、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展开,运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时,很多老师往往出现一些问题:  有些老师认为一个单元最重要的是Reading 和Grammar两部分,其次是Integrated S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