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防卫的肯定论--从解释“不法侵害人”的角度切入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对物防卫的范围,国内的学者大多针对全部物的侵害做讨论,或者单就行为人故意、过失驱使动物侵害防卫人的情形讨论,这种讨论过于简单化,不能考虑到所有对物防卫的情形。关于对物防卫的法律性质,国内及日本学者一般都是在讨论“不法侵害”的含义中进行的,但是在我国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中,要求防卫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因此需要考虑我国的刑法语境,重新审视对物防卫的法律性质。
其他文献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教学环节。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顶岗实习受到政府、高职院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学生的特点、食品企业对于顶岗实习生管理的缺陷问题,对于提高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满意度问题,提出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食品类 顶岗实习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
摘要:国家的权利来自于人民,国家代人民行使权力,当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时,我们应当及时的建立相应的配套的制约机制,防止权力被任意滥用。本文主要讲述检察权制约的国际趋势以及我们国家检察权制约机制的目标。  关键词:检察权;制约;监督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1-0085-02  作者简介:鲍敏锐(1989-),江苏泰州人,四川师范大学法学20
近年以江苏徐州“徐向洋工作室”和江西九江“卓尔教育中心”为代表所开展的“择差”教育,在我国教育界曾激起过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许多争议。根据我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一年多来我们学校所做的社会调查,对这一现象,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择差”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副产品    “择差”实际上是与应试教育的“择优”相对的,正因为多年来我们所实行的“唯试为准”的教育机制,才有了人们眼中的不会学、学不会、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活动。个人品德的养成既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
摘要:消费者后悔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规律的,也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随着物质生活条件地改善,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实力悬殊、信息缺失导致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应该予以高度地重视,权益冲突如何协调亟待解决。  关键词:消费者后悔权;公平正义;冲突与协调  中图分类号:D9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
摘要: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在英国具有经验理性的特征,在大陆则体现出建构理性的特征。建构理性在思维方式上推崇形式化的演绎推理。当建构理性被用于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现象的研究时,演绎推理便成为大陆法系国家立法和司法基本模式。演绎的法律推理模式在立法上强调凭借理性建立一个能够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和秩序的法律体系,在司法上强调以三段论式的法律推理模式进行司法审判。  关键词:大陆法系;演绎推理;建构理性  中图分类
昆明事件以其巨大的冲击力震撼着很多人。然而,事件背后,受害者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的救济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此类事件一点发生,对于那些无辜的受害者,谁来对他们进行安
[摘要]高职教育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亦是一个情感养成的过程。特别是毕业生对母校深厚情感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它取决于毕业生在母校期间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笔者将2013届、2014届以及2015届毕业生的母校培养情况反馈数据做整理后总结得出近几年我校应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日渐淡薄。尤以建筑工程系毕业生为例,他们对母校的认同感正逐渐缺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 毕业生 母校认同感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广泛的课程资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比较淡薄,不知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其实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善于发现、挖掘并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课程资源错误    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