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进一步推动顺德餐饮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顺峰饮食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创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实现“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合作服务、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六合作制度。并以此为抓手,“请进来”,引进企业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走出去”,有效推进了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合作办学 培养 餐饮人才
2010年4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中国百强餐饮企业”顺峰饮食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成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峰学院(以下简称顺峰学院),打造我国珠三角地区餐饮业管理人才培养、培训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从2010年起,顺峰学院每年为顺峰集团定向招收4个专业、6个专业方向、8个教学班的学生,共计400人。
1 创新长效机制,丰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内涵
1.1 共同制定人才联合培养方案 双方共同制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生“2+1”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在学校学习2年,在顺峰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实习1年,顺峰集团提供学生第三学年学费,同时为实习生提供免费食宿和实习津贴。
1.2 共建校内外相互衔接的实训基地 学校与顺峰集团共建校内外基地,2年学习期间,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到顺峰集团实训;顺峰学院符合毕业标准的学生可全部转为顺峰集团的正式员工。
1.3 校企人员相互兼职共同培养学生 顺峰集团林锐均总经理出任顺峰学院名誉院长,并根据教学需要选派管理人员和行家里手参与教学;学生实习期间,兼职教师不仅手把手传授技能,还为学生工作表现做出鉴定,校企人员合作培养学生。
1.4 企业爱心助学 顺峰集团每学年提供40万元经费设立“顺峰奖学金”、“顺峰助学金”,对成绩优秀和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进行奖励,对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资助。
2 拓宽国际视野,深化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力度
2.1 “请进来”,引进企业教育教学优质资源 我院负责顺峰学院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等建设。顺峰集团资助顺峰学院教学用酒店餐具用品、服装及教材资料,定期派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到学院参与专业及实践教学;双方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学院也定期派专业教师和学生到顺峰公司进行技能培养。
2.2 “走出去”,有效推进了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 学校瞄准顺德产业转型升级对餐饮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行“走出去”的战略思想,与马来西亚UCSI大学在马来西亚合作开展中国烹饪专业教育,共建UCSI大学顺峰烹饪学院,开展中国美食烹饪培养、培训,把顺德美食和中国烹饪文化带到马来西亚,并向世界推广达成合作意向,打造中国烹饪“孔子学院”,输出高职教育优质资源。
3 合作共建,构建餐饮业食品安全和营养分析科研平台
从餐饮食品营养和安全两个关键方面入手,采取总结分析、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的原则,将顺峰饮食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北京餐饮营养研究所和北京饮食安全研究所迁入顺峰学院,结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粤菜发展研究中心和分析检测中心,构建餐饮食品安全和营养分析检测科研平台,共同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编制顺德餐饮业发展规划,推介顺德旅游美食,挖掘顺德飲食文化内涵,提升顺德美食品牌的知名度,从而带动顺德餐饮、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此平台的搭建可以协助顺德开展粤菜体系研究和粤菜标准化建设,为粤菜的产业化和工业化做好铺垫,为拓展粤菜国际化经营构建平台;还可以为粤菜的烹饪加工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粤菜消费群体的膳食设计、营养配餐、社区营养与服务等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还能实现机械化烹饪菜点和食品工业产品的营养保持(组成和含量)情况分析,对餐饮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过程进行监控,从而为相关工艺的改进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4 大型项目服务,实践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校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大型活动项目开展的契机,与相关组织合作,组织师生参与项目餐饮服务,以项目为纽带,在为社会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同时,展示并强化了我校学子的专业服务能力与水平,探索形成了以项目为纽带的餐饮业人才培养新途径。2008年8月至今,共组织了926名师生为4个国内国际大型项目提供高水平餐饮服务,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赞誉。(如下表)
5 赛教结合,检验高职教育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各类技能比赛,要求师生以专业技能竞赛为契机,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教育部职成司、中国烹饪协会、全国餐饮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餐旅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部门举办的全国高校烹饪技能大赛和餐旅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生共获得特金奖1项,金奖3项,银奖10项,铜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大赛集训阶段学校专业指导老师和顺峰集团精心策划和共同指导,师生进入企业接受专业培训,实战模拟,企业大师也能来到学校现场指导、及时评价,实践证明校企合作、赛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非常有成效。
同时,赛教结合也是培养专业年轻教师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竞赛,年轻教师勇挑重担,通过对参赛学生的指导,专业年轻教师专业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专业视野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宽,在2011年第三届全国烹饪技能大赛中,我校3名指导老师均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
6 建设区域职教集团,共享校企合作资源
随着全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满足顺峰集团的发展对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校联合广东省内餐旅类职业院校,整合资源,建设区域餐饮业职教集团,更好地做好中高职衔接,校企深度合作。学生在中职培养阶段进入顺峰集团实习一年,从事初中级服务技能岗位或初中级烹饪技能岗位,在高职人才培养阶段,顺峰集团的大师、名师走进课堂指导、参与教学环节,并安排学生在寒暑假再次进入企业从事高级服务技能岗位和高级烹饪技能岗位,或从事初级管理岗位的工作,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
我校与广东省旅游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顺德梁球琚职业学校、顺德中专、胡锦超职业学校等餐旅类中职学校,共同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制度和形式,探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中高职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共享社会资源,做好“中高职校企深度合作衔接”专业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姜燕媛.上海地区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2]陈家颐,万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因与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1).
[3]吴勇,宋专茂.构建高职教育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J].高教探索,2003(01).
关键词:合作办学 培养 餐饮人才
2010年4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中国百强餐饮企业”顺峰饮食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成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峰学院(以下简称顺峰学院),打造我国珠三角地区餐饮业管理人才培养、培训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从2010年起,顺峰学院每年为顺峰集团定向招收4个专业、6个专业方向、8个教学班的学生,共计400人。
1 创新长效机制,丰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内涵
1.1 共同制定人才联合培养方案 双方共同制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生“2+1”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在学校学习2年,在顺峰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实习1年,顺峰集团提供学生第三学年学费,同时为实习生提供免费食宿和实习津贴。
1.2 共建校内外相互衔接的实训基地 学校与顺峰集团共建校内外基地,2年学习期间,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到顺峰集团实训;顺峰学院符合毕业标准的学生可全部转为顺峰集团的正式员工。
1.3 校企人员相互兼职共同培养学生 顺峰集团林锐均总经理出任顺峰学院名誉院长,并根据教学需要选派管理人员和行家里手参与教学;学生实习期间,兼职教师不仅手把手传授技能,还为学生工作表现做出鉴定,校企人员合作培养学生。
1.4 企业爱心助学 顺峰集团每学年提供40万元经费设立“顺峰奖学金”、“顺峰助学金”,对成绩优秀和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进行奖励,对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资助。
2 拓宽国际视野,深化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力度
2.1 “请进来”,引进企业教育教学优质资源 我院负责顺峰学院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等建设。顺峰集团资助顺峰学院教学用酒店餐具用品、服装及教材资料,定期派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到学院参与专业及实践教学;双方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学院也定期派专业教师和学生到顺峰公司进行技能培养。
2.2 “走出去”,有效推进了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 学校瞄准顺德产业转型升级对餐饮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行“走出去”的战略思想,与马来西亚UCSI大学在马来西亚合作开展中国烹饪专业教育,共建UCSI大学顺峰烹饪学院,开展中国美食烹饪培养、培训,把顺德美食和中国烹饪文化带到马来西亚,并向世界推广达成合作意向,打造中国烹饪“孔子学院”,输出高职教育优质资源。
3 合作共建,构建餐饮业食品安全和营养分析科研平台
从餐饮食品营养和安全两个关键方面入手,采取总结分析、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的原则,将顺峰饮食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北京餐饮营养研究所和北京饮食安全研究所迁入顺峰学院,结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粤菜发展研究中心和分析检测中心,构建餐饮食品安全和营养分析检测科研平台,共同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编制顺德餐饮业发展规划,推介顺德旅游美食,挖掘顺德飲食文化内涵,提升顺德美食品牌的知名度,从而带动顺德餐饮、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此平台的搭建可以协助顺德开展粤菜体系研究和粤菜标准化建设,为粤菜的产业化和工业化做好铺垫,为拓展粤菜国际化经营构建平台;还可以为粤菜的烹饪加工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粤菜消费群体的膳食设计、营养配餐、社区营养与服务等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还能实现机械化烹饪菜点和食品工业产品的营养保持(组成和含量)情况分析,对餐饮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过程进行监控,从而为相关工艺的改进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4 大型项目服务,实践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校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大型活动项目开展的契机,与相关组织合作,组织师生参与项目餐饮服务,以项目为纽带,在为社会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同时,展示并强化了我校学子的专业服务能力与水平,探索形成了以项目为纽带的餐饮业人才培养新途径。2008年8月至今,共组织了926名师生为4个国内国际大型项目提供高水平餐饮服务,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赞誉。(如下表)
5 赛教结合,检验高职教育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各类技能比赛,要求师生以专业技能竞赛为契机,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教育部职成司、中国烹饪协会、全国餐饮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餐旅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部门举办的全国高校烹饪技能大赛和餐旅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生共获得特金奖1项,金奖3项,银奖10项,铜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大赛集训阶段学校专业指导老师和顺峰集团精心策划和共同指导,师生进入企业接受专业培训,实战模拟,企业大师也能来到学校现场指导、及时评价,实践证明校企合作、赛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非常有成效。
同时,赛教结合也是培养专业年轻教师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竞赛,年轻教师勇挑重担,通过对参赛学生的指导,专业年轻教师专业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专业视野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宽,在2011年第三届全国烹饪技能大赛中,我校3名指导老师均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
6 建设区域职教集团,共享校企合作资源
随着全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满足顺峰集团的发展对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校联合广东省内餐旅类职业院校,整合资源,建设区域餐饮业职教集团,更好地做好中高职衔接,校企深度合作。学生在中职培养阶段进入顺峰集团实习一年,从事初中级服务技能岗位或初中级烹饪技能岗位,在高职人才培养阶段,顺峰集团的大师、名师走进课堂指导、参与教学环节,并安排学生在寒暑假再次进入企业从事高级服务技能岗位和高级烹饪技能岗位,或从事初级管理岗位的工作,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
我校与广东省旅游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顺德梁球琚职业学校、顺德中专、胡锦超职业学校等餐旅类中职学校,共同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制度和形式,探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中高职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共享社会资源,做好“中高职校企深度合作衔接”专业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姜燕媛.上海地区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2]陈家颐,万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因与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1).
[3]吴勇,宋专茂.构建高职教育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J].高教探索,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