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稷EST-SSR标记的开发

来源 :山西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m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黍稷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之一,抗逆性强且遗传多样性丰富,EST-SSR已成为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指纹图谱和遗传图谱构建的重要工具。选取来自黑龙江、陕西、内蒙古、青海、波兰以及印度共6个不同地理区域的黍稷为试验材料,以前期黄黍稷(00005272)与镇原大黍稷转录测序结果选取114个EST-SSR三碱基重复标记,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利用PowerMarker 3.25和PopGen 1.32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表明,43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多态率为37.7%),43个EST-SSR标记的碱基重复类型有24种,GCG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占12%。引物分辨率Rp值平均为2.09,其中,Rp值介于2.0~2.5的标记频次最多(15个),介于0~1.0标记频次最少(2个);■值平均为0.74。43个EST-SSR标记共有118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2.744 2个),有效等位变异(Ne)为1.851 9~2.941 2(平均为2.401 1);多样性指数(Ⅰ)为0.562 3~1.098 6(平均为0.916 0);观测杂合度(Ho)为0.166 7~1.000 0(平均为0.549 2);期望观测杂合度(He)为0.428 6~0.750 0(平均为0.632 1);Nei’s期望杂合度(Nei)为0.375 0~0.666 7(平均为0.566 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39 2~0.810 2(平均为0.625 2),说明43对EST-SSR引物为高度多态性引物,可以用于栽培黍稷的指纹图谱构建和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1.探索女性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与抑郁、焦虑情绪是否存在关联;2.探索易术心理剧是否在改善女性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及自动思维与抗抑郁药物有同等或更好的疗效;3.探索易术心理剧干预后自动化思维的改变与抑郁、焦虑症状改变的关系,探讨易术心理剧可能的心理机制。方法:1.收集6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基本信息、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社会情感、思想文化传递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建构的进程中,语言是共同体文化符号的纽带、凝聚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政治话语形成的重要来源。通用语言作为共同体内部成员感知和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基于语言与国家统一性考量的语言治理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塑造的重要渠道。为此,多民族国家语言治理需要致力于共同体
随着桥梁跨径的增大,桥梁索结构的长细比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低,出现了一些新的风致振动问题,如悬索桥吊索风致振动、斜拉索高阶涡激共振、安装亮化灯具的桥梁索结构驰振等.针对这些新挑战,采用现场观测、风洞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机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振动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悬索桥吊索风致振动的机理复杂,在斜拉索上积累的振动控制经验难以直接应用,安装刚性分隔架是抑制索股相对振动的有
“国族”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国族”的“民族性”与“国民性”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产物。中华民族作为现代中国的国族,也具有民族性和国民性双重特性。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中,通过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中华民族观念政治社会化和国民身份法治化过程形成的。忽视中华民族的国民性,就难以准确理解中华民族的内涵,无法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国民性的建设路
学位
学位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出于国人对侵华日军与卖国求荣者的痛恨“,民族败类”一词出现。关于“民族败类”的代表、历史记忆、书写、整体认同等问题,在当时社会上掀起了热议,形成了思潮,社会各阶层纷纷参与其中,发表见解,形成了共同的概念定义与符号认同。对“民族败类”的认知与讨论过程受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影响且始终基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话语场域,是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重要
目的:通过观察高危型HPV感染相关宫颈病变中宫颈局部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宫颈病变过程中的表达和定位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检测指标的探索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干预及免疫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高危型HPV感染合并宫颈病变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活检组织病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
时空差序问题,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威胁。学界缺乏对此问题的系统阐述。长时态传统国家建构及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共生作用下的时空差序问题,具有持久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等显著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民族—国家的认同差序”“族裔—公民的身份差序”“传统—现代的衔接差序”等三种典型表现形态,为此民族国家应及时进行形态重构和政策调整。时空差序问题的历时性和再生性,决定其难以被彻底解决,关键要找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