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京地区现存辟邪石刻的状况与保护、开发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q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摘要】:辟邪是六朝石刻的代表,是中华文物宝库中的瑰宝。本文概括了了南京地区辟邪石刻的保存现状,分析了南京地区辟邪石刻的特征;提出了保护和开发这些石刻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南京;辟邪;石刻;保护和开发
  辟邪是当代南京的象征。它是古代置于陵墓前显示权力、地位的镇墓瑞兽。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有诸多王侯陵,因而多辟邪。
  一、南京现存辟邪石刻的分布及保存状况
  饱经1400多年的风吹雨淋、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后,保存下来的辟邪石刻寥寥无几。据笔者考察,现在保存下来的辟邪有13只,其中有3只小辟邪。这些辟邪分布状况:萧景墓石刻位于南京栖霞十月村,辟邪两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萧恢墓石刻位于栖霞区甘家巷,现存石辟邪两只,两辟邪造型相似;萧恢墓以西的是萧谵墓石刻,现存石辟邪三只,其中两个为小辟邪在大辟邪身下;萧秀墓石刻位于栖霞区甘家巷小学,石辟邪两只,均为雄兽,东西相对,间距18米;萧融墓石刻位于南京炼油厂中学旁边,石辟邪三只,一只小辟邪在大辟邪身下,东北、西南相对;萧宏墓石刻位于学则路和灵北山路交界处,石辟邪一只。
  这些辟邪大都风化、裂痕严重,基本上都有修复的痕迹,只不过修复过程粗糙、用料简单,没有达到文物修复的要求。萧秀墓两只辟邪保存的最为完好,细节仍为可辨;其次是蕭景墓辟邪,但是修复痕迹明显,剩下的辟邪都有较大损坏。萧憺墓大辟邪和其身下的小辟邪、萧融墓一只小辟邪以及萧宏墓一只辟邪的头部损毁严重,可以说已经缺失。萧恢墓辟邪裂痕较多,风化严重,本体粉化。萧融墓辟邪时代最为久远,东北侧的雌辟邪保存完好,西南侧雄辟邪修复痕迹明显且裂纹众多。
  二、南京现存辟邪石刻的特征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一个时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受民族融合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此时艺术发展呈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雄强、大气的辟邪石刻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辟邪是我国传说中“似狮而带翼”的神兽,《急救篇》记载,“射魁枝辟邪除群凶”,颜师古注,“射魁辟邪,皆神兽名”。[1]在《小尔雅·广言》中有解,“辟,除也。”所以,辟邪即避除邪魔。
  辟邪头部似狮子状,这是辟邪的第一个特征。据文献《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后汉书·章帝纪》记载,“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这些文献说明狮子原产于西亚,在汉朝时被当做西域特产进贡给汉王朝。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凶猛珍贵,深受汉王朝统治集团的喜爱。《淮南子·主术》中就记载了当时帝王苑囿中畜养有这些动物:“人主……志专在于宫室、台榭、陂塘、苑囿,猛兽熊罴,玩好珍怪,是故贫民糟糠不接于口,而虎、狼、熊、罴厌刍豢。”[2]因此,受统治者喜爱的狮子开始成为艺术表现的题材。囿于地位低下的工匠无法亲眼目睹狮子真实面目,在南朝以前狮形辟邪的造型千奇百态,直到南朝时才最终确立其造型。
  张口露舌、长舌捶胸是辟邪的第二个特征。《楚辞章句·九歌序》记载,“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3]湖北江陵雨台山21号战国楚墓出土的一件镇墓兽由座、身两部分组成,身座分别雕成,兽身插在底座上; 兽单头,面作长方形,长舌,曲颈;眉、目彩绘,通身涂黑,上绘卷云纹和菱形纹;顶部有两个插角的方孔。[4]漆镇墓兽的特征为方形器座、凸眼和长舌捶胸。战国楚墓漆镇墓兽,与辟邪同用于丧葬镇墓,目的和功能一脉相承。所以在造型上,辟邪也可能借鉴了漆镇墓兽长舌捶胸这个最大特点。
  身体装饰有羽翼祥纹是辟邪的第三个特征。南京地区辟邪的飞翼为单层,呈密、疏、密、疏的布局。飞翼近胸前端用反交圈装饰,接着的是由连续半圆构成的小羽,大羽沿着小羽向后拉出,小羽下端一个大反交圈将全部大小羽从底部托起,颇具节奏感。[4]
  总之,南京辟邪石刻继承了战国楚墓漆镇墓兽长舌捶胸的要素,选择了西域各国进贡给汉王朝凶猛威武的狮子头部形象,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创作。辟邪既保留了镇墓辟邪的功能,又满足了皇室贵族对艺术的要求,所以成为了皇家陵墓中镇墓石刻的翘楚。六朝时期厚葬成风,且新设立了皇家贵族陵墓制度,扩大了对大型陵墓石刻的需求,刺激了对镇墓石兽的创作。
  三、南京现存辟邪石刻的保护建议
  南京辟邪石刻举世闻名,吸引着大量专家学者和中外游客前来考察调研和观光。近些年,辟邪石刻的保护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省市政府的重视,建立了一系列石刻园保护区,如萧宏墓石刻遗址公园、萧恢墓石刻神道等。然而这些举措对辟邪石刻的保护效果仍有局限。笔者在实地调研的时候就发现了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大部分辟邪石刻裂痕严重,尤其是有两个小辟邪头部损毁严重,头部几乎残缺,这是第一个也是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根据目前通行的文物修复原则,如果这些裂痕和损坏的部分不及时进行修复会加速对辟邪石刻的损毁。尤其是两个头部损毁的小辟邪,大大降低了它们的艺术和觀赏价值。而且,早前用水泥和钢筋对辟邪石刻的初次修复并不能算是成功的,因为这些材料不是基于石刻材料的特性搭配,也没有加入任何高分子填料,这些都不符合文物修复的规范和要求。所以,对辟邪石刻的修复应该早日提上日程。
  第二,辟邪石刻风化,侵蚀严重。栖霞区是南京市的工业区,辟邪石刻集中分布在的甘家巷村周围更是聚集多家化工厂,如金陵石化。这些化工厂排出的废气造成严重的酸雨,加重了这些石刻的侵蚀。目前保存最好的萧秀墓石刻保存在甘家巷小学的大棚中,很好的避免了风雨的自然风化以及酸雨的侵蚀。所以,相关单位应该在辟邪石刻建立亭子或用玻璃罩住这些石刻,以避免自然风化和酸雨侵蚀。
  第三,相关单位对辟邪保护区的监管缺失。笔者考察萧融墓辟邪石刻时,虽然保护区立有“此处文物,禁止晾晒,违者重罚”的标牌,但仍有有居民在石刻旁边晒野菜,由此看来破坏文物的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因此,相关单位应该加强监管,同时宣传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让居民树立起保护文物的观念。   四、南京辟邪石刻的开发建议
  南京的辟邪石刻不仅具有历史艺术价值,也有其特有的经济价值。但是,相关单位对其价值的开发有待加强,应该充分发挥辟邪石刻的作用。相关单位在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就此笔者有以下四点建议:
  1、建立“辟邪石刻展览馆”。南京地区的辟邪石刻集中分布在甘家巷村周围,应该在此地建立展览馆,恢复南朝陵墓的原貌,并且用现代技术将辟邪石刻复制展覽。
  2、开辟“南京辟邪石刻”旅游专线。辟邪石刻虽然集中分布在甘家巷村附近,但间距较远,极不方便学者和游客的考察调研和观光,所以应在节假日开设专线来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但是旅游专线的受众群体不应限于专家学者和游客,也应面向中小学生和青,组织他们参观石刻。
  3、拍摄“南京辟邪石刻”纪录片。近些年,国家对历史文物的重视不断增强,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多部文物纪录片,这些影像在扩大文物影响和提高人民大众保护文物观念上起到巨大作用,同时又保存了文物的影像资料,可谓一举多得。相关单位可以寻求和电视台的合作,也可以聘请专业的制作公司来拍摄辟邪这些石刻。
  4、设计和制作“辟邪石刻”的文创产品。虽然南京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缺少代表性的文化纪念品。相关单位可以积极设计和制作关于辟邪石刻的文创产品,满足专业学者和旅游者的需要,争取成为南京旅游产品的代表。
  南京辟邪石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国家和省市文物局的重视,将这些石刻立项保护。但是,相關单位仍然没有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所以,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南京辟邪石刻需要相关单位的重视,希望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早日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983.
  [2]西汉·刘安等著、许匡一译注.淮南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491.
  [3]孙长初.六朝石刻辟邪艺术图像的释读[J].东南文化,2002(02):80
  [4]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江陵雨台山21号战国楚墓[J].文物,1988(5):36
  [5]徐巧慧.南京地区南朝陵墓辟邪石刻探微[J].装饰,2009,( 08): 85
  作者简介:贾松松(1995.07—),男,山西临汾人,学历:本科在读,现就读于金陵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613573041X.
其他文献
(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摘要:《二十四诗品》探讨了诗歌美学风格问题,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其中,《纤秾》因结合感官视觉,纤秾之美更为直接,更具有分析意义。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纤秾  《二十四诗品》是古代诗歌美学
期刊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摘要:本篇论文主要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解析宗璞的小说《红豆》,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站在精神分析的角度探究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面对人生道路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本我;超我;自我  引言 宗璞的小说《红豆》创作于1957年,以倒叙的方式描写了在全国解放前夕,小说主人公江玫和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
期刊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油画使西方绘画史中的非常主要的一种绘画方式。其出色的表现力是对于社会生活风物志的一种重要展现手段。油画最具风格之处在于它的立体感极强,能够表现出空间的三维特性,其颜料所描绘的景物人物都有着极其逼真灵动的特点。这首先来自于油画颜料的特殊性,其次在于油画中色彩的运用能够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空间关系。本文将通过对油画中空间层次和关系的解读,来深入探讨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摘要:互联网金融是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的重要动力,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两种不同特质的行业融合后产生的“新物种”,使得其面临诸多法律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防范,一旦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演变为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因此,完善现行金融立法、从法律上来加强金融监管、培养金融法律意识对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煤矿作业过程中的各种灾害事故频繁发生,诸如矿井顶板或底板突水、瓦斯爆炸、地面塌陷和矿井坍塌等灾难数不胜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本文研究了GIS、遥感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分别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特点,及其预测煤矿地质灾害的方法和原理,对煤矿地质灾害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1620)  【摘要】: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P2P网贷平台井喷的一年,同时也是乱象丛生,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起源,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析并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P2P  12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发布银监会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P2P网贷将全面纳入监管。预示着处于无准入门槛、无监管
期刊
作者简介:董 倩(1992—),女,漢族,山东淄博,研究生在读,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书法);  王馨若(1994—),女,汉族,江苏徐州,硕士,江苏师范大学,美术(书法);  黄雅琼(1994—),女,汉族,江苏南京,硕士,江苏师范大学,美術(书法);  张良刚(1994—),男,汉族,山东日照,研究生在读,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书法)。
期刊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 个性化很强的自媒体因把关不严、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导致了虚假信息、媚俗信息、暴力信息、欺骗性信息、煽动性信息等不良信息的大量传播。 因而 ,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存在严重的文化缺失 ,其对传播环境的污染值得注。 可以通过政府规制、自媒体传播者的自律以及社会监督等途径来规避或减少自媒体的文化缺失 ,建构和谐健康的文化传播环境。  【关键词】:自媒体
期刊
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大年初一。  激骨的寒风吹扫着遍地的落叶,冬末的雨越落越大,丝毫没有见止的意味。春天好像越来越远了。  抱着唢呐的老人蜷缩在大堂的一个角落,掩在光与影的交界处,瘦削嶙峋的身板遮掩在单薄的灰黑色长衫下,同样灰黑的面颊上遍布着仿佛刀刻般的纵横沟壑。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是在夜里走的,心脏病,这突然降临的灾难没有一丝征兆。四十二岁,正是人生的鼎盛期。妻女伤心欲绝。  老人是
期刊
作者簡介:刘 坤(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濟南 250300)  楚颜菲(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张 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