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

方法

选择6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1、3、7 d后观察两组患者复律情况,成功转复者继续维持治疗,观察治疗后3、6、9、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复查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收缩压、舒张压。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3、7 d复律率分别为86.67%和63.33%,100%和8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9、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3.33%和57.69%,80.00%和53.85%,76.67%和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87、4.368、4.314,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的SBP、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为(36.73±2.66)mm,明显低于对照组(38.78±2.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能够提高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率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有效控制心房扩大,改善临床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500例,依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肾小球高过滤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下降组和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检测空腹下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和空腹血糖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用Pearson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肾小球滤过率相关因素。结果500例中,男性240例,女性260例,年龄(56.03±7.38
目的探究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毒性腹泻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研究组静脉滴注喜炎平同时联用双歧杆菌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9±0.43)d、(1.75±0.36)d 、(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对高同型半胱氨酸导致急性脑卒中的致病机制予以研究。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组为观察组、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为对照组,各30例;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多对比度斑块成像技术,测定脑动脉斑块负荷、脂核占斑块比率、斑块内出血、维帽破裂情况;使用对比剂的转移常数识别斑块内炎症细胞的数量以及新生血管的密
目的探讨脑出血及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50例(脑出血组)和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0例(急性颅脑损伤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两组患者发病后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测定,并与4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3 h、6 h、12 h、2 d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59 mg/L、2.10 mg/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