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病毒性腹泻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研究组静脉滴注喜炎平同时联用双歧杆菌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

研究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9±0.43)d、(1.75±0.36)d 、(4.13±0.8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89±0.61)d、(3.68±0.52)d、(7.91±1.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9、19.30、16.90,均P <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P<0.01)。

结论

喜炎平与双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时患儿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式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和颈椎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500例,依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肾小球高过滤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下降组和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检测空腹下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和空腹血糖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用Pearson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肾小球滤过率相关因素。结果500例中,男性240例,女性260例,年龄(56.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