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幕剧:对手

来源 :散文诗(青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嘉宾:曾来德,1956年出生于四川蓬溪。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书法学科带头人、世界华商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已出版《曾来德书法作品集》《曾来德现代书法作品集》《墨许山河》及《写无尽书》《横竖有理》《曾来德书画百论》等十多本专著。
  地点:北京的一条胡同,胡同口挂了一块指示牌:小剧场往前两百米。左边,一小长溜长着窗户的房子,一个喝咖啡的地方,有人演出,大家把最里面的位置空出来,桌椅往后,往左右三个方向挪,吉他手或其余表演者,每次就一个人,坐在观众围起来的小中心里,弹唱或表演。
  内容:独幕剧《对手》
  编剧、导演、主演、演说:曾来德
  群众演员:家属、学生、老师、观察者等
  独幕剧:对手——关于地理的人文
  场景移到深圳大学。
  曾来德主讲。
  一位听讲的老师,问曾来德。有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您怎么看?
  曾来德问,文化是什么?
  老师罔若没听见,继续说,大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有没有文化?深圳这样的人成千上万。
  曾来德问,西藏有没有文化?照您的说法,西藏是没有文化的了,他们大部分是文盲。
  曾来德说,请您记住,知识结构不能称之为文明。把粗颗粒的沙子捏到一起,感觉有分量,手一松,就没了。
  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民族,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长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存,而形成的打不烂、拆不散的一种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历了很多,才来到今天,即使蒙古族、满族入关,也只能被汉化,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如西藏是人类生存的禁区,西藏高原一直有人类生活,藏民族之所以能够一直待下来,藏族人之所以能够从青海、四川磕头到拉萨,身体扑倒在结冰的河面,双脚、双手、膝盖、额头,整个身体扑向大地,亲近每一粒沙石,他们所有的收入,就是为了一次朝圣,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这种信仰和追求,他们早就跑了,离开了高原,这叫文化。
  西藏形成了强大的精神磁场,精神是纯粹的。
  曾来德身旁是一盏台灯,在他的身体周边照出来一个椭圆形的光圈。他好像忘记了其余的听众。他继续说。
  人生需要一些经历,在西藏,去经历一些西藏的事,经历了,悟到了,感受到了,你也饱满了。
  曾来德去过拉萨、日喀则、林芝,到过青海、四川的藏地。
  他说,去的地方并不多,但西藏在地理上,是世界的高峰,这样的地方,肯定无奇不有。
  西藏与一般的高峰完全不一样,西藏是高原本身。茫茫无际的高原,有些地方,您永远也走不出去,也永遠承受不了西藏高峰的沉重。
  信仰里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即大自然对灵性有保护的作用。
  独幕剧:对手——一个人的比较美学
  旁白: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潘家园,这里有些玩古董的人,一不小心,竟然玩出一个公知形象来,从国学到礼仪,从教育到修心,开口就来。
  曾来德说,近一百年的前五十年里,中国出了一大批文化人,像鲁迅、郭沫若、胡适等等,他们对老物件和考古是明察秋毫的,而这些仅只是一个知识分子极其普通的一种修养而已。
  曾来德独白:对于说不清楚的事情,一比较就清楚了,此地需要用彼地来比较。像某某大师,到处都在谈诗,说自己是一位诗人,以自己的诗歌为骄傲。
  观察者:回到前面的话题,您说的某某大师,是今天现实中的某某大师,还是您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
  曾来德说,我只喜欢非虚构。
  又说,我如果把某某大师定位为一位诗人,是因为某某大师总说自己是诗人,我就说,那我就要把你放进中国诗歌史里,那你就会遇到屈原、李白、杜甫,跟他们一比,你又不是诗人,所以,我又不能把你当一个诗人,你只是有一个画家的修养,对诗歌偶有一定层面的理解和运用而已,但请记住:你不是一位诗人。
  曾来德说,以前的潘家园不是现在的样子。
  曾来德继续说某某大师。某某大师说自己是一位书法家。我对他说,这也不对,因为你的书法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依附在你的绘画上,不要说把你放在古代,就是放在当代中国书法界里一比,你这种水平是不可能也不可以能保存下去的,没有存在的理由。
  我问某某大师,在你的所能之中,到底哪一个最能代表你的身份?
  他说,我是画家。
  观察者看着曾来德,他不是在表演,而是在戏剧里,重回对话的场景。
  曾来德说,没错,我们也这样认为,而且你是位人物画家。我还是要问,中国20世纪人物画里你最佩服的人是谁?
  他说,是我的老师某某某先生。
  那你和老师比,如何?
  我还没有达到老师的高度。
  曾来德说,您的老师与齐白石、黄宾虹相比,他还是位准大师,既然你不如你老师,那你就不是大师。尽管你家喻户晓,尽管你享受了比大师还大师的待遇,但你不是,就是不是。
  曾来德没有想休息的架势,依旧不紧不慢地开始下一个问题。
  曾来德说,今天的书法,大家只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书写和传播交流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审美,并没有上升到它可以拯救一个民族,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永远不衰的高度。
  以前,书法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是这个民族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表达方式,不需要对书法这件事情特别强调什么。但100年以后就不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被西方文化已经清理和摧毁得都差不多了,尤其是普通的无辨识的中国人被西化。我们受尽了屈辱,尤其是人文屈辱。
  到底是因为我们弱小、贫穷?还是因为我们意志不坚定?   我认为,要拯救这个民族,根本性的问题是:必须从写字开始,我提出了“汉字书法的命运与中国文化兴衰”的命题。
  20世纪,中国文化唯一不为西方人所改变的,只有中国书法了。
  文学、音乐、戏曲等所有领域差不多都被人家动过了,只有书法动不了,为什么?
  中华民族辉煌时期的历史是一部伟大的手写史,尽管活字印刷诞生后,中国人也从来都没离开过手写,今天的现代文明冲击了手写,我们有电脑、计算机、手机等等,把我们的手写给毁了。
  中国人必须通过对手写的体验和认知,才能读懂我们自己的这部历史,不然就读不懂。我们的文化历史,到今天突然断了,就是因为中国人不手写了。
  今天30岁以下的年轻人,99%的持西方价值观;40岁左右的占到80%;50岁左右的占到60%,整个国民素质绝大部分是西方殖民文化的传播者,无数中国人长着一副中国人的模样,肚子里装的却是西方文化和半西方文化。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20世纪的100年,前五十年,我们送出去的很多学子,90%的都学成归来,都是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大学问家。
  因为前五十年的这些人,中国国文底子厚,每个人都有手写的经历,他们出去基本上都是洋为中用,他们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这个民族,为这个国家的振兴,他们的格局、胸怀、报答是如此之大。
  历史规律告诉我们,书法昌盛,书写昌盛,国运昌盛,则国民自信。一旦书法和书写都不行了,国运定就随之难行。
  50、60年代,我们很贫穷,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朋友。
  字写好了,可以写出中国人的素质,可以写出中华民族的审美。中国人的素质必须通过书写来体现,从小就要亲身经历,只有实实在在的书写练习过,才有体会。
  日本人和韩国人,他们对这个写字也比我们要重视。
  独幕剧:对手——东方学
  20世纪我们有一句口号叫中西结合。作为科学技术,不存在谁结合谁,谁先进就结合谁。
  文化艺术怎么结合?没人追问。
  100年以后,中西结合变成西中结合,我们跳脱在了别人的游戏规则里。
  美国人的聪明在于,他把大量的资金全部用在基金会,通过它们悄无声息地暗度陈仓,来改变别人。
  曾来德说,今天很多的中国人盲目自信,为什么?
  因为有钱。
  我们现在是有了钱,但并不懂得怎么花钱,一个不会花钱的民族,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
  钱,也要看赚的是什么样的钱!如果以牺牲资源、出卖劳力来赚钱,那这还不算真正的钱,这就说明我们的文化还不值钱。
  曾来德说,我编了个中西方文明对话的故事,编得不完美,但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清醒。
  剧本如下:
  中国人对西方人说,现在,我们要到你们西方来传播中国文化。
  西方人说,欢迎,来吧,请告诉我,你们传播什么?
  中國人煞有其事地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地——口袋一拍。好像钱可以完成一切事情。他不知道,有很多是钱所完不成的。
  中国人说,我要给你传播中国的文学和诗歌。
  西方人说,你们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诗歌,辉煌灿烂,但李白死了,苏东坡作古了,屈原也跳江了,你们都不读他们,也读不懂他们,谁来给我们传播?
  西方人说,一百年以前我们做了一个文学游戏。
  中国人问,什么游戏?
  西方人说,游戏名称就是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制定了一个潜规则,也就是游戏规则,如果中国人要获奖,放到100年以后再说。这100年,我们把该给的、不该给的人,都给完了,现在,我们可以给你们中国人了。
  旁白:关键是中国人没有给别人颁奖的习惯,而我们无数的中国人都在想办法去领别人的奖,为了奖,人家狗洞都去爬。获奖是个人荣誉,无可挑剔,但问题是如果全国人民都认为这是伟大的成果,看得如此之重,有这个必要吗?
  中国人还想向西方传播美术。
  西方人说,传播可以,但先要把身份搞清楚。
  中国人问,什么身份?
  西方人说,你们得给我们行弟子礼。
  中国人说,笑话,一部中国美术史,大师辈出,怎能给西方小儿行弟子礼。
  西方人说,100年前的事情我们不谈。一百年以来你们中国的画家失去了自信,到我们西方来寻找出路。你们做了几件最愚蠢的事情:第一,把书法从绘画中清除出去;第二,把人文和绘画彻底斩断,抽干了自己的血,留下了一个躯壳,到我们西方来换血,换了100年,你们都不知道,其实我们救不了你们,这一百年以来,你们失血太多,再也无法返回了。
  从文艺复兴以来,你们中国的大师都是写意的大师,我们西方大师都是写实的大师,你们中国哲学是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我们西方的哲学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文化,但我们没想到的是,你们最后抛弃了自己,完全跟我们学,给我们当学生。
  你们的写意大师,没有一个不是解决了书法问题的大师,没有一个不是满腹经纶的大师,但今天你们的画家,这种人基本没有了。
  第三,你们的全国美展,写意画都入不了选,能够入选的都是按照我们西方的规则、标准、游戏来画的,你们自甘自愿这样做。
  第四,你们的美术学院哪一所是你们中国的,全不是。孩子长到十几岁,就要给中国传统文化断奶,完全按照我们西方的模式考试。考得好的归我们,考得差的归你们,而我们教你们这种模式,好多东西都不用了,你们还在死守。叫我们怎么能够平等地对待你们,要平等可以啊,你们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再来。
  诺贝尔文学奖和美术的问题,把这个问话的中国人问傻了,中国人不断地喝茶,低头喝茶,之后喝酒。喝了几口,继续很强势地把头抬起来,对西方人说,我们可以给你们传播音乐。
  西方人说,中国人的音乐是个体,是少数人的音乐形态,一把古琴、一把二胡,面对我们一个交响乐团,首先从格局上就输了。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倒是有着庞大的乐团,但现在却再也看不见了,唯一能找到的就是湖北出土的编钟。   你们一个三流的流行歌手,就可以把你们三亿孩子领回家,那就是你们的音乐梦。
  中国人说,那我们要给你们西方人传播电影和电视。
  西方人马上站起来说,对不起,你们还没有资格,昨天才教会你们,怎么今天就要来教老师了,学费都没有交够。
  中国人说,那我要给你传播中国的建筑。
  西方人犹豫良久,说,你们中国古代建筑的卯榫结构,登峰造极,鲁班是世界上伟大的建筑师,但我们没有想到,你们一把火把这些建筑烧了,现在,你们国土上放眼望去,全部是我们西方的建筑。如果不是写了几个汉字,你们就找不到家。
  中国人无话可说了。
  西方人又说了一句,中国有一种东西,你们自己都不知道,那就是中国的书法。你查查任何一部世界美术史,没有任何门类比你们中国书法寿命長,几千年不仅不灭,我们西方还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想改变它,现在发现,不仅没有改变书法,反过来书法还在改变我们。
  你们中国书法的国土面积比你们自然国土面积要大无数倍。
  全世界都有崇尚你们中国书法的粉丝,全世界都有盗窃你们中国书法资源为自己所用的国家、民族和人民。
  我们美国的波洛克不就是把中国书法盗窃来局部放大成就的现代艺术大师吗?毕加索说,我在中国首先是个书法家,而不是一个画家。一些艺术家是把书法元素转换成现代艺术才引起国际关注的。你们中国书法在全世界有很多私生子,但你们从来没人来认领,因为你们不自信。
  不过呢,书法与我们西方人没有太大关系,是你们中国人自己的事情,还是你们自己玩吧。
  曾来德说,书法,是中国的国力,是中华民族全面的审美,是中国的生活方式。书法从色彩上就黑和白,元素上就点和线。
  黑和白是最高级、最大的色彩。
  黑和白是大色,是综色,是全色,是绝色,是一切色的总和,所有的色搅在一起,就是黑。
  中国人讲黑白阴阳,老子说玄,黑是万色之父,白是万色之母、万光之源,两个就是黑白二元的对立,构成阴阳和太极学说,再加上一支毛笔,因为柔软,它充满了变数,再加上有个人,心理、情绪来控制三个充满变数的工具和材料,它就构成了中国的哲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可穷尽。
  点和线也是最难以控制的元素,永远如此。中国书写再加上文学、诗歌,把人的鲜活的气质、性格、习性、道德、品格都表现了出来。
  我们如何认识中国人的写字和书法?必须懂得书写的意义和价值,中华民族也必须从这个基点开始,从孩子开始,从家庭开始,从书写开始,从书法开始。
其他文献
一個奉行解构主义的人或许会主张:没有哲学史,只有哲学主题史和哲学风格史。因此,哲学无关其他,而只是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追寻、对正义的求索、对意义的追问;也因此,当我们学习哲学的时候,我们是在学习柏拉图、康德、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而不是某种抽象化或者教条化的哲学。  或许如此,又或许不是。哲学可以是对一系列大问题的追索,也可以是对一个人具体生活的省思;哲学甚至可以直接表达为一连串试图澄
自然界一切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其技巧之高超,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装死是动物的一大伎俩。椿象、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一下,它立刻会装死,从农作物上掉落地面,过一会儿又活动开来。鸭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当其被红狐追捕时,会翻着白眼装死。有人曾做试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  蟹、虾、蛇、壁虎、水螅等能施用分身术,迷惑对方,保护自己。人们有时会发
农夫正在菜园里松土,突然从土疙瘩后面跳出一只很大的毒蜘蛛。   “多么可怕的蜘蛛!”农夫吓得惊叫一声,跳到一边去。   “谁敢动动我,我就咬死谁!”毒蜘蛛舞动着长爪子威胁农夫,还发出咝咝怪叫。   毒蜘蛛又向前爬了几步,张开大嘴做出咬人的兇相,说:“蠢农夫,你要听明白,只要被我咬一口,你就会有死的危险。你先是在痛苦中抽搐,接着在极度痛苦中咽气!走开,别靠近我,否则,你要倒大霉!”   农夫
伊索家的墙壁上有一枚铁钉。不,或许称它为铁棒更合适,它足足有拇指般粗细。如果它再细一点,伊索可以选择忽视它,可是它实在太粗了,而且它就钉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每一个来访的客人,幾乎都能一眼看到它。实话说,它让伊索的家看起来很糟糕。   “嘿,伙计,你为什么不把它拔掉呢?”不止一个朋友这样问。   伊索摊开双手说:“你以为这很简单吗?它可能横穿了整个墙壁。想要把它拔出来,说不定需要拆了这座房子。”
一  公元前696年,卫国政变。国王跑了,国王万岁!  这是本年度的国际大事,各国报纸的大字标题是:  天理昭彰,卫国另立新君!  扒灰者祸及子孙,前国王寻求避难。  各国的史官在那些天里熬红了眼睛,一个个像亢奋的兔子,民工们来来往往地搬运书简,简直累断了腰。史官们在如山的书简里翻查事件的前因后果,在一张张散发着清香的木片上写下他们的深度分析。  网上的评论有十万八千条之多,而在这一年,一首名叫《
1  在日出和日落之间,你的影子缠着不断消逝的日子,将所有的生物祷念。  一滴水里留有禅意。一座山里留有神秘。一阵风里留有乡愁。  一年一年,有打坐千年的持久。  与水为邻,摇曳轻舟。  2  沿着新生与苦难、坎坷与从容,低沉、扭结、挣扎、焦虑,皆是时间的明朗与含蓄。  新生事物,令日子回头。回头,我在岁月的轮廓里,分不清青丝和月色。  轻风舞月,两种陌生而熟悉的事物,在拾掇与目送间斫木为筏,穿越
有人做过实验,把一只刚孵出来的小天鹅放在一群刚孵出来的小家鹅中饲养,让它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在小家鹅群中长大的小天鹅,最后会怎样呢?结果,这只天鹅和那群家鹅一样,只能在地上笨拙地行走,却无法在天空自由地飞翔。   假如你生来就是天鹅,具有飞翔的资质,但如果不学习、不挖掘、不开发、不运用,那么,再好的资质,也会流于平庸。   假如你生来就是天鹅,而有的却是家鹅的心态与思维、行为和习惯,那么就会丧
暑假的一个下午,天气非常闷热,乌云像一块帷幕一样黑压压地布满整个天空,树叶一动不动,蝉也噤了声。   突然一道夺目的闪电划破天际,紧跟着“轰隆隆”的雷声震耳欲聋,它们带着狂风暴雨鋪天盖地地向大地冲来。大雨倾盆而下,天地间像挂了无比宽大的珠帘,灰蒙蒙一片。狂风挟持着雨丝像无数条鞭子,拼命地抽打着树枝,大树在风中剧烈摇晃,好像即将倒下似的。行人不顾一切冒雨狂奔,不知哪辆汽车飞驰而过,飞溅起一堵半米多
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且,谁叫她永远穿着一件又灰又旧又不合身的衣服哩!  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  “唱得真好!”这时传来说话的声音,“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小姑娘惊呆了!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后站起来独自走
早上,鬧钟响了好久,小熊还躺在床上不肯起来。妈妈催促道:“小熊,快来吃早点。”小熊回答:“慢点有什么关系?上课还早。”   下午放学,同学们快步走回家。小熊背着书包,这儿看一下,那儿站一下。同学催促:“小熊,快点回家,天要黑了。”小熊回答:“慢点有什么关系?回家也没事做。”   考试了,小熊的动作很慢。下课铃响时,小熊还有一半的题目没有做。   小熊没有及格,暗暗下决心:“慢吞吞的坏习惯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