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吸血鬼”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的时候看了许许多多不知是真是假的《世界七大不思议谜题》和《吸血鬼实录》一类的廉价书,内容古怪、资料可疑,并且印刷粗糙。但我从不后悔;相反地,我感谢它们。它们使我在百无聊赖的下午可以空想着金字塔里的诅咒秘密打发时光,在上数学课的时候透过摹画西藏雪人的模样锻炼绘图的技巧。就算因为害怕书上见到的怨灵照片,而整夜躲在被窝里不敢入睡,我还是感谢那些为了糊口而胡乱编写材料的不知名作者,以及可能早就不复存在的小出版社。他们给了我一段快乐的童年,阅读竟是如此有趣。
  如果我们相信书,相信它能开启灵感,改变生命,那么一份书单就是一张人生的设计规划图了。为青少年开书单的人不只是把塑造了自己的书籍罗列出来,还以为这就是他所不认识的那些年轻人也该走的道路;跟着它,人生自然是好的;大家都走这条路,社会的未来自然也是好的。这是多么大胆而且自私的想法,我们凭什么以为自己的经历可以复制在其他人的身上呢?
  在我一生所受过的教育之中,最令我感念的是童年那段日子。我念的那家小学也有阅读课,但是老师们并不指定任何读物,他们只是把我们丢进一个小型的图书馆,然后就关上门一小时。在这一小时里,我们肆意翻弄架上的图书,甚至把它们抽出来当成武器互相丢掷。累了,就坐在地上随便检阅那些被摧残得破碎零落的绘本与童话,重组掉页的故事和彩图。看着看着,大伙们渐渐静了下来,恍惚进了另一个世界;更准确地说,是离开了这间图书馆所在的此世。直到钟响,老师进来呼唤,我才好像手术后的病人,麻醉药的效力似去还留,呆呆地站起来和其他小朋友排队走回教室。
  我的老师不管我看什么,我的外公则不吝惜地满足我对各种怪书的胃口,他们好像没教过我什么读书和选书的窍门,却教了我最重要的心法:阅读即自由。
  老人或许需要一份书单,因为到了这个阶段,人生开始要倒过来算,看看自己还剩多少日子,还有多少余力,这都得经济地用,再把时间耗在《吸血鬼实录》上面,未免不智。
  金克木先生有本书话集,书名相当惊人,叫做《书读完了》。他引述了这么一段故事,话说陈寅恪先生年少的时候去见史学前辈夏曾佑,那位老人对来访的晚辈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陈先生大惊,以为老人家糊涂了,怎能说出这么荒唐的话。虽说汉代的东方朔曾自称“三冬,文史足用”,但那毕竟是汉朝,说不定的确没太多书可读,和现在不能比。但是到了陈先生自己也老了,才发现那番话有理,中国书果然是读得完的!
  曾经,我也以为书是看得完的。我当然没有金先生这等本事,也不是真的相信自己读书的速度赶得上出版的速度,但就是隐隐约约有这份直觉和欲望。尤其是买书的时候,我一边把书放进购物篮里,一边就会为它策划最佳的阅读时机,并且喜滋滋地想象它能带给我多少好东西。结果如何,不问可知。
  运气好的话,我的人生或许还有一半,眼看着就要从不需要书单的季节迈进需要书单的年份了。书看不完的遗憾日益浓厚,倒数压力开始出现。但我还是不甘心,不想就此跟着书单度日;我仍然愿意相信,就算到了咽下最后一口气的那刻来临之前,前面的地平线还是无限宽广,时间还会给我停下来看看风景发发呆的余裕。
  摘自《弱水三千——梁文道书话》
   香港上书局编辑/刘杨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韩国《中央日报》发放了7万份调查表,想知道本国公民最讨厌哪个国家。结果显示,半数以上韩国人最讨厌日本。但韩国人在讨厌的情绪之外却有难能可贵的地方,他们一面讨厌日本,一面又将日本列为“最应该学习的国家”;一面抗议美国在韩驻军,一面又认为它是仅次于日本的学习对象。  不仅如此,天性乐观的巴西人不满意美国人自以为是;德国人觉得法国人只会夸夸其谈。每到一处,都可以听到当地国民对他国的不满。
期刊
缘于一场偶然承办的比赛,55岁的越野运动“老司机”、汽车运动推广人袁啟泰,放下在云南和广西经营了近20年的企业“天界体育”,做出了“落户”陕西韩城的决定。这场比赛是袁啟泰近20年汽车运动职业生涯中承办过的国家级赛事中的一场,和以往的比赛一样获得了各界的称道口碑,但它不同于以往的是,当大幕落下,曲终人散后,袁啟泰没有选择与主办方握手告别,而是“投桃报李”地留在韩城,不走了,连他自己都没想到。  媒体
期刊
她叫约瑟芬·乙瑟,出生在纽约皇后街区的匈牙利犹太籍的五金店主家里,从小就喜欢给人化妆,母亲是她用得最多的模特。她经常为母亲梳理头发,有时候一天摆弄两次。离她住处不远,就是一个倾倒垃圾的地方,整条街都弥漫着腐败腥臭的气味。为此,她憧憬向往美丽而芳香的世界。  大萧条期间,她和她叔父在他们厨房炉子上的罐子里做出面霜,到纽约去销售。为了把美丽带给每一位女性,约瑟芬·乙瑟把自己的姓名改为雅诗·兰黛,于19
期刊
一位老师说得好,「考风不正,学风必然不正;学风不正,会影响学生终生」。    今年以来,给人们最大震惊的事情,要我来说,不是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不是法国飞机的空难,也不是成都公共汽车的燃烧,而是近日发生的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说其令人发指,惊心动魄,触目惊心,前所未闻,任何一个词,都不过分。  如此大规模的道德坍塌,大面积的秩序动摇,大体量的制约失衡,大数字的群众参与,可以说全国之最。我国自隋唐
期刊
在这样那样的事后,我们长大。但好像总会有些事,刻上心板,不会随着我们的成长淡化。    朋友举臂绕过我的后背,在我的腰上狠狠地掐了一把:“快看,快看,她就是我说的那人!漂亮吧?”   我一面将刚买的包子拼命往嘴巴里塞,一面迷茫地朝他所指的方向望去。阴沉的视线中闪出一抹动人的粉红,幽静地,极有分寸地立在那儿。喧闹的人群中,她是那么独特与别致。   “哪儿有?不漂亮啊。”我言不由衷地说着。   “嘿,
期刊
记得我收到过这么两封感人的信——   一位高中女孩伤心地写着:   “有一天。我上交通车,发现坐满了,只有全班同学最讨厌的那个人身边有个空位。我好想坐过去,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去坐,会让她难堪。但是我也知道,如果我坐过去,其他同学会排斥我。我一直在内心挣扎,我一直站着,没有坐下去。回家之后,我心里很不安,我觉得那个同学对我露出一种乞怜的眼神,可是,我伤了她的心。我知道自己错了,但我就是没有勇气去坐。”
期刊
付出深切的关怀,收获真挚的尊重。    19世纪90年代的一天,澳大利亚青年作家亨利·劳森(1867—1922)穿着一身英式礼服,坐在马车上前往悉尼戏院。刚跳下马车,他就看见身边报摊前坐着一个衣衫褴褛、怀抱婴儿的女人。女人声音嘶哑地叫卖着,而婴儿则在母亲的臂弯里甜甜地沉睡。   这一幕让劳森想起了自己的童年:1867年,他的父母刚移居澳洲时,曾在一个叫做“一英里”的地方做淘金工人。他们的“家”是用
期刊
●费无忌  楚国费无忌,是这些小人中最有“成就”的一个。  楚平王为儿子娶亲,派大夫费无忌前往迎娶。费无忌看到新娘如此美貌,便心生邪念,不顾一切快马回宫对楚平王细述姑娘之美,并进言趁太子尚未见面大王先娶之。好色的楚平王被巧舌如簧的费无忌说动了心,转眼间,这位本该成为太子妃的秦国姑娘,便成了公爹楚平王的妃子。  移花接木的费无忌,也成了楚平王的心腹。但他却做贼心虚,因为他知道太子迟早要接班的。于是他
期刊
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二次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竞选办公室为他制作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宣传册,内容包括罗斯福总统的照片和一些竞选信息。不久,成千上万本宣传册印制出来了。  就在准备分发宣传册时,竞选办公室突然发现一个问题:由于工作人员的一时疏忽,宣传册中一张照片的版权不属于他们,而是归某家照相馆所有。竞选办公室十分恐慌,因为已经没有时间再重新印制了。但如果就这样分发出去,那家照相馆很可能会因此索要一笔数额巨
期刊
南美洲有个名叫巴里卡的偏远村子。一个男孩因失恋积郁成疾。  父亲买回一团红丝线,把他带到一间靠近沙漠的小旅馆。  第二天,父亲背上儿子和一块石头向沙漠出发。  两个小时后,当父亲在沙漠深处看到那零星的绿色,便对垂在肩头的儿子说,那是卷柏。  儿子毫无反应,依旧垂着头,像死人一样。  父亲在一株碗口大小的卷柏边把他放下,拿出红丝线,一头系在带来的石头上,然后把线全部理开,另一端系在卷柏的根部。  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