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o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如此课堂效果可大有改观。为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本文希望从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82-01
  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
  1.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另外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所以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2.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我相信各位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次要备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
  第二,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途径是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首先全力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
  其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是以一种冰冷冷的形势和姿态呈现出来的。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构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态扑面而来的。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佐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受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应该说与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实际相割裂有关联。
  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把课堂“还给”学生。
  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于学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
  3.加强科学教育研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而且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改向经验要效率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改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为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4.课后及时总结
  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也会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在课后要及时地回顾总结,不断地调整、改进,以期达到下一节课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也正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的方面。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国上下掀起实施新课标的活动中,自己作为一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投身到这项伟大的课改实践活动中去,以顺应时代的潮流。以下是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及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实施的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德育教育仍然要贯穿教学之始终;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在教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俄合作学习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但是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合作学习在底课堂教学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影响了教学效率。本文就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例,对合作学习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自主探
期刊
【摘要】近年来,英语教学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本文以笔者所任教学校公共英语教学为例,从确定“培养实用能力,突出职业特色”的教学目标入手,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旨在对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析:一、运用教材,启发想象力;二、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三、强化训练,提高想象力;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通过这些途经,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 如何培养 教材启发 质疑发展 训练提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历史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所学知识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在原本教学模式的技术上进行合理的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历史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问题意识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分析当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以期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直观形象、色彩鲜明、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生动逼真的电教媒体,可以把高度概括的概念、枯燥的计算、烦琐的应用题、抽象的几何知识等展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手段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减轻学业负担,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说明口语交际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谈几点实效策略。  【关键词】 提升 低年级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策略 
期刊
【摘要】 我国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着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是: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学困生。本文针对学困生专门设计了情感教学、分层教学、小组合作三种学习方法,希望能对数学老师们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困生转化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91-01  “学困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更低
期刊
【摘要】课堂转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多年探究信息技术的经验,就简单云技术条件下的 Google Docs在信息技术课堂转型中运用实例进行简单阐述,为信息技术教育者探索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抛砖引玉,以期共同发展。  【关键词】 云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 课堂转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