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思考课程资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新的课程标准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执行者变为创造者,由教材的钻研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新标准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自主性,由被动变为主動,课程的设计从文本走向实践,将原来的计划—大纲—教科书模式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实时互动的体验模式。教学过程不再是完成任务似的千篇一律,而正在转变为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人性化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互为主体。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这对教师如何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挑战。教科书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因地制宜地利用课程资源,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根据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当地的课程资源,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在教学中要注意打好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基础,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现在提倡淡化技术教学,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但学生不掌握最基本运动技能,不具备基础的跑、跳、投能力和身体素质,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力不从心,对体育课失去信心,失去兴趣,日后走向社会就不可能在体育锻炼中挑战新的运动项目。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运动,都是需要以一定的基础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作保障的。
  二、对竞技性内容进行改造
  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否定过去的一切,传统教材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几代人实践总结出的结晶,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取得较大的成果。课程内容的选择还要以传统教材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观念。大家都有体会,传统的田径教学是学生最怕的,也是教学效果最不理解的,是不是就此将田径项目删除?基本的跑、跳、投不练?前面我们谈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田径项目是运动的基础,其内容的开设是必须的。铅球、蹲距式起跑,背越式跳高等项目趣味性差,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又无益于终身体育的项目只可作介绍,其它项目可进行适当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新的课程内容。以游戏的形式,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玩”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领,提出一些动作要求,这样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玩”。学生既掌握了最基本的动作方法,又“玩”的开心。球类和体操及其他项目,部分同学往往是因为对某个技术动作的掌握难度大,进度慢而失去信心,产生自卑,从而厌学。那我们选择同类项目中难度小,易掌握的技术动作,分组教学,分质教学,不同组别练习不同难度的内容,学生既掌握了动作,又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兴趣。
  三、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体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生,制定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喜好;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等因素。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等条件,确定一些课程内容范围,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了就会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发展个性。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式、方法也应作为教学内容;因为高中学生已具备自学,自练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方式、方法,做到授之以渔,为日后离开学校进行自我锻炼奠定基础。
  四、采用差异教学的方法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平等受益”,这反映了学生主体的呼唤和需求。在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成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一定要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课程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自学自练的能力,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特点开出运动处方,让学生自我练习,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五、开设新型体育项目
  项目课程内容除了优化、继承、改造传统教材外,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它在民间或当地已经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根据地区、民族的特点开发和利用这些项目(武术、歌舞、射箭等),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再回归社会。课程内容还要注意时代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例如,定向运动、三门球、健美、现代舞等,通过新兴运动项目的学习,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运动兴趣。当然引进新兴运动项目不能盲目,为了求新鲜,赶时髦、一哄而上,要根据学校的条件,教师的能力,学生的喜好,适量选择。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完成课程目标而服务的。选择课程内容要更多地研究它的功能和价值,因为体育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所以体育活动既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也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平台,由于其内容更新快、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个人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与人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正是因为微博交流平台的这些特点,催生出“微公益”这一不同于传统公益活动方式的新类型公益活动方式,此二种公益活动组织方式的完美结合,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引导乐于并且可能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这样的创新模式也给当下急需改革与探索的青年组织动员新方式提供了有益借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  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学科,但中职在校生整体数学底子薄、基础差、程度差异大,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没有升学的压力,学生没有兴趣,课堂教学难度大,效率低。中职数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中职数学教师正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是一个有效途径,不仅能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其专业素质
期刊
近年来,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教育逐步的重视,2010年将信息技术考试纳入中考考试范围。信息技术考核为D的学生不能上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就值得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去努力探索。我们一向追求的是45分钟要质量。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就我个人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计算机教学是人机交互以技能操作为主的教学,培养学生
期刊
一、智慧平安校园项目可行性  智慧平安校园项目的设计原理是通过技术手段把校园里的监控接口与网络相联,通过个人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可已根据唯一的序列号和密码调取相应的监控摄像头查询。  根据2010年4月18日新京报报道,北京千所中小学校视频监控系统覆盖率已经达到100%,而其他省市的中小学校监控系统覆盖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学校不需要其他额外太多投入,使用当前所具有摄像头即可。家长通过付费,实名制购买使
期刊
众所周知,高中一年级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一年,这一年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做好两者的自然过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两者要是过渡好了,不仅有利于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中三年的顺利学习打好基础。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差异  (1)学习中出现了困难得不到及时
期刊
初中英语课本中有多幅图片,而且这些图片大多为卡通图片,内容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实际,不但趣味性强、题材灵活、易于拓展、极具思想性,而且语言真实,突出了本单元重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针对性,是英语教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资源,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揭示了“兴趣教育”的优越性。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在日常教学中,兴趣是学生进行所有学习活动的内因。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
期刊
数学课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怠倦情绪挂在脸上,这种状况不仅使课堂效率下降,而且导致大部分学生掉队。克服这种状况已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课题。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学生能动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内部根源,是最后决定的因素。教师如果能在一节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不仅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更应成为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作业的评价,因师而宜,因生而宜,應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不搞模式,不搞一刀切。  一、作业批改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孩子是单纯、富有激情的,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自信,总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期刊
我们教的是职高,不是高中,差别就在于孩子们是初中应试教育的“废料”,我们却不得不当成宝贝。学生基础差,这正是我们职高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可回避,不能推托,我们没有理由推托。“X乘以X分之一不知道得多少;二分之一与二分之一做和等于四分之一”,是正常现象。因此我们需要看到,数学教学一要适应专业,二要适应学生基础,必要时分层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有所得,这是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清楚的,如果还一味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