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探索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高职课程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口高职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模式之一。针对对口高职生自身特点,我们需制定配套培养方案,以达到对其的培养目标,从而达到中高职教育的顺利衔接。
  【关键词】对口高职 中高职衔接 会计课程设置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历史命题,它是职业教育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于通过中高职衔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本文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对口高职阶段)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一些探讨。
  一、目前中高职衔接普遍存在问题
  各种衔接模式考核评价标准不统一,且一所高职院校内往往几种衔接模式同时并存,造成新生质量的参差不齐,给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高职之间沟通渠道不畅,且受学生规模的影响,双方开展教改的积极性不高,中高职同一专业中往往存在重复设置课程、学生重复学习的问题。缺乏沟通整合与避复机制的中高职课程必然导致内容的重复。
  比如在专业课上中职大多都设置了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使得学生对于这部分已经学过的课程热情不高,或者认为学习很简单,随便就能学好,养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等到知识点一难就听不懂了,反而彻底放弃。表现的最为明显的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上)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学生处于一种不屑听的状态,到财务会计(下)学生又听不懂,又处于一种不愿听的状态。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出纳员和存货会计员的岗位课程,这两门课程是中专层次的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编制、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现金收入的管理、现金支出的管理、现金收支计划的编制、现金管理政策的制定、存货采购的核算、存货入库的核算、存货领用的核算、委托外部加工的核算、存货出售的核算、存货退回的核算、存货溢缺的核算、存货明细分类核算等。
  (二)对口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
  因为对口高职的学生相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讲,他们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所以对他们来说可以直接进入到相应的专业课学习。比如:成本会计业务、销售会计业务、无形资产会计业务、投资性房地产会计业务、金融资产会计业务、长期股权投资会计业务、资产减值会计业务、负债会计业务、收入会计业务、所得税会计业务、会计报表等方面。
  中职毕业的学生跟普通高中生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本身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进入高职以后,我们不能像对待一般高中毕业生那样去制定教学目标。从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角度来看,中高职均需要对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定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培养。
  对于对口高职的学生来讲,除了要求详细掌握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所有会计业务的核算外,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高度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他们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该更偏重于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加技能方面的培养。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以实际任务为驱动,以具体工作为主线,将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理论与教学环节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开创性的课程设置、不同教学活动的相互结合,实现培养复合性、应用性人才的目的。实现学生对会计岗位技能的掌握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管理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2.拓展考核办法。改变以往单一的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考核,采取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进行实践能力测试,并开展技能比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建议将比赛结果换算到考核分数中,一举两得。也可以适时地开展技能等级鉴定,使学生在考核的同时,考取有用的职业资格证书等。
  3.重视课程相关建设。(1)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更好的配合课程设置和建设,应该培养一支既精通理论又熟悉业务的教师队伍。所授课老师应该适时地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者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考试以取得“双师”资格。另外,还应该聘请从事企业财务工作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导师,并在校内开展各种讲座,不断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接轨。(2)配套教材的编写。中高职会计课程衔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材的衔接,因而编写分类明确的中高职课程教材,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环节。①教育部应加强对中高职教材的统筹,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组织专家根据会计专业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科学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单元,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明确哪些是中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哪些是高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然后在全国或各省进行统编及选用,提高教材的开发效率。②要高度重视并启动示范教材遴选工作。目前高职教材市场比较混乱,这就需要由政府主导,启动示范教材遴选工作。将真正衔接配套的、优质上乘的教材遴选出来,推荐使用,真正起到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3)促进实验室建设。会计专业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学校配套建设相应的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实训室,可以是教学活动丰富起来,并且模拟的工作环境,也会促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
  三、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机制研究
  (一)统一的中高职专业目录编制机制
  中高职课程衔接事实上主要是专业的衔接,科学的设置对口高职的专业,可以在中高职课程对接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立统一的中高职专业目录编制机制,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比较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共同开发课程的机制
  中高职衔接最终必须在办学实体层面进行,而且还必须在统一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形成可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因为,中高职有着不同的管理系统,倘若不把管理层面的差异充分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人才培养方案将无法实施,而所开发的课程标准也将束之高阁。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建立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共同开发课程的机制。
  总之,中职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中之重,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一衔接问题,不仅需要职业院校的努力,也需要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做好这一衔接问题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与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都具有重要十分巨大的影响意义,最终实现中职与高职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2]周经纬.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商业会计,2012,12.
  作者简介:刘晶(1981-),女,汉,山东烟台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孙建国,武氏太极拳第五代直系传人,太极大师,中国武当百杰、中国武术七段、河北邯郸峰峰武术协会副主席、永年广府武李氏太极拳(原)河北永年广府武氏太极拳学校校长。16岁拜武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先生为师,刻苦研练,数十年如一日,恩师谢世后一些拳谱、拳论手稿传于他。多一年来直致力于武氏太极拳的传播和推广。  武氏太极拳套路与“六字诀”的关系如何运用呢?是我们多年习练太极拳者值得深思研究的
期刊
探讨了在校大学生打工权利受侵害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期对有意于打工和正在打工的大学生有所裨益,也为进一步规范、优化和完善大学生打工市场提出参考性建议.
庚子年间(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天桥八大怪rn1.穷不怕rn穷不怕的文学知识丰富,书法也很擅长,白沙撒字是他的绝活儿.他的一笔寿、一笔福、一笔虎,字迹工整,潇洒漂亮,
期刊
如今,各大电商平台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伴随着中产崛起和消费升级,几大电商巨头又打起了“品质”战,而食品安全无疑是品质的“重中之重”。
部编版一年级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在内容的编排形式上更多地注入了美术的成分.教材不仅版面优美,而且通过美术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摘要】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保险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探究了保险监管体系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最后和我国实际相结合,为我国保险监管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保险监管 必要性 对策 建议  在对金融危机进行反思之后,各个国家共同努力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其中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保险业,对保险业的监管体系进行改革,并且加强监管保险业,促使其更好的应对危机和经济变化情况。  一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发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悲伤、沮丧、哭泣、孤独、恐惧、焦虑、易怒、自责、生活能力下降、不能履行母亲的职责、对生活缺乏信心等,同时伴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躯体特征,更为严重者有自杀倾向.产后抑郁症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婴儿的健康成长,同时给家庭及婚姻及至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现结合产科临床工
摘要 通过对组织承诺结构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分析,对组织承诺概念的演变和组织承诺结构的发展做出简要评价,并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关键词 组织承诺:结构维度    一、组织承诺研究的意义    在人本管理的主流理念下,如何留住员工,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开发员工的潜力,激发工作积极性,以实现组织目标,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由机械地提高生产率到关注员工自身,组织承诺这一概念
2005年1月,笔者到台湾考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曾经到新竹忠信中学访问,学校负责人送《凡人凡语》一书,回来后拜读,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心理咨询案例,介绍给大家。案例: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