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的反思及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 要: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无疑是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但是,选修课在教学策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策略,以期对高中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选修课 教学策略
  1.引言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是语文课程结构改革的重大突破,是一个创新性的举动。选修课的设置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具有重大作用。虽然选修课的作用可见一斑,但是一些高中教师在选修课的利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主要分析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策略。
  2.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在2003年开始设置,虽然距今十多年了,但是在开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教师对选修课的认识不足。比如说选修课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法欠当、教学评价过于单一。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对选修课的态度不够认真,认为选修课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课下自己看,课上没有必要拿出太多时间,而是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必修课上面。有的高中对于选修课的考察不够重视,一些学生根本达不到选修课要求达到的目标。第二,不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水平,照搬大学选修课的模式。由于一些高中教师没有一套科学的、明确的教学方法,照搬大学教学模式。大学选修课是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开设的,而高中生的知识储备还相对较少,不能很好地消化教师所讲内容,很难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大学选修课一般是教师讲一些重点内容,然后让学生课下看课外书,主要是以自学为主。若高中选修课也这样开设,则对于学生而言难度有些大。第三,将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充,无视选修课设置上的独立性。虽然选修课与必修课有很大联系,但是选修课在设置上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有的教师喜欢将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练习题。比如说在学完文言文后,教师将选修课上的文章作为练习材料,让学生解释字词句。
  3.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策略
  3.1明确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选修课的设置是语文课程改革结构的重大突破,是一个创新性的举动。选修课的设置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具有重大作用。为了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基础的知识,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的课程,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选修课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将潜能发展为现实,最终成为学生的特长。首先,选修课应该以必修课为基础,在掌握了必修课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将学得更好。必修课的开设应该为选修课的开设创造条件。其次,选修课应该在借鉴必修课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虽然选修课与必修课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两者在内容的侧重点和评价的标准上有很大差别,因此,教师不应该将必修课的教学方法照搬到选修课上来,要形成一整套选修课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延伸。因此,在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2选修课应该突出个性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学生发展特长和个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点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科目。教师要尊重学生所选择的模块或者文章,尊重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向。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左右学生的选择,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教师应该起到指导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小说专题时,许多学生喜欢在网上看一些有关电子书,有的学生喜欢看纸质的书籍,有的学生喜欢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喜欢探讨小说的语言、结构,有的喜欢对作家作品背景进行研究……无论学生研究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教师都应该给予尊重。
  4.结语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无疑是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高中语文选修课对于拓宽学生语文知识面、开发学生潜能、形成专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语文选修课教学。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查找自己的不足,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选修课程的发展。明确选修与必修课的不同与联系;突出选修课的优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创新,勇于改革,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陈亚.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六大困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叶延武.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育才中学教学实践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0(03).
  [3]陈克美.对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的反思[J].语文学刊,201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词语是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词语中显现出语言对文化的承载作用。色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色彩不仅有其物理属性,而且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表示颜色的词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其所蕴涵的意义有很多相同和相异之处。本文主要探讨了颜色词的分类及基本颜色词“黑”、“白”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 颜色词 文化内涵 翻译策略  一、颜色词的
摘 要: 语言分析有分与合的问题。汉语说与写基本一致,书写以字为单位连写,词与词之间无间隔,按照语流和意群断句,因此,在接受语言信息(听与读)时,就要在一个语言片段中切分出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义单位——词。切分的不同,所领会或表达的意思就不同。文章对翻译思维中的语言分析进行探究。  关键词: 翻译思维 语言分析 词  一  语言分析有分与合的问题。汉语说与写基本上一致,书写以字为单位连写,词与词之
摘 要: 晚明时期南曲隆盛,作家辈出,吴江派以独具特色的散曲创作和具有开创性的散曲理论,在晚明曲学领域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吴江派为切入口,选取几位代表作家作品详论,重点剖析其南散曲创作风格、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以期透过吴江派散曲作品重新勾勒散曲发展轨迹,准确认识并定位南散曲的价值。  关键词: 吴江派 南散曲 创作风貌  吴江派是崛起于晚明的一个标志性流派,在戏曲史上影响深广。然而长期以来
工业原料双酚A(bisphenolA,BPA)广泛存在于环境当中,其对人类及动物生殖系统的不良影响备受关注。研究证实,枸杞多糖(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LBP)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
摘 要: 在高三文言文复习阶段,课堂的应试性得到了极致的体现。但是,一味讲究解题技巧,机械地进行强化训练,不但不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而且违背教育的本质。在高考的现实面前,高三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营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 生本理念 高三文言文 复习策略  教育,是为了学生,即“以生为本”,这应该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