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导入教学方法例谈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i0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导入教学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至关重要。课堂导入做得好可以很好创设目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有效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期待并很大程度上保证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入教学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导入教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技巧;呼应;重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放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上就不是这样了,很多的初中语文老师就没有真正地践行这个道理了。在现实的初中语文课堂,我们更多的是看到老师们或者以小测开始一堂课,或者是以复习旧知识开始一堂课,更多的是以“同学们安静下来,请打开××页,我们今天进行第××课的学习……”来开头。凡此种种,都是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导入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将取得的良好效果的表现。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初中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可以说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很好地保护好他们的兴趣与热情,并且很好地调动他们的求知欲,那么学习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反之,如果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每堂课的开头都是那么的索然无味,可以想象,这堂课的效果将是如何。所以,初中语文的导入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导入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个人以为选择哪一种的方法并不是特别的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导入是不是激起了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期待?学生是不是带着问题来上这堂课?如果学生满怀期待或是带着解开心中疑问的心理来学习那么这堂课的效果会差到哪里去呢?所以处理好导入这个切入点同时也是兴奋点很重要。在进行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的时候,我抓住了“闲人”这个关键词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这一天,小张来了好久不见的同学,高兴之余,小张就到饭店摆了一桌请客。在等待饭菜上桌的时候,小张突然想起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地沟油事件,所以就有了上厨房亲自查看的念头。刚到厨房门口,小张就被人拦下不让进。小张问为什么?那人不爱搭理,只是指着个‘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的牌子让他自己看。回到家,小张查了字典,得到了4种关于‘闲人’的解释。1、指潜入敌方,侦察情况,刺探情报,进行颠覆活动的人。2、清闲无事的人。3、不相干的人。4、古代给有钱人帮闲的食客或伺候皇上的文人”。抛出了这个问题以后,我马上接着问:“‘闲人免进’中的‘闲人’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略一思索就回答了出来。我又接着说:“1000年前的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苏轼和他的一个朋友也发出了‘我俩是闲人’的感慨,请问这个‘闲人’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在同学间炸开了锅,一个悬念就这样种在了学生的心里。结果,我发现同学们对于苏东坡的复杂情感有了出乎意料的深刻理解。
  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如果忽视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导入完后没有在课堂临近结束时解开悬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整堂课进行回扣,呼应一下前面的导入的话,那么这样的导入就显得孤立,效果上就打了折扣。在进行鲁迅先生的驳论文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教学时,我在开头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1933年,有一个长期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日本学者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他说当时真正懂得中国的有两个半人。这半个人是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但是当时他正受到排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连前三都进不去,能算半个已经不错了。还有一个蒋介石,蒋介石中国国民党的领袖,他整合了旧中国的政治资源,大权在握,所以算一个。最后一个是鲁迅,鲁迅是一个文人,不同之前的两位分别是两大政党的领袖,他凭什么算一个呢?我想,今天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后,或许你就有了答案。”可以说,这样的导入比较成功地调动了同学们对鲁迅先生的兴趣以及对本堂课的兴趣,使得教学目标的完成有了很大程度的保障。在课堂临近结束的时候,我做了这样的小结:“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对鲁迅先生为什么被称为真正懂得中国的人是不是有了答案了呢?没错,就是因为鲁迅先生炽热的爱国情怀,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还有高超的语言文字能力。所以,鲁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真正懂得中国的人!”。通过这样的回扣,这堂课就形成了循环往复的效果,前后呼应,首尾相联,浑然一体。
  导入教学的重要作用勿庸置疑,那么是不是只需考虑整堂课的导入语就可以了呢?个人以为这样的考虑是有失偏颇的。在进行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上,我们往往要完成几个重要的知识重点难点的教学亦即几个片段的教学。在进行片段教学的时候适当使用导入教学对于知识重难点的突破是很有帮助的。在进行初中语文《孔乙己》中外貌描写这个重难点的片段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师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先考大家一个问题。假设你是一位大公司的应聘主考官,现在你遇到了一个难题。有两位应聘者在各项测试中不分高低,你一时不知道选择谁。这时你发现其中一位衣着整洁,面带笑容;另一位衣着邋遢,满脸倦容。请问你会选择谁?师2:为什么呢?哦,对了,因为从一个人的外貌是能够猜测他的性格并在此基础上预判出他的能力的。师3:同学们,鲁迅先生是一位善于运用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高手。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是如何通过外貌的刻画而揭示人物的性格与形象的。”在课堂学习的后半段,学生的注意力本来就不是很集中的时候来这样的一个导入语,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劲头的作用的不言而喻的。而导入语中给出的外貌描写可以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诊断对于知识点的教学也有了先入为主的作用。所以说,一个个片段教学构成了一堂完整的课,而必要的片段导入保证了各个教学片段的效果。
  导入教学是一个很重要而且很宽泛的课题。关于导入教学的方式方法、时机步骤等等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不同学科的导入教学也相应具有其各自的学科特点,同一学科不同教学内容适用的导入教学也不尽相同。初中语文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如果过多地拘泥于文体的特点就难免陷入把问题复杂化的泥潭。个人以为,只要我们更多地从文章主题出发,更多地从教学的重难点出发,牢牢把握导入教学为教学任务完成服务的原则就不难找到好的导入办法。
  总之,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高效实现,不进行必要的导入教学是不行的。在进行导入教学的时候,不考虑导入技巧是不可取的。导入教学是否完整关系到整个导入教学的效果。只有我们真正的认识到导入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的任务,设计简洁、巧妙的导入,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激活学生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学生美的享受,使学生期待你的每一堂课,并最终优化学习过程,达到教与学的高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松年 有效教学艺术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05
  【2】 杨文郁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入 教育周刊 2008-05
  【3】 布鲁纳 对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反思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01
  【4】 吴伟昌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处理好四重关系 陕西师大出版社 2008-09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育课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课的游戏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全面发展,增强身心健康,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因此,体育课游戏教学成为开发学生智力、体力和基本活动能力的有效手段,游戏教学的好坏,是关系到体育课的质量,不是单纯规范化、传统化教学所能比拟的。  关键词: 体育;游戏;教学  体育课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坚信赏识教育这一理念,在我们的教学中,对我们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赏识和表扬,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为其下一步的英语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 赏识教育;英语教学;调动学生;运用;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
目的 分析重组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与雾化给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医院门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
摘 要: 本文针对中职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着重对提高中职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音乐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也有力地推动了中职音乐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发展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预设”和“生成”这对相互对立的概念已不断的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对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阐述,引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策略。  关键词: 阅读教学;教学目标;预设;生成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人们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摘 要: 众所周知,进入中职的学生成绩普遍不好。他们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其数学课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同时伴随中职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再三调整。作为重要一门文化课程的数学,教材一改再改,难度不断降低,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推陈出新。然而,长期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不是越教越轻松,而是越来越“不会教”了。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随着初中毕业生相对减少,
摘 要: 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基于新课改要求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对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改进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的对策。  关键词: 新课改;思想政治课 ;探究式学习;现状;策略  一、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
中国疗养院兴起于解放初期,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医疗机构,曾经在历史发挥其一定的作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后,各级政府对于疗养院如何发展缺少清晰的定位和政策,尤其是90年代
现阶段,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在机械行业运用自动化技术,能对机械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同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为机械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机械行业中,非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其中选择性是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上提出来的,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的本质特征乃是素质教育个性化。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育必须关注的,本次鉴于对电影《雷蒙斯和姐姐》电影的欣赏,具体探讨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实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 学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