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到“20”,“码头”和“源头”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l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改革开放扬帆远航。1999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大幕。
  40年,20年,在历史的舞台上,国族的崛起与艺术的荣光产生交集。这一场金戈铁马、风花雪月,激荡轮转不歇,让全世界起立鼓掌,情不自禁为之喝彩。
  在改革开放走过第40个年头的2018,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亦于10月19日至11月22日迎來20岁的生日。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艺术机构与“金牌制作人”积极参与,总计约350多项活动,覆盖观众约400万人次——生于“改革”,兴在“开放”,文化“码头”与“源头”建设齐头并进;艺术节廿载人生风华正茂,已然蝶变成令国际演艺界趋之若鹜,见证、记录中国磅礴肆恣当代史的文艺名片、上海品牌。
  没有40年革故鼎新、山河一枕,就没有20年精彩纷呈、繁花缭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始终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宗旨,忠实呈现大时代里的新气象。

夯实码头,群星熠熠聚一堂


  作为国家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一直是我国最高规格的对外文化交流节庆活动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排头兵、先行者的上海,也承载着国家“想要举办一个国际性文化艺术盛会”的期望。1998年,沪上举办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其后,为了进一步“走出去、引进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明确了每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艺术节,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字当头,更显担当与作为。
  一座城市的文艺往事续写全新传奇,一个国家的开阔眼界留下生动注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告诉记者,从初创时单纯的演艺平台到如今集委约创作、艺术教育、扶植人才、演出交易于一身的文化旗舰品牌,兼具国际性、艺术性、创新性、专业性、人民性,“艺术节离不开改革开放背景下从国家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文化利好政策;离不开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文化广场等综合性演艺地标,在这20年间次第绽放在城市文化地图之上。”
  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节,亚太地区专业性最强的节目交易市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人才与艺术创意聚集地和国内最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展示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艺术之路可谓鲜花遍地,成果累累。“可以这么说,在国际演出界,一年有两大盛事;一个是一二月份北美规模最大的演出交易会APAP(Association of Performing Arts Presenter,美国表演艺术家协会),另一个就是十月份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名团名家,上半年相约北美,下半年相约上海,如期而至,绝不辜负‘艺术’。”几位负责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筹备工作的“老法师”,皆满怀自豪地对记者如是表态,“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海内外名团、名家悉数抵沪,彰显了“大码头”的实力与亲和力。
  难以忘怀,1999年首届艺术节闭幕演出《茶花女》,“让我们高举起欢乐的酒杯,杯中的美酒使人心醉”,《祝酒歌》的旋律响起——这是英国皇家歌剧院在上海的首秀,也是剧院重新编排这出经典后以原版形式在中国的首演。与知名艺术家、团队一同漂洋过海的,还有原版歌剧豪华的布景、服装和道具;这部歌剧,成为上海市民最美好的“初印象”之一。
  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剧院的《天鹅湖》、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意大利十大男高音的音乐会……首届艺术节,超一流的演出在一个月间吸引了24万观众走入剧场。
  难以忘怀,第二届艺术节开幕,由中外艺术家合作的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在可容纳八万人的上海体育场上演。近5300平方米的舞台,2000多位演员,象、狮、虎、马齐齐上阵,还原作品里的异域风情——威尔第一生追求的恢弘,或许不过如此吧?
  难以忘怀,2005年柏林爱乐在艺术节平台首度造访上海,古典乐迷沸腾了;难以忘怀,2008年第十届艺术节,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令无数听众如醉如痴……20年的市场培育,20年的不懈追求,西方经典之经典再不是不可近观的“稀有品种”;指挥家祖宾·梅塔、艾森·巴赫等,纷纷欣然光临魔都;瑞士贝嘉洛桑芭蕾舞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等,都奉上代表作倾情演出。
  今年艺术节的闭幕作品,是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堂·吉诃德》,由古巴传奇芭蕾大师艾丽西亚?阿隆索于上世纪80年代改编完成;而里卡尔多?夏伊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音乐会、安妮-索菲?穆特、潘德列茨基与华沙交响乐团音乐会等等,同样跃跃欲试,待奏艺术国度又一轮强音。
  一句话:那些“No.1”、“TOP 1”,能来的几乎都来过了!那些平素缘悭一面的精品,唯有艺术节许你得见!

强化源头,扶青委约亮梦想


  上海,临江而居,实蕴“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之格局。
  “码头”,靠着“水”;“源头”,就是“水”——20年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既是经典的“码头”,亦是鼓励、扶持成熟艺术家与青年艺术才俊创作创新的“源头”。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毛时安赞道,“我作为艺术节的亲历者,参与者,又是观察者,觉得艺术节从开创之初的涓涓细流,今天已经成为滔滔大河。”他至今留存首届开幕演出《金舞银饰》的宣传册。“我写了一个说明。这是一个民族服装和民族舞蹈美妙结合的艺术世界,更是一幅交杂着我们民族光荣和梦想的文化肖像。面对这幅肖像,您会理解中华民族生命伟力的所在。”
  毛时安认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越来越有文化自信”,在国际上不断推出自己的原创作品。“特别是最近几届,我们连续推出了上海自己原创的作品。……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消化,要吸收,要同化成为自己文化的养料。就像我们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蚕丝,是完全中国化的东西。”
上图:难以忘怀,2005年柏林爱乐在艺术节平台首度造访上海,古典乐迷沸腾了
其他文献
口碑也有假的。  电影圈的黑势力,从前有干爹、金主、后台,现在又多了一个:水军。当口碑取代流量和数据成为新的业界标杆时,这块领地也被“水军”觊觎着。  他们可以在微博上开黑,也可以在豆瓣上洗白,从打个五星几毛,到发一条影评几百元,水军俨然已经成了一条产业链。  從论坛时代到微博时代,再到微信时代,水军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他们自称舆论的“弄潮儿”。如鱼得水,还是兴风作浪?网络水军的存在,让影视作
1988年,英国发行了一套四枚邮票,纪念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家、诗人和旅行作家爱德华·李尔逝世一百周年。这套邮票展示了李尔那些奇思妙想的水墨画,包括一幅长着小翅膀的长胡须艺术家的自画像,以及他那首著名的谐趣诗《猫头鹰和小猫咪》中的两位游船主角。  个性害羞、人很有趣的李尔一定会对国家邮政部门给予的关注感到开心——甚至是感到惊讶——但可以肯定地说,他对照片的选择会有那么一丢丢失望。李尔认为,谐趣诗只是
以IP为核心,覆盖游戏、动漫、互联网影视与音乐、网络文学、电子竞技、智能娱乐软件与硬件以及新生娱乐业态等数字娱乐多领域,ChinaJoy已经成为我国及全球数字娱乐产业发展风向标。  一年一度的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一直是每年夏天凝聚着全世界厂商及玩家灼热目光的狂欢盛宴,即便在今年开幕首日就撞上了来势汹汹的台风“云雀”,也依然还是创纪录地达到了近10万人入场,周末两日更是超过
最让我放松的是,每当在忙碌的生活之中,一有空当的时候,我会开车上快速道路,兜风,没有特别去哪里,就是随心所欲地开,我很喜欢这个从现实生活逃走的时刻。  2017年,因为音乐人姚谦的邀请,我帮黄绮珊(黄妈)写了一首歌的歌词,这首歌叫《IWILLBE GOOD》,在黄绮珊2017年的北京演唱会中,她首次演唱了这首歌,后来,她也在许多场合公开演唱过,副歌是这样唱的:“就算繁华落尽/我仍等待你/爱得认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