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对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写作能力能够综合体现出学生的词汇积累、语法水平、英语思维及语言表达水平。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写作需求,采取思维导图等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的写作思考能力及精密的思维,使其在写作中准确地使用词汇与语法,准确地表达自我认知与感悟,促进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文章就思维导图对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写作能力
  一、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
  (一)符合英语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客观条件,充分借助黑板、挂图等传统媒介,以及电子白板、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资源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系统梳理,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出有助于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展示出其真实性、交际性特征。它符合英语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够训练学生的系统性、严密性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英语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符合学生语言学习内在规律
  思维导图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信息传达、归类,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转换为易被感官所理解、记忆的形式,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呈现、传播及共享思维的过程,是对思维进行可视化的过程。它符合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学生快速提高语言习得、写作能力。
  (三)符合学生英语语言认知特点
  初中学生特殊的年龄段,使其在学习中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重的特点,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借助图文的形式直观、清晰地将各级主题间的内在隶属关系进行生动呈现。借助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充分调动左右脑的机能展开分析、思考,并将大脑中的隐性知识实现直观化,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交流。
  二、 思维导图对初中英语教学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借助思维导图培养搭建写作框架能力
  思维导图在英语话题写作中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思维导图的引导和发散,各话题均会涉及大量相关的语汇,并组织一个丰富的知识系统。学生如果能够高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素材、信息的分层、分类存储,就会在寫作时根据思维导图的索引,进行信息提取和发散,使其写作从形式到内容均得到极大的丰富。这时,思维导图发挥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以图文并重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各级主题间的内在关系,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列出写作框架来指导写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沪教版八年级下Unit 1 “Helping those in need”关于公益的话题作文为例:计划下个月组织一次赴四川贫困地区做志愿者工作的活动。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组员相互讨论,不断完善写作素材、思想、观点、语汇等并搭建起思维导图的写作框架,建立话题的中心点。这样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就可以结合各自的体验,展开个性化的写作。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思考并确定教学文本的中心点,学生基于预习的情况下,会很快确立公益活动这一中心点,再要求学生依据教师的思维框架图,结合各自的体验与认知,画出带有个性特征的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基于这一中心点,父母、朋友、不同行业的人们的不同见解,学生在原有思维导图下进行不断拓展、分层、分类,进一步丰富他们对这一中心点的认知。其次,基于思维导图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独到想法和态度,使其写作思维呈现出个性化特征。因此,学生在写作之前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框架。
  (二)借助思维导图完善框架选择写作素材
  借助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框架之后,还要完善框架选择好写作素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绘制并完善思维导图作为新的教学资源,并对导图中存在的问题作逐一分析,找出其需要补充完善的点,并进行深入讲解。由于学生参与了从预习到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其教学参与积极性,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了教学重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围绕思维导图对单元信息进行梳理,丰富了学生对话题的感知,并通过预习使学生展开合作,针对某话题进行辩论、探讨,进一步丰富认知。如“Helping those in need”单元中关于公益的话题,借助思维导图框架,学生得以在课前预习、课中完善中对话题相关语汇、观点、素材的丰富与拓展并建立自己的语料库,使其得以在写作中主动选择更多的素材与语汇,为其写作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借助思维导图预习话题储备写作语汇
  思维导图能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整体理解。在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快速扫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体裁、基本结构和段落大意,并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和一级分支。为推动学生针对各单元的话题绘制出相应思维导图指导自己的写作,需要高质量地输入及引导,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有效的思维导图,并按照预习的程序,借助导图进行课前预习,以掌握主题相关的词汇与语句。
  教师首先要根据不同单元的话题,确立思维导图主框架,要求学生在导图框架的引导下展开预习,并找出、理解与话题相关的词汇与语句以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仍以“Helping those in need”为例,教师可先根据本单元重点内容绘制出基本的思维导图,要求学生结合各自的经历及体验谈谈自己对做公益的看法;要求学生熟悉文本中提到的几项公益活动以及相关词汇与句型,词汇:organize,voluntary work,raise ones spirits,ask permission,in order to,等,句型:We taught them to...,We plan to...,I think...等。在此基础上,围绕思维导图框架及内容对各公益活动涉及的词汇、语法及句型进行梳理,并完善思维导图。使其对单元的主要话题有了清晰的认知,促进了对相关词汇、语法及句型的预习。然后学生相互之间对所完善的思维导图进行批改,以进一步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增进学生对话题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熟悉相关词汇及语法、句型。   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对话题从内容、相关词汇、短语、语句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并将拓展的内容分类归纳到思维导图上,使其认知和知识点得到扩大,为其英语写作积累更多的信息及素材。相比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关于课前预习的泛泛要求,这种基于思维导图模式下的预习,能够更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有目标、有重点的预习及拓展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与话题相关的信息、词汇及语句,为其英语写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方法性、目的性的预习,不仅促进学生对新一单元内容形成整体的了解,同时,也培养锻炼了学生的选材能力及整合相关资料的能力。
  (四)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技巧
  初中英语写作中,不少学生常常出现句式简单、题材狭窄、内容单一等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英语教学主要使用课件辅助教学,播放速度快,学生很难做出完善的笔记,导致其在学习和英语积累方面较为贫乏,缺乏经典句型的认知与储备。
  1. 借助思维导图
  对教学中针对相同语义有不同表达形式的句子进行整理汇总,并不断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笔记,学生可直接放置到思维导图中,并在复习时进行进一步发散,为写作积累经典的语句。
  2. 借助思维导图
  引导学生将词汇学习与句型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同时,在思维导图中对主题相关的知识、信息进行准确的分层、分类管理,让思维导图成为学生写作的思维、素材之源。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写作句式单一、重复的现象,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训练,要求学生避免同一句型的重复使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其写作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3. 根据思维导图的分类及索引
  能够为学生写作提供宽广的选材范围,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新的思想、见解可以表达,并根据导图的中心点所辐射的内容,从中感悟、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形成带有学生个性特质的写作风格。在中考复习阶段,学生会接触到大量内容、观点各异的话题,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就可以思路清晰地建构起话题相关的知识网络,并帮助他们进一步理清层次、分出类别、划定重难点、收集相关素材、确定写作主题等。这种基于思维导图的写作模式,有效改善了学生写作不知所云、形式单一、主题不清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辅助教学方面存在巨大优势,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思维导图对于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其写作储备、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及写作质量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思维导图有效地将话题的关键词及相关语汇链接起来,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左右脑的机能,使其清晰掌握某一话题的写作框架,提高学生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使其具备良好的发散思维及材料选择、整合和迁移能力,为优化写作创造了更宽广的思考空间。对于思维导图对写作的提升还有无限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作更深一步的探究和实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朱玮玮.概念图在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中的支架作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11):46-49.
  [2]莊晓瑛.基于思维导图提高初中生以读促写的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3):46-54.
  作者简介:陈尾香,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华侨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今天 有了科学技术的慧眼金睛  就可以看穿宇宙星空的大小  就可以探测原子 基因的疑团  但是 我们却依然无法计算出  一个人生命的能量 也无法知道  一位科学家的心灵 究竟会有   多么辽阔的空间  于是 我想起了一个人  想起了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  想起了邓稼先  二十八年 整整二十八年  他隐姓埋名 把生命的种子  播进了大西北浩瀚的沙漠  播进了辽阔的青海高原  与风沙同行  与冰雪做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效课堂改革逐渐推进,主要包含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课堂变为学生自由学习、发散思维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知识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中体现生本课堂的特色,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效课堂;小学数学;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过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古诗文和地方传统文化结合,是使学生热爱古诗文学习的途径之一。文章从古诗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押韵和方言结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民歌结合,文化现象和民风民俗结合三个方面谈课堂教学古诗文如何与地方传统文化结合。  关键词:古诗文;方言;民歌;民风民俗  文言文和古代诗词是中学语文教材和考试的重头戏,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鲜有学生由衷热爱。这和古诗文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不易理解,教学
摘 要:我们习惯了高强度、大容量、快节奏的生物复习课,复习课追求课堂知识容量,采取与新授课相同的知识点重现式复习方式,忽视方法指导,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非常局限,陷入题海无法自拔。文章以《绿色植物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原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这一主题为例,探索生物课一轮复习模式,以期化零为整,实现学生知识升华。  关键词:主题式一轮复习;搭建知识框架;质疑解疑;有效互动  一、 研
甘地说,一个民族与其道德进步,可从动物所受的待遇来评判。这是我读完《绿色生活手记》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的确,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物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这听来也许荒唐,但我在读过《绿色生活手记》一书后就不再怀疑它的合理性了。  《绿色生活手记》是莽萍主编的一套“护生文丛”中唯一的一本中文著述,于普通读者而言也是最易读的一本。历史学家张广达先生说它“是一本好看的小书,文
摘 要:现代小学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高效展开。文章以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为例,分析了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小学高学段的教学工作改进带来有效的助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学段;现代教育技术  一、 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是基于教育科学的原则指导教师的一线教学工作中开展实践的重要理论集合,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仔细揣摩并借此
你说 人生一旅途耳  其长百年 但不知  在漫漫风雨途中 会有  多少坎坷崎岖 和激流险滩  于是 你一生都在忙着  筑路搭桥的事  用山的坚韧 水的温柔  用钢的意志 火的信念  在深山峡谷  在大河平川  曾经托起 多少美丽的彩虹  曾经接通 多少阻隔的思念  当千千万万 焦灼的期盼  踏月而归 当一个个  远去的憧憬 到达彼岸  人们都会想起 一位建桥的老人  想起茅以升 九十四年的人生旅途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读思达教学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很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文章根据教学实践,阐述了读思达教学的内涵,分析读思达教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落实核心素养意义,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如何达成实施读思达教学法提出一些见解,希望对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读思达教学;教学路径  一、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
摘 要:童声合唱被誉为天籁之音,不仅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而且情感表达更震撼人心,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是学校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小学合唱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热情,不利于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合唱教学策略,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美育价值,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童声合唱;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摘 要:这是个“互联网 万众创新”的时代。这个时代让“创客”这一发轫于互联网时代的概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紧跟着这样的时代步履,广信区第二小学校将“创客”精神植入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历经几年的积淀,我们已然寻得了一种特色鲜明、活力四射的创客教研模式。  关键词:兴趣导向;倡导创新;基于需求  什么是“创客教研”?  文章提取的关键词是:兴趣导向、倡导创新、基于需求、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