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都知道以往传统的体育教育——跑跑步、做做操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青少年儿童的锻炼要求,更不能满足他们心理上所需要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的原始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那么它必然要淘汰,也必然要被一种较先进的教育方式代替。什么样的体育教育才会被青少年儿童认可?我认为那必然是快乐体育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体育教育 改革 快乐
1 快乐体育的内涵
快乐体育教学是以情感教学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它是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整个体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是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某些僵死、被动以及缺少乐趣的反思。快乐体育的产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理性观的变革。
2 快乐体育教育的特点
(1)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教、乐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体现“以生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2)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3)主张采用启发式的创新教学方法,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4)主张严密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3 快乐体育的优点
(1) 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停留在传递式结构模式上,内容刻板,形式单调,方法简单,缺乏生动活泼的气氛。快乐体育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满足学生的动机需要,并对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带来良好的影响。尤其关注不同运动项目各自独有的乐趣体验,强调要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体验到从事运动的各种乐趣。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在教学方法上,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强调教学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单纯灌输、学生机械重复的教法,侧重于采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运动动机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运动锻炼身体、增加体质的方法。在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及技术语言的运用上要考虑趣味性的因素;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环境的优化,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引导学生增加体育意识和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2) 快乐体育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快乐体育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每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独立自尊的人格地位。另外,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自觉积极地发展体能和提高技能。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时,会表现出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听教师的讲解,认真仔细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当教师布置练习时,他们会一丝不苟、认真刻苦,勇敢顽强地完成。当对学生某些练习不敢兴趣时,上课时会出现心不在焉,做教师布置的练习时,会出现不在乎、随便、马虎。这样经常延误练习时间,而且影响完成动作质量,应当注意的是还会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例如:在练习站立式起跑接加速时,由于大部分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简单、易学,学习态度不认真,在跑道上练习时就出现动作衔接不自然,脚底打滑,甚至用力过猛摔倒在跑道上,手、脚挫伤。新颖的事物易引起兴趣,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过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材内容过深,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学生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在同一活动中,常因能力上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学生产生兴趣的程度不一。
(3) 快乐体育十分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快乐体育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涉及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人际交往过程。师生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形成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
(4) 快乐体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快乐体育不仅重视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更加重视学生通过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互相观察分析,自己归纳去认识与把握学习的全过程,理解已学会的技术与新学技术 的内在关系,以及自己的身体、运动技能水平与新学技术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论:事实证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最佳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喜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体育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
(2)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
(3)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 [J]
(4)对快乐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赵立 1999
(5) 试论快乐体育 马万凤 2002 体育文史
关键词:体育教育 改革 快乐
1 快乐体育的内涵
快乐体育教学是以情感教学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它是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整个体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是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某些僵死、被动以及缺少乐趣的反思。快乐体育的产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理性观的变革。
2 快乐体育教育的特点
(1)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教、乐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体现“以生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2)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3)主张采用启发式的创新教学方法,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4)主张严密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3 快乐体育的优点
(1) 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停留在传递式结构模式上,内容刻板,形式单调,方法简单,缺乏生动活泼的气氛。快乐体育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满足学生的动机需要,并对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带来良好的影响。尤其关注不同运动项目各自独有的乐趣体验,强调要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体验到从事运动的各种乐趣。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在教学方法上,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强调教学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单纯灌输、学生机械重复的教法,侧重于采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运动动机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运动锻炼身体、增加体质的方法。在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及技术语言的运用上要考虑趣味性的因素;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环境的优化,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引导学生增加体育意识和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2) 快乐体育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快乐体育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每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独立自尊的人格地位。另外,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自觉积极地发展体能和提高技能。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时,会表现出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听教师的讲解,认真仔细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当教师布置练习时,他们会一丝不苟、认真刻苦,勇敢顽强地完成。当对学生某些练习不敢兴趣时,上课时会出现心不在焉,做教师布置的练习时,会出现不在乎、随便、马虎。这样经常延误练习时间,而且影响完成动作质量,应当注意的是还会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例如:在练习站立式起跑接加速时,由于大部分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简单、易学,学习态度不认真,在跑道上练习时就出现动作衔接不自然,脚底打滑,甚至用力过猛摔倒在跑道上,手、脚挫伤。新颖的事物易引起兴趣,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过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材内容过深,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学生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在同一活动中,常因能力上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学生产生兴趣的程度不一。
(3) 快乐体育十分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快乐体育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涉及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人际交往过程。师生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形成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
(4) 快乐体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快乐体育不仅重视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更加重视学生通过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互相观察分析,自己归纳去认识与把握学习的全过程,理解已学会的技术与新学技术 的内在关系,以及自己的身体、运动技能水平与新学技术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论:事实证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最佳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喜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体育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
(2)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
(3)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 [J]
(4)对快乐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赵立 1999
(5) 试论快乐体育 马万凤 2002 体育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