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吟新时代 喜庆十九大”专辑二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老的大地上歌唱
  ——颂引江济淮工程
  武稚
  一段又一段,
  有谁能描绘这样壮观的历程。
  他们昂首,弓背,握紧方向盘,
  翻新,疏通,挖掘,
  就这样在古老的大地上
  开拓出崭新的一页。
  凸的山坡,太阳给它们镀上金黄的油彩,
  凹的河流,大地给它们涂上深情的蔚蓝。
  麦子、玉米、村庄是最闪光的事物,
  它们倾听着铭记着这群人的一切。
  河水一波一波地向前奔涌,
  这多像他们的一腔热血
  在古老的大地上搏动。
  二
  清晨,鸟鸣是一首首动听的歌,
  把他们激情的生活歌唱。
  挖掘机哐当哐当喘着粗气,
  沿着雨水、雪水一往无前。
  湖泊结冰,道路封锁,
  他们始终没有停下,
  黑色的骏马,又驰过几个山头。
  如此深爱着他们蓬勃的身影,
  像不倦的少年,
  把青春深植在理想的途中。
  他们从地层深处把一代人的梦想
  掘出,然后高高垒起在阳光下
  他们浩然开启一个新时代的风流。
  引江济淮贴
  刘应姣
  我就知道,两只并列的巨龙
  卧姿间,会留给我1390公里的想象
  足以让一个少女从八百里皖江的枞阳,一个凭水
  而兴的县城,赤脚动身
  在菜子湖埋下伏笔,穿过孔城河的
  芦苇荡,巢湖的渔船上
  長成桅杆般娉婷的女子。从此,在长江
  和淮河间
  做个以水为生的船娘
  大禹的弟子,一支巨笔
  轻轻划开皖中腹痛。挖掘机的
  长臂,每一次回头就有
  一片水域再获新生。浑身湿透,逶迤起伏、
  青翠分水岭再一次
  脱胎换骨
  从此凤凰颈到东淝河,会生出
  更多的枢纽和码头,它们把江淮运河的清冽
  送到千家万户,分娩出
  我熟悉的花鼓调和上苍的恩典
  湖水奏鸣曲
  高峰
  一声金鸡啼破浩瀚的宇宙
  一缕晨光照亮蓝色的星球
  当父辈们扛着耕耘的犁铧走出村庄
  当村庄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
  瓦埠湖,你轻轻地向我走来
  轻轻地说:我是你前世和今生的一朵浪花
  湖水捧出了古镇
  涛声回荡在老街
  野鸢掏出了游鱼
  商贾云集
  帆樯林立
  穿越漫长的旅途和纷繁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孔圣人门下的弟子
  又带来了谦谦君子之风
  ……
  阳光撩开柳浪
  杏花追逐渔舟
  瓦埠湖,我没有生花妙笔来描绘你
  描绘你的壮观、雄阔、风骨和神韵
  描绘你的澄澈、曼妙、缥缈和空灵
  描绘你湖水里暗藏的巍峨和高贵
  白浪高过头顶
  细水潜入根部
  触水而居的星布的集镇
  在蛙鸣中不断拔节生长
  湖蚌怀揣珍珠送走夏天
  螃蟹头顶菊花迎来深秋
  就像《洪湖赤卫队》中唱的那样
  好收成一半是稻米,一半是鱼虾
  好政策和浩大的民生工程
  将湖区濒水而居的乡亲们
  一律安置到海拨24米以上
  瓦埠湖,我永远栖息在你的心灵深处
  我随时在等待你的呼唤
  让我小小的身躯里盛满你与生俱来的沧桑吟唱
  让我小小的身躯伏在你起伏跌宕的碧波之上
  成为你最痴迷、最粗粝、最纯洁的一朵浪花
  永远,永远也无法平息
  我的梦 绽放在红红的旗帜上
  刘福申
  长风浩荡神清气爽
  我的梦绽放在红红的旗帜上
  放眼五千年文明国度花团锦簇
  回眸中华儿女笑靥里无不透出幸福之光
  我的梦和红的忠诚连在一起
  我用红来过滤红的形象
  我用红的激情为这个新时代代言
  新的红在新的思想中闪亮
  对于红
  我必须动用一条大河的气势
  红 以山一般的厚重
  印证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不仅如此
  最初的红是一条船上微弱的火苗
  以燎原之势
  成为纯粹之色
  当红不断被新鲜血液充实
  镶嵌在镰刀锤头
  那是中国独特的图案
  没有杂质的信仰
  用红描述过去
  我用爬雪山过草地的壮烈
  用红描述现在
  我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辉煌
  今天 我用露水般纯净的目光
  仰望一个坐标的高度
  用血液里的红
  抵达真理的彼岸
  热烈而醒目的红
  是八千万不容玷污的标记
  多娇的江山
  是红的缤纷红的雄壮
  作为红的因子
  用红擦拭红的鲜艳
  作为红的颜色
  用红的现实把红的梦想照亮   红 灿烂之花
  红 无穷力量
  红 磅礴旭日
  我的梦 绽放在红红的旗帜上
  大美之G7京新高速公路(节选)
  崔冬
  源于一种远方的召唤我穿越这大漠烽烟
  切换于各色风光地貌之间一路的粗犷原始
  一路旷远的沉寂博大一路可见的现代建筑和设备
  白天追逐太阳夜晚领略浩瀚星空之夺目璀璨
  邂逅火星般浑厚苍凉的魔鬼城
  是落日时分 沐浴巴里坤草原的清新空气
  在太阳初升之际 镜头里的房舍棋子般大小
  簇拥的羊群 才从睡梦中睁开眼睛
  卸下旅途疲惫 盘点记忆
  肌肤留存太阳烘焙过的味道牛羊的呼唤声回旋于
  心底
  孤独又清越
  这是一条打破亘古意义的通疆大道
  不仅运载丝绸布匹茶叶瓷器
  更有责任与梦想穿越东亚汇同贸易全球化
  传播中华文化
  无疑大美之G7京新高速公路
  大写了新时代的
  中国
  祖国的儿子
  ——参观诗人艾青故居感想
  吉利力·海利力
  我来了
  带着一片塔克拉玛干的思念
  在每一间屋,每一堵墙,每一顶柱上
  从每一片瓦,每一角落,每一个门中
  你的呼吸,你的足迹像灵魂般游荡
  一个世界,璀璨着宇宙般的回忆
  闪烁着彩光
  我跟随着
  从一层到一层
  从一间屋到另一间屋
  你童年的梦不停地流传
  你幻影中的父母将你娇宠地抱在怀中
  你的奶妈手捧着堰河
  穿过庭院
  穿过小巷
  口中重复着你的名字
  我在燃烧
  你的身影,你的声音在牵着我走
  对于我,那每一间屋是一堆烽火,是一轮太阳
  这座房子也许是用行行诗句筑成
  还有这个庭院
  以及天空
  将这小村连接于整個世界
  我在燃烧
  “向太阳”喊,将“光的赞歌”
  当成“大堰河——我的母亲”呐喊
  对在这个屋里出生的你
  祖国的儿子
  人类的儿子
  致以崇高的敬礼!
  长白山
  高士杰
  我更愿意相信
  自己已经爱上你
  每次在诗中写你时
  我更相信高度
  在你面前的力量
  那些落叶被吹得砸向地面的声音
  是天空吊着的一面铜镜
  光芒变换着二十四节气
  所有的高处
  草木都会变得越来越稀疏
  风也一样变化着各种姿态
  蛰伏在半山腰的白云
  随着山峰的高度
  变化着各种形状
  像一首音符一样,在长白山
  削尽了高处的植被
  裸露的岩石上,有一只过往的麋鹿
  沐浴新时代的灿烂阳光(节选)
  刘国安
  我是沉睡在
  喜玛拉雅山雪被下的一颗胚芽
  新时代的灿烂阳光
  伸出温柔的手指
  揉开我惺忪的眼眸
  催我早早起床
  去领略祖国山河的秀美丰饶
  我是飞翔在
  杭州湾跨海大桥上空的
  一只海鸥
  背负青天我轻如薄翼
  太平洋的八面来风
  折射一个万花筒
  让我随时能俯瞰到
  神州大地的
  处处春潮
  我是奔跑在
  大兴安岭森林深处的一头小鹿
  轻风是大地均匀的呼吸
  欢快是晨露在草尖上舞蹈
  我驰骋的每一个角落
  都是华夏九州的温暖怀抱
  我是依偎在
  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旁的
  一朵浪花
  时光熏陶着我的记忆
  记忆发酵着我的牵挂
  每一次潮汐都能让我
  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澎湃心跳
其他文献
回来吧,难道孤独必须忍受喧嚣的利刃?  难道,流星就不能撒谎?  我们都在为地球献身而只能换回黄土  与没有钢筋的碑文  那么血管还能做什么?  做什么?什么才能使心跳不是必须?  回来吧!痛一下又如何?  就像玻璃从没在晴天发出呻吟  雨水也没为上下奔波产生消逝的想法  几万公里呀!  我们却在高速路上为尘世打盹  来吧,我在研究菜谱  你来磨刀……  寂静  欲望被掏空后,谁的声音在爬树?  
1  一路穿云走雾  也分不清到底是细雾还是春雨  这美的迷障  欲望一步步退后,人在水墨画里穿行  我迷恋这蘑菇形的屋顶  庭院,修竹,山谷环抱着群山  鸟鸣不绝,一切犹如神赐  天鹅,从黄昏张开翅膀  假日的天鹅,如你  把我们带入众神隐逸的家中  2  山推开雾,阳光推开山  含笑、合欢、银钟和杜鹃  在山中,绿笑红颦  而佳人在约,沿山阶一路攀爬  你看每株植物里  都住着一位微物之神  
回首过去,我感恩诗歌,它照亮我灵魂的方向,让我历经岁月的风刀霜剑后,依旧葆有一份最初的纯真,我依旧是我,依旧是一粒沙子,微小、平贱、粗砺、坚实,自生光芒。而在《诗歌报》的工作经历,则是我与诗歌结缘的最美的记忆。  35年前的1984年9月25日,《诗歌报》第一期试刊号面世。《诗歌报》的诞生,改变了中国诗歌的版图,推进了八十年代诗歌的辉煌。  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形成了一支以公刘、严阵、刘祖慈
一  有一种历史叫悠久,灰角寺  记载文明之源  春秋战火熄灭,遗址在  废墟、神话隐藏于青草、久远的战事里  穿越塵世的灯火邂逅  每一粒黄土,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风吹皱沙颍河的水,河流蜿蜒  守望这块富饶的土地,固守几百年的风霜  一段红色的历史增加厚重  这里,革命英雄的故乡  中共皖北特委遗址所在地  这里,点燃了皖北革命烈火!  谁会飞翔成一只自由的蝴蝶?  在庄周和你的梦里翩跹  二 
我深信,时间并不仅仅是逝水,一去不复返,某些时间的面孔或波澜是轮回和交叉的,甚至可以重现。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回忆,通过梦,通过语言来实现其中的一部分,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那也足以显示时间的复杂性和温情的脉络。比如此刻,也是10月的初日,我坐在书房,却与32年前的秋天奇妙地重叠在一起,一颗56岁的心脏和一颗24岁的心脏,像两粒久别重逢的星辰,发出同样的光芒和节奏。  我和《诗歌报》的故事,始于秋天,
大二上学期,我和另外三位同学相约做关于叶榭竹编和松江皮影的相关研究。  二者都是相对冷门的“非遗”项目。我们在完成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后决定实地走访一番。  此次去叶榭考察,我们关注到一个以前总是被忽视的问题——方言。  叶榭竹编传人唐老师傅是个热情的老人,操着一口带着当地口音的普通话,时不时就会蹦出一两句方言。  “咯哒?”我满是疑惑,“你说这个竹篮子叫咯哒?”面对陌生的音节以及绕口的发音,我再一
天峻,一个头发扎起的男人  歌声永远游离于草原和离别  眼睛始终飘浮着母亲和大地  三杯酒  与一场颤音的组合  就能听见故事在他血管里流淌的声音  他的头頂怒放一朵玫瑰  胸腔里生长着数万亩青棵  荣耀土地以及每一位至亲  命运给了每一个人痛苦  “为了部落,我们是蛰伏一生的种子”  舟群,人们圈地起舞  我们卑微如尘土  却习惯了赞美土地  母性的温暖  年幼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农夫  在河里种植
我拥抱着夜,等一场大雪走来  不然,一个崭新的年轮  长不出沧桑的颜色  街面和枝干如此寂静而沉默  我曾经拎着那些土气的口语  走过一个又一个没有路牌的道路  写下了一段段  被誓言涂改了的文字  把厚厚的雪堆积成一个雪人  会削减我发白的胡须  复活我僵硬的手脚  只想用一个新编的曲调替补早巳  发旧的年龄  终于来了,不但是雪  这冬天才有的血气  如这篇文章的开头,确实精彩  雪越下越大,
《团结就是力量》剧照(来源《作家文摘》)抗戰时期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源《河北日报》)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创作于河北省平山县北庄村,这首歌曲时长仅有73秒,共136字,短小精悍,脍炙人口。  《团结就是力量》创作于1943年6月,由牧虹填词、卢肃谱曲。追溯起来,这首歌的作者和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颇有渊源。词作者牧虹曾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今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前身)的学生、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
在每朵冰花上  微缩着一个雪国  谁的宏誓大愿  在冰雪的掩护下  梦想悄悄发芽  这异界的精灵  呼啸而至  隨风飘舞的雪花  患与我相同的易感症  外表冷漠  内心却是熔岩的河  我满腔热情拥抱它  它只一吻将我冻成雕像  误读了雪花的表情  如同扑火飞蛾  误读了光明的邀请  风行者  赤脚行走荒原  风一样奔跑  夸父的速度  玩劣正当少年  轻薄了太阳  又戏弄月亮  南辕北辙无妨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