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图书市场盘点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bin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的电子图书市场,形成规模大约在2000年前后,发展至今已有七八年历史。本文盘点的“电子图书”,主要指面向PC阅读器的电子图书和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的电子图书。本文盘点的时间段为2000~2007年。
  
  一、日本电子图书市场快速平稳发展
  
  日本从2002年开始对电子图书市场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查统计。据估算,2000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约为3亿日元(1万日元约合700元人民币),2001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约为5亿日元。据《电子图书商务调查报告书2003》显示,2002年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10亿日元。与2000年、2001年相比,2002年的增长是非常明显的。
  到了2003年, 据《电子图书商务调查报告书2004》显示,2003年电子图书市场的规模为18亿日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1.8倍。2003年是面向PDA阅读器的电子图书市场最兴旺时期。然而,随着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的电子图书市场的发展,面向PDA阅读器的电子图书市场从此开始衰落。最大的变化,是KDDI/au于2003年11月开始提供的使高速数据通讯成为可能的CDMA 1X WIN服务、以及信息包付费定额制的服务。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因为使用便携式阅读器,付费简便,使得高速下载电子图书的时代在此刻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世界上首次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的电子连环漫画的信息配送服务,也始于这个时候。
  进入2004年, 据《电子图书商务调查报告书2005》显示,这一年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45亿日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2.5倍。其中,面向PC阅读器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33亿日元,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12亿日元。松下电器公司的Σ Book、索尼的LIBRIé的读书专用终端虽然成为热门话题,但实际上对电子图书市场贡献最大的,还是3G便携式阅读器。2004年7月, KDDI/au推出了与EZ BREW相适应的WIN终端,面向PC阅读器的电子图书使用便携式阅读器也能分册下载。
  到了2005年, 据《电子图书商务调查报告书2006》显示,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94亿日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2倍。其中,面向PC阅读器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48亿日元,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46亿日元,两个市场的规模几乎旗鼓相当。在这一年,最大的热点是健全完善联机程序和信息控制系统,加快了电子连环漫画的发展,从而促进了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的电子连环漫画的销售行情不断上涨。由于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的电子连环漫画的跳跃式发展,已然成为整个电子图书市场的发展动力。
  到了2006年, 据《电子图书商务调查报告书2007》显示,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182亿日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2倍。如果与开始对电子图书市场进行调查统计的2002年的10亿日元相比,实际增长18倍。2006年的182亿日元,其中面向PC阅读器的电子图书市场为70亿日元,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的电子图书市场为112亿日元。对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电子图书市场起到拉动作用的,是电子连环漫画。
  2007年1~6月,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160亿日元,预计全年将达到300亿日元。
  
  二、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的电子连环漫画市场生机勃勃
  
  日本的面向便携式阅读器的电子连环漫画市场,在成长过程中,新的公司企业不断加入,使得竞争十分激烈。其中,长期保持霸主地位的,是NTT索尔马累公司运营的面向I方式阅读器的“连环漫画i”、面向Ezweb和Yahoo!一类便携式阅读器的“连环漫画席梦思”。从早期开始,由于具备强有力的内容支持,所以“连环漫画i”和“连环漫画席梦思”的销售行情直线上涨。从2004年8月开始提供服务到2007年4月,累积下载的数量突破1亿次。
  紧跟“连环漫画i”和“连环漫画席梦思”之后的,是Bbmf公司运营的“便携式★漫画王国”。“便携式★漫画王国”在2006年4月犹如慧星一般闪亮登场,在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坐上了电子图书销售的第二把交椅。
  “便携式★漫画王国”突飞猛进的原因,首先在于广告宣传的手法不同。Bbmf公司运营的平台技术先进,容量巨大,广告宣传的内容多种多样。
  “便携式★漫画王国”突飞猛进的第二个原因,是具有压倒性的品种。截止2007年8月, Bbmf公司的品种已经达到3000种,且新书品种以每个月平均400种的速度在进行电子化。Bbmf公司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品种,和如此快的速度,是因为该公司在中国的南京设立了分公司,分公司现有400多名电子化工作人员。Bbmf公司以比在日本进行电子化低得多的成本,在中国大陆大量加工电子图书。今后, Bbmf公司还打算在其他国家建立分公司。
  “便携式★漫画王国”实施全球化战略,犹如一匹黑马,对日本电子连环漫画行业产生了冲击。
  受到冲击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其他电子连环漫画平台不愿意认输,纷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连环漫画的电子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电子连环漫画的品种数爆炸式的增加。
  受到冲击的第二个反应,就是电子连环漫画平台开始绕过出版社,积极主动同漫画家签订直接合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在挑战传统规则,确立新的商务模式。电子连环漫画平台与漫画家“亲密接触”,其现实背景就是在出版流通领域已经“绝版”或“脱销并不准备重印”的实际上又存在的庞大的作品之山。也就是说,那些庞大的内容资产,作为作品尽管优秀,但凭借纸介质出版却不能到达读者的手中。对属于著作权人的漫画家而言,自己的连环漫画作品被电子化,可以重新与读者见面,读者饱眼福,作者得实惠,这是天大的好事情。
  “便携式★漫画王国”及Bbmf公司的特立独行,使整个电子图书行业受到极大刺激,大家既感到危机,又看到机遇,从而促进了电子连环漫画市场的不断扩大。
  除了日本的网络公司、电子企业你追我赶以外,日本的传统出版社终于坐不住了,也积极加入出版电子连环漫画的行列。比如出版纸介质连环漫画的“三巨头”,也跻身出版电子连环漫画的行列。
  2005年12月,小学馆以电子化的“连环漫画小学馆书丛”起步,开始展开连环漫画电子化业务。
  同样是在2005年12月,讲谈社也开始了连环漫画的电子化业务。一是无偿配送凭借PC阅读器能够阅读的蓝领工人描绘的连环漫画信息;二是有偿配送凭借便携式阅读器能够阅读的连环漫画“MiChao”信息。蓝领工人描绘的连环漫画朴素自然,贴近生活,凝聚了人气,拉动了该社其他电子连环漫画的销售。
  2006年5月,集英社推出了“集英社漫画小宇宙”,启动了该社连环漫画电子化业务。先后推出的矢泽爱的《NANA——北美报业联盟》、胡马野史雏子的《HIYOKO BRAND 母亲是女子高中学生》、河原和音的《高中初出茅庐者》、仙道益实的《H》、神尾叶子的《比花好看的男子》等,相继成为超级畅销的电子图书。
  在日本电子图书市场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日本电子连环漫画向海外“走出去”的梦想也在变成现实。2006年9月,运营“eBookJapan”的“eBook·主动权·日本”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分公司,面向东南亚销售汉语版的电子连环漫画。截止2007年7月,销售品种上升到300种。现在,每个月以10种的速度推出新的电子连环漫画。继出版汉语版电子连环漫画之后,英语版、韩语版的电子连环漫画的出版也在酝酿之中。
  
  三、“便携式小说”引领日本小说创作潮流
  
  属于教科书系列的电子图书,传统出版程序是以出版社出版的纸介质图书为“作品”,进行电子图书化。最近出现的引领时尚潮流的“便携式小说”,完全不同于传统出版程序。
  所谓“便携式小说”,就是凭借便携式阅读器创作、投稿,凭借便携式阅读器阅读的小说。“便携式小说”在便携式阅读器上“火”起来以后,往往又出版成纸介质图书,甚至还成为超级畅销的图书。从一定意义上讲,创作“便携式小说”演变成新人作家争相跨越的“龙门”。
  “便携式小说”的作者,是以女子高中生为中心的业余作家。她们用便携式阅读器创作出自己的作品,然后用便携式阅读器投稿。投稿的作品可以无偿阅读,但其中如果产生下载几百万次的作品,出版社就出版纸介质图书在书店销售,由此而来,行情火爆的“百万册畅销书”也不断涌现。
  在目前的日本,接受“便携式小说”投稿的有代表性的网络平台,是“魔法i兰德”。截止2007年4月, “魔法i兰德”已有会员522万人。“便携式小说”的作者向其设立的综合平台“魔法图书馆”投稿,目前馆内已经收藏“便携式小说”作品75万种。2006年10月,其中的“便携式小说”作者美嘉创作的《恋空——不太诚恳的爱情物语(上下)》,在便携式阅读器上受到“粉丝”们疯狂追捧,出版社就出版纸介质图书,在1个月之内,发行突破100万册。紧接着,东宝系列的电影公司把这部作品拍成电影,并于2007年秋天在日本全国的街头放映。另外, “便携式小说”作者五月创作的《红色的丝线》,在2007年1月出版了纸介质图书。正式发行1周后,就卖出100万册。在日本2007年上半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红色的丝线》独占鳌头。在排名前五的畅销书中,除了1部作品以外,其余4部作品均诞生于“便携式小说”。说“便携式小说”引领当今日本小说的创作方向,似乎也不过分。
  
  四、亟待开发的“数字内容产业”处女地
  
  日本的有关专家指出,一方面,日本电子图书市场不断扩大,增长率喜人。另一方面,日本出版市场不断萎缩,持续负增长。2006年日本出版行业的销售总额为2.26万亿日元,2007年日本出版行业的销售总额预计为2.21万亿日元,作为日本出版行业的两大支柱图书、杂志的销售额都在持续下滑。众所周知,其主要原因是“IT革命”的蓬勃发展。从历史来看,15世纪的“古登堡印刷技术革命”造就了信息技术的主体“印刷和出版”。从15世纪到20世纪,可以认为“印刷和出版”作为信息技术主体的时代正在结束。然而,站在“数字内容产业”的角度看,仍然有广阔的“处女地”有待开发。而电子图书市场的快速成长就是佐证之一。
  旧的“主体”走向没落的时候,网络和数字技术会不会造就新的“主体”呢?
其他文献
出版参考:传统出版面临严峻的挑战,单纯靠纸介质一条腿走路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您如何看待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关系?  黄会明:据2007年相关报告显示,我国国民上网率平均每年增长39.96%,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达30多万种,绝大多数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具备了新媒体阅读终端,传统出版业正面临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传统出版业如何依靠数字化信息和数据占领未来市场、谋求新的盈利和发展模式,成为摆在所有传统
期刊
不久前,在读者翘首期待的目光中,郭敬明领衔的《岛》工作室推出了第九本——《岛·庞贝》,并首印20万册。随着《最小说》、《爱丽丝》等杂志书的出现,岛9面临着读者分化的危机。对此,春风文艺出版社针对《岛·庞贝》展开了一系列营销,出版社坚持以读者为主导的市场定位原则,如以读者可支付的成本为定价原则,以方便读者为销售网络构建原则,以读者利益点为宣传原则等。同时,出版社还从图书作者、内容、形式入手,不断寻找
期刊
新闻出版总署近4万册图书赠驻外使领馆  在2008年元旦前夕,18家我驻外使领馆将获赠近4万册“国产”新书,12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在外交部举行了简短的赠书仪式。据悉,此次赠书是中国出版“走出去”方式的一种新尝试,新闻出版总署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使馆人员学习的需要、丰富其业余生活的同时,把赠书作为“走出去”的推广样书,加强对外推广工作。经过精心筛选,新闻出版总署遴选出近两年出版的2000种新书,
期刊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举办儿童图书展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于圣诞节及新年期间,在商务印书馆尖沙咀图书中心举行儿童图书展,书展从2007年12月22日开始,持续到2008年1月7日结束。  本次展览邀请了各大出版社参与,包括牛津大学出版社、新雅图书有限公司、Penguin Books Ltd及Sterling Publishing Co., Inc.等,展出一系列适合12岁以下儿童阅读的
期刊
活动/会议    2007儿童阅读论坛暨年度童书排行榜Top10发布  本刊讯 (记者 王化兵)近两年,图画书以其明确的市场定位(亲子阅读),多样的艺术风格,动人的人文情趣俘获了众多家长的心,引得众多出版人和阅读推广机构的青睐。从市场反应来看,图画书已经成为图书市场(尤其童书市场)的一大热门。家长与孩子共读图画书,如今也已被证明对儿童成长起到显著的作用,是儿童早期主要阅读活动。12月19日,由《父
期刊
非法影印版缘何屡禁不止  □ 韩 阳    2007年初,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发出《关于严厉打击盗版盗印及非法销售、使用外国教材的紧急通知》,要求各高校进一步加强对使用外国教材的管理。使用外国教材,必须是原版或授权的国内版教材;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权利人授权许可,都不得擅自复制、使用外国教材。但事实上,复制外国教材似乎已成为高校学生一件习以为常的事。现在,随着读者对盗版质量的质疑,出版社
期刊
《玛法达》  [阿根廷] 季诺/著定价:120元(全10册)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别看玛法达岁数不大、个头不高,她可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小女孩了。系列连环漫画《玛法达》曾被誉为“世界十大畅销幽默漫画之一”。主人公阿根廷小女孩玛法达和其他六个小娃娃,构成了他们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在他们独立而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中。他们之间的故事简单又复杂,有趣又耐人寻味。他们家庭背景不同,主张、性格各异
期刊
在商业社会,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出版畅销书往往成为有意识的商业行为,而且会有基于销量统计的比较准确客观的排行榜证明它的成功。纵观2007年开卷全国畅销书排行前10名图书,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主要集中于学术文化、少儿、青春文学、个人理财等几个图书门类。如此畅销书的产生是当今社会热点的集中体现,带动着更多的阅读人群贴近图书、热爱图书。      学术文化:“百家讲坛”推动文化热点    从2006年畅销书
期刊
过去的书市可归于营销四要素中的渠道要素,今日的书市更看重的是促销要素,它不再是单纯的订货会,已经演变为出版业展示产品、沟通联络、搜集信息、拓展市场、推动读书和零售的平台,完全不能用传统的投入产出比来盘算书市的得失。那么,在此情况下,出版社和编辑去书市干什么呢?  出版社到书市首先要获取的回报是展示。为读者、分销商、业内同行,展示出版物和出版社的品牌,促进图书的终端销售,然后才是订货; 第二个回报是
期刊
感受“蓝色沙发”和“玻璃盒子”    本刊讯 (记者 韩 阳) 在刚刚闭幕的2007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主宾国”德国推出的“蓝色沙发”之德中文学对话活动,成为本届图博会的最大亮点。包括周国平、叶兆言、阎连科、毕飞宇等7对当红中德作家分别坐上“蓝色沙发”,演绎了德中文学的精彩对话。   每场对谈的中德作家,其生活背景及其文学作品特性的匹配度是对话成功与否的要素。周国平和女作家薇罗妮卡·彼得斯的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