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杭城拉响垃圾围城的警报,人们不断被提醒,按照此前垃圾年总量增幅,杭州唯一的垃圾填埋资源——天子岭填埋场自2014年5月起最多只能再用5年。2014年10月,在大家想着如何推动垃圾分类时,环保志愿者主动做好结合,从一般市民都能参与的角度,启动“一把伞,一座城”环保公益行动,推动主动垃圾减量,以实际行动为城市分忧。
主动垃圾减量,而不是让居民纠结于到底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可以从很多生活废弃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有的雨伞成为环保志愿者首要着力点。
为什么是雨伞?
雨伞家家户户都有,体积小。新伞大多价格便宜,一旦损坏,维修成本相对较高,专业维修雨伞的师傅也不大容易找得到。除天堂伞外,绝大部分雨伞厂家都不提供售后维修服务。
大部分雨伞是广告伞,本身质量不太过硬,也不需要实际花钱买,一旦破损或稍不灵便,就可能弃置不用。大部分晴雨两用,适合传递友善与温情。目前还是有社区活动、商家促销等渠道能免费领到这样的伞,似乎也不用太珍惜。不少伞就成了一次性伞,非常可惜。
废旧雨伞目前实在卖不出价钱,拆解又颇费人工,走街串巷的回收大军很少回收雨伞。同时,闲置的雨伞一般都较干净,便于储存,携带方便,不易腐烂变质。
综合这些特点,也结合自身能力,环保志愿者选择从雨伞开始。雨伞可以成为一个开始,成为净化城市,同时也净化心灵的开始,推动环境改善和人心向善。
帮助雨伞永远不去垃圾桶
2014年10月10日起,杭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联合杭州市城管委等单位向全市居民发出倡议,募集万把闲置、废旧的雨伞。不论新旧程度,不论长短,只要是雨伞,干净没有异味就行。根本出发点就是推动主动垃圾减量,帮助即将或已“退休”的雨伞永远不去垃圾桶。
雨伞主要有两个去向,一部分经维修后成为免费公益伞,供有需要的市民、游客免费借领。一部分确实难以维修,或者维修成本明显偏高的,将重点用于公益开发。伞面可开发成环保袋、桌垫,幼儿园孩子学画、学陶泥时的倒背衣,春秋游时可多次清洗反复使用的地垫等,伞骨、伞架还可以做成花架、自行车雕塑等工艺品。也会有一部分制成“一把伞,一座城”活动纪念品,赠送给积极参与该活动的市民和环保志愿者。
活动推进中,有人竖起大拇指:一把环保伞,一座绿色城。雨伞和杭州,就这样在成千上万人的参与和推动下,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雨伞进入综合公益开发阶段
闲置、废旧雨伞的募集,目前仍是重中之重。募集的雨伞数量已达到1万把,如今雨伞募集数据还在刷新中。
大家高兴的同时,更加明确肩头沉甸甸的责任,绝不能辜负背后那一束束信任的目光。目前,好几项工作同步展开,环保志愿者们利用每周三下午,每周六下午,每周日下午等集中服务的时间,整理、晾晒、分拣雨伞。已整理出近千把稍微整修就可直接使用的雨伞,包括一部分崭新的伞。请天堂伞公司帮忙维修天堂伞,在有一定活动经费的情况下,还准备邀请修伞师傅集中维修雨伞。
同时,因堆放场地的局限等原因,开始拆解部分雨伞。伞面已开发成环保袋、袖套、地垫等简单作品。目前尚未大面积展开。已有环保志愿者王黎老师捐赠缝纫机一台,用于环保袋的制作。还计划联系杭州服装职业学校,在环保志愿者尽力坚持的同时,请该校师生一道,开发出更耐用、更美观的生活用品。伞架的公益开发,也在进行当中。
目前,已经向拱墅区和睦街道、江干区丁兰街道以及下城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附近居民送出免费循环伞近800把,用于公共场所免费借领。有关雨伞循环流程正在规范中。时机成熟时,将会长期摆上位于西湖风景区内的志愿者微笑亭,免费提供给游客应急使用,传递杭州人的善意和温情。
主动垃圾减量,而不是让居民纠结于到底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可以从很多生活废弃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有的雨伞成为环保志愿者首要着力点。
为什么是雨伞?
雨伞家家户户都有,体积小。新伞大多价格便宜,一旦损坏,维修成本相对较高,专业维修雨伞的师傅也不大容易找得到。除天堂伞外,绝大部分雨伞厂家都不提供售后维修服务。
大部分雨伞是广告伞,本身质量不太过硬,也不需要实际花钱买,一旦破损或稍不灵便,就可能弃置不用。大部分晴雨两用,适合传递友善与温情。目前还是有社区活动、商家促销等渠道能免费领到这样的伞,似乎也不用太珍惜。不少伞就成了一次性伞,非常可惜。
废旧雨伞目前实在卖不出价钱,拆解又颇费人工,走街串巷的回收大军很少回收雨伞。同时,闲置的雨伞一般都较干净,便于储存,携带方便,不易腐烂变质。
综合这些特点,也结合自身能力,环保志愿者选择从雨伞开始。雨伞可以成为一个开始,成为净化城市,同时也净化心灵的开始,推动环境改善和人心向善。
帮助雨伞永远不去垃圾桶
2014年10月10日起,杭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联合杭州市城管委等单位向全市居民发出倡议,募集万把闲置、废旧的雨伞。不论新旧程度,不论长短,只要是雨伞,干净没有异味就行。根本出发点就是推动主动垃圾减量,帮助即将或已“退休”的雨伞永远不去垃圾桶。
雨伞主要有两个去向,一部分经维修后成为免费公益伞,供有需要的市民、游客免费借领。一部分确实难以维修,或者维修成本明显偏高的,将重点用于公益开发。伞面可开发成环保袋、桌垫,幼儿园孩子学画、学陶泥时的倒背衣,春秋游时可多次清洗反复使用的地垫等,伞骨、伞架还可以做成花架、自行车雕塑等工艺品。也会有一部分制成“一把伞,一座城”活动纪念品,赠送给积极参与该活动的市民和环保志愿者。
活动推进中,有人竖起大拇指:一把环保伞,一座绿色城。雨伞和杭州,就这样在成千上万人的参与和推动下,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雨伞进入综合公益开发阶段
闲置、废旧雨伞的募集,目前仍是重中之重。募集的雨伞数量已达到1万把,如今雨伞募集数据还在刷新中。
大家高兴的同时,更加明确肩头沉甸甸的责任,绝不能辜负背后那一束束信任的目光。目前,好几项工作同步展开,环保志愿者们利用每周三下午,每周六下午,每周日下午等集中服务的时间,整理、晾晒、分拣雨伞。已整理出近千把稍微整修就可直接使用的雨伞,包括一部分崭新的伞。请天堂伞公司帮忙维修天堂伞,在有一定活动经费的情况下,还准备邀请修伞师傅集中维修雨伞。
同时,因堆放场地的局限等原因,开始拆解部分雨伞。伞面已开发成环保袋、袖套、地垫等简单作品。目前尚未大面积展开。已有环保志愿者王黎老师捐赠缝纫机一台,用于环保袋的制作。还计划联系杭州服装职业学校,在环保志愿者尽力坚持的同时,请该校师生一道,开发出更耐用、更美观的生活用品。伞架的公益开发,也在进行当中。
目前,已经向拱墅区和睦街道、江干区丁兰街道以及下城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附近居民送出免费循环伞近800把,用于公共场所免费借领。有关雨伞循环流程正在规范中。时机成熟时,将会长期摆上位于西湖风景区内的志愿者微笑亭,免费提供给游客应急使用,传递杭州人的善意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