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舞龙尽显神韵 传统精粹浸润育人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boy2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3月14-16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领导小组、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指导小组主办,重庆市铜梁区教育委员会、文化委员会、旅游局协办,重庆市铜梁二中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研讨会在铜梁二中举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华爱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指导小组首席教授、中南大学龙狮运动研究所所长黄益苏,铜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发耀,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指导小组专家、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周之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教育局局长郑东红,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指导小组副组长、北京市怀柔区北房中学校长李长福,铜梁二中校长李勇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及来自全国12省(区、市)的142所大、中、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等共364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铜梁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泉丞主持。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在“重点任务”中进一步指出,要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传统体育等进校园;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要发展传统体育,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等。
  重庆市铜梁区作为中国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自2007年以来大力实施舞龙进校园活动。开幕式上,谢发耀指出,“铜梁区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推动舞龙的普及和推广,主要有:在各中小学校开设了地方课程《铜梁舞龙基础与技能》,坚持向学生传授中华龙文化、铜梁龙舞(龙灯)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舞龙的基本技能;每2年举办1届中小学生舞龙艺术节;成功创建以舞龙艺术为项目的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学校、特色学校23所等。”
  周泉丞在接受采访时进一步指出,“2007年以来我们主要抓了4件事:一是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将地方教材《铜梁舞龙基础与技能》教学纳入学校体育课必修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了解舞龙基础和铜梁龙灯历史;二是突出重点抓特色创建。实验一小、侣俸中学、铜梁二中等学校围绕人人会、天天练、班班赛开展特色体系建设;三是抓好训练成果展示。间年开展中小学生舞龙艺术节,要求每个学校必须参赛;间年开展中小学生综合艺术节,专设舞龙项目,要求初中、小学特色学校及铜梁中学、铜梁一中、铜梁二中、铜梁职教中心等4所高中学校必须参赛;四是深挖舞龙内涵,根植校园文化。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从学校楼堂馆所命名、装点文化石等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不同层次深入挖掘。”他同时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从常规入手,以特色为重,以节赛造势,将舞龙文化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以舞龙野蛮学生的体魄,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据黄益苏介绍,舞龙舞狮进中小学,是2013年由中南大学龙狮运动研究所、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学者倡议发起,得到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重视并支持启动。“希望有500所中学、500所小学能够参与舞龙舞狮进校园这项工作,针对下一步的工作已经制订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并已将这一愿景纳入到了目标体系中”,黄益蘇告诉记者。同时,他还针对2018年工作计划表示,“除了做好竞赛、研讨会等工作之外,2018年还将着手编写《舞龙舞狮》系列教材,制作《传承的力量—全国舞龙舞狮进校园剪影》画册,筹建全国学校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联盟,从而以多元举措推动舞龙舞狮进校园,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研讨会期间,铜梁二中为全体与会人员展示了精彩的舞龙展演及3节以舞龙为内容的示范课。其中舞龙展演项目为校园舞龙操、竞技龙、大蠕龙和稻草龙;3节示范课分别为《舞龙组图造型动作:中-国-龙-五星造型》《舞龙的基本动作》和《龙具的组装和维护》。通过舞龙展演和示范课教学,既展示了铜梁二中坚持开展舞龙运动取得的成果,同时也为全体与会者呈现了丰富的舞龙运动形式和内容,加深了与会者对舞龙运动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对于为什么要选择舞龙运动作为学校的特色建设项目,李勇告诉记者:“一方面,铜梁舞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铜梁二中责无旁贷,在2003年就组建了舞龙队,并于2010年开始提出‘非遗进课堂、人人会舞龙’的目标,将铜梁舞龙课程确定为建设特色学校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舞龙运动既可以强身健体,又能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同时还融合了舞蹈等多种元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决定了其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因此,学校在体艺特色建设过程中将舞龙课程建设作为抓手。”并表示:“舞龙已经成了全校师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基本实现了‘人人会舞龙’的目标。”对此,记者了解到,铜梁二中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完善的推动措施是分不开的,如成立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证;加大投入,不断改进办学条件;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编写舞龙校本教材,实施舞龙进课堂等。对于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李勇表示:“一是要立足教材的出版,确实让每一位学生掌握舞龙的基本技艺,让龙文化融入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二是投入经费进一步创造舞龙发展条件,如在新增学校用地中专门规划建设舞龙训练场地;三是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主要是‘走出去’到全国观摩学习成功做法和经验。”在舞龙展演及示范课之后,多位与会校长进行了大会报告,与各参会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
  本届研讨会还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名单,并为示范学校进行了授牌。10所示范学校分别为重庆市铜梁二中、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睿德分校、山东省日照新营中学、湖南省浏阳市第四中学、湖南省邵东县职业中专学校、湖南省长沙湘江科技中等职业学校、重庆两江新区康庄美地小学校、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四神庄小学、江苏省徐州青年路小学、湖南省怀化麻阳久平文武职业学校。据黄益苏介绍,示范学校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评选,经过各校申报、网评初审、入围学校集中陈述、答辩及专家终评等环节产生。同时他也对示范学校提出了殷切希望:要像第1批和第2批示范学校一样,立足本校,辐射社会,引领所在地域相关学校,共同开展舞龙舞狮进校园活动。同时,为2017年全国学生龙狮作品展评获奖作品进行了颁奖,黄益苏告诉记者,“举办‘龙字书法’、绘画、摄影比赛等相关活动,就是要营造舞龙舞狮运动文化氛围,丰富舞龙舞狮运动的内涵,并充分挖掘这一运动的综合育人载体功能。”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一是老师的培养很关键;二是新编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三是建设校园文化。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同样如此。目前,重庆市铜梁区及铜梁二中在这三个方面均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定经验,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地区和学校能够将更多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引入校园,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笔者从上学开始最喜欢的课就是体育课,因为体育课有广阔的蓝天、有芳香的绿草、有运动的汗水、有比赛的竞争、有失利的遗憾、有胜利的喜悦……还有其他课上所体验不到的五味杂陈和欢声笑语。最讓笔者敬佩的教师也是体育教师,因为体育教师有高大的身影,有洪亮的嗓音,有矫健的身姿,还有春风化雨般的悉心指导……出于对体育的热爱和对体育教师职业的向往,最终,笔者走上了体育教师的职业道路,学会了坚强地面对一个又一个挑战。 
一、新入职教师存在的问题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来说,普遍存在“生、浅、偏、乱”4种现象。具体来说“生”就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环节与组织方法比较生疏,课堂教学无序,对教学进程控制能力弱,如同在“赶小猪”;“浅”就是对教材内容理解肤浅,运用教学方法简单,如立定跳远教学,往往直接教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完整动作练习,没有教法与学法措施;“偏”则是年轻教师普遍存在“偏项”情况,只掌握一两项专长的体
宋晓露老师以《老师,我不舒服》为题,例举了体育课堂教学中女生特殊表现行为的教育问题,对于女生青春期所表现的特殊行为如何开展处理,这是中学体育教师经常面临困惑的一个教育难题。宋老师从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策略、案例反思5个方面进行阐述,案例选择点突出,教育研讨点明确,直击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健康行为的教育问题,这也是当下“立德树人”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中的热门话题。健康行为是发展学生运动
一、教学用语要“准”  准确的教学用语,既要体现用语的专业性,又要体现对文字的概括能力,可概括为以下2点。  1.语言表达要“专”  专业术语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可分田径、技巧、体操、武术、球类等专业术语,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需结合具体的教材,运用专业的术语准确表述动作方法、练习方法、评价标准等。如,专业动作名称、技术名称、口令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各种身体练习中做到正确、清晰、
研讨背景:“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主要核心素养之一,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3个方面。其中,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基于目前学生体质不容乐观的现状,体能练习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而且体能练习对“体育品德”中的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等素养的养成显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它是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构成,是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通常所说的教学策略是为完成体育课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在教学中,同样的教学策略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那么,执教教师就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情况以及场
笔者所在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精神,大力推广足球各项工作,于2015年成立校园足球队。足球队成立初期在课余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之间出现矛盾,后经过不懈努力,两者矛盾缓解。笔者结合案例试析如何有效处理好学训之间的关系。  一、科学训练是基础,交流沟通是关键  案例:一次,几位班主任向笔者反映班里参加足球训练队的学生在上课时经常无精打
近期,笔者受邀担任了几次优质课的评委,在总结年轻教师授课和观摩优质课的问题时发现,年轻教师需要积极地模仿、借鉴、吸收、内化优质课的优点、长处。借课补能,借智补智,既是年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升的紧迫需要,也是年轻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教学设计的严谨性  年轻教师在观摩优质课时需要针对性地学习、借鉴授课教师把控教学内容的横向、纵向联系,掌控教材的衔接点、迁移点,针对教、学、练、
2006年,全国第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国推行“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是第一次由国务院领导提议并参加的高规格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是第一次以文件形式确定将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产生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对增强青少年体质有什么样的意义,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标志
为了做实、做新、做强小学镇级体育教研,优化教研活动质量,提高体育教师教研意识和能力,打造镇级体育教研特色。本学期,镇里依据学期镇级体育教研方案,以各校办学理念、文化特色、校本资源、人文环境等为载体,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所需为目标,开展了针对性强、有特色的镇级体育教研活动,并以小学中心校为“龙头”,辐射村小,齐抓共管,示范引领,帮扶协同,合作发展,整体推进了镇体育教研活动的高效发展。  一、扎根课